放肆口腹之欲正是心理缺陷的体现 01 武汉肺炎,源于人们大吃野味 02 放肆大吃的背后,心理强迫在作怪  03 理性生活,拒绝强迫症结



一年一度的春节本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人们享受7天悠闲假期的同时,阖家团圆庆新年。但2020年的春节,却因新型肺炎的快速传播而褪去了喜庆色彩,大家在病毒肆虐中闭关在家,又焦虑又惊慌。


 

2020年2月2日全国新型肺炎感染统计数据(来自头条)


慌乱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这场肺炎疫情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为什么类似的恶性病毒一次又一次侵扰人类?


常言道:



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妨从人性角度出发,用心理学上的强迫症原理来分析肺炎疫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怪,以及在我们漫长的生命征程中,应如何树立健康的心理,从人性本源上做到永久隔绝病毒侵害。


 

01

武汉肺炎,源于人们大吃野味


 


从2019年12月份开始,武汉肺炎感染人数就开始急剧增加。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类似病例追查发现,疫情发源地是武汉市的华南海鲜市场,而华南海鲜市场的传染源就是卖野生动物的摊位。


 


事发后,有记者专门走访已被查封了的华南海鲜市场,也找到了这家售卖野味的摊位。从店家悬挂的招牌上就可看出在售野味多达42种,包括竹鼠、狗狸獾、猪狸獾、果子狸、狐狸、树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杀现宰,速冻冰鲜,送货上门”。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售卖野味广告牌


对!你没有看错,依然是果子狸等这些野生动物。如果大家还有基本记忆常识的话,一定还记得03年那场席卷全国的非典SARS疫情的病毒源就是果子狸。


 


非典受控后,广东等省市随即就明文规定禁止捕杀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但仅过去十余年,野味不仅在武汉大卖,而且形成了非常庞大且牢固的买卖产业链。


 


很多人如此热衷野味,是不是野味真的要比普通肉类更美味呢?


 


在知乎网上,有位网友就详细讲述了自己吃野猪肉的经历;那时他的亲戚在山上打到了一头野猪,运下山后就近找到一家饭店,让店老板加工做成了野猪肉火锅。


但野猪煮成火锅之后,臭气熏天,光是闻那股味道,大家就都失去了食欲。


 

野味之一的果子狸


除了臭之外,野猪肉还没有多少脂肪,咬起来又硬又柴,跟养殖猪的口感简直天差地别。


这同样得到很多吃过蛇肉的网友的赞同。这也就说明,野味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味道鲜美。


但现实中,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野味趋之如鹜?仅仅是因为野味如传言所说的能滋补养身吗?

02

放肆大吃的背后,心理强迫在作怪


 


不可否认,有些人情愿高价买野味,确实受了不良商家刻意营销的蛊惑,比如商家大肆宣传吃鹿补身、吃穿山甲能通乳、猫头鹰泡酒能明目等;很多人迷信这一套后,不管价格多么离谱,他们也要买来一饱口福。


由此,买卖链被强化,不良商家越来越多,他们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描述的资本家一样:



有20%的利润,他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他们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任何罪行!



 

不良商家的刻意营销


而野味市场就此繁荣。但这里需要郑重补充一句:吃野味可滋补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虽然滋补营销影响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但毕竟受众范围有限,很难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利益链出来。除此之外,更多人疯狂吃野味的背后,就是为了炫耀和显摆。


 


心理学上,爱显摆其实就是“心理强迫症”的表现。“心理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缺陷,最先由著名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



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强迫症性障碍。



 

 


但从通俗心理学上来讲,“心理强迫症”更多指的是:



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太强,因感知自我能力不如人,但又强迫本身想证明自己才是最棒的。在这种自卑情结中,为了在社会群体中获得自我立足点,就强迫本身采纳其他方式来突出本身的价值。



 


由此可知,“心理强迫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卑。越爱显摆的人,潜意识里越自卑,因此妄想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强于他人。


 


虽然野生动物一直都有,但非常稀少也很难获得。稀少即价值,越稀少的东西,一旦获得,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本事。好野味这口的人边吃边发朋友圈,炫耀背后的潜台词是:


“你吃不到的东西,我却能吃到,还能经常吃,你说我是不是比你牛逼?”


 

 


但这种心理强迫状态并不是现实的反照;相反,这纯粹只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自卑而已,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



 


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增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人陷入上瘾的深渊。


这就是野味即使不好吃,也能吃上瘾的理论依据。


 


事实上,除了吃野味上瘾,有些人为了显摆自己,在朋友圈经常刷自己出游照、美颜照、美食照等,都是程度不一的心理强迫症的表现。


 


他们“吹捧”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迷恋渲染本身的“特殊身份”和优势,在自己头上强行画一道光环来掩盖能力上的不足。但深受“自欺式吹捧”迷惑后,他们完全忽略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吃野味会感染致命病毒等。


 

 


但心里强迫症催生出来的“强于他人”的光环依然掩盖不了能力不如人的事实,自卑情结依旧存在。


既然如此,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如何树立良好心态,走好人生每一步呢?


 

 03

理性生活,拒绝强迫症结


 


在生命进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心理强迫症结存在。但心理强迫有大有小,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大有小。如果因为心理强迫症而大吃野味,致使病毒肆虐传染同类,那这不得不视为愚蠢至极的表现。


 


在目前肺炎传染依然猖狂之时,我们分享3点方法,帮助大家从人性本源上收敛自己的心理强迫症结,做到理性生活、科学饮食。


 


1.拒绝迷信,建立科学认知观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在长篇小说《鼠疫》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



 

 


 


越无知,越容易迷信,越容易听取内心邪恶的声音以及受他人的蛊惑,做出有害于人类的事。因此,我们在健全心理健康、降低心理强迫症的第一步即:拒绝迷信,建立科学认知观。


 


2019年发生在蒙古和俄罗斯边境小镇的鼠疫就是明显的案例。当地人非常爱好野味,愚昧地相信“生吃啮齿动物的内脏有益健康”。


于是,一对外来夫妻(妻子已有身孕)在未经烹煮的情况下食用了土拨鼠的肾脏、胆囊和胃。


随后他们就感染上了鼠疫,男子马上出现高烧,不到一周时间就医治无效死亡。妻子虽然住进重症监护室,但不久也相继死亡,一尸两命。随后,整个小镇病毒感染,迫不得已封镇隔离。


 


如果这对夫妻有基本常识的话,就能想起人类历史上经常爆发的鼠疫灾害,从而不迷信当地俗念,坚决不生吃或干脆不吃。


 

 


拒绝迷信,不代表不爱自己。相反,拒绝迷信,正是保护自己以及同类。


 


如果人人都能建立科学认知,就会坚信16年前钟南山院士对非典的科学总结:吃了菊头蝠的果子狸就是SARS病毒源,大家也会在这些年拒食果子狸等野味。


 


但这种认知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普遍建立,很多人在迷信和心理强迫症结的双重诱惑下,越走越猖狂。


 


祛除我们的愚昧,从人类的历史中学习基本的生存法则,建立科学认知观,这是避免更多悲剧发生的关键。


 


2.消除自卑情结,进行心理重建


 


正如上文所说,心里强迫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卑。因此,消除自卑情结是我们减少心理强迫症的关键。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它指的是:



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自卑


在本文所提及的导致“心里强迫症”的自卑情结主要是对自我能力的自卑,因而强迫自己寻求其他方式获得存在感或认同感。


因此,我们可以分3个步骤来克服这种自卑情结:


 


第一,不盲目趋同。


正如唐代思想家韩愈所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个人心智特征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因此,我们不能在某一方面盲目与别人攀比,也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更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找趋同感。


 


就像被新型肺炎病毒侵袭的国人,不能因为证明自己和别人一样牛逼就大吃特吃野味,最终招致病毒传染;当然更不能因为一味追求和别人一样富有,就刻意哄抬医疗物资价格而大赚国难钱。


 

 


既然意识到自己某一能力上的不足,那么我们更应坦诚面对不足,而非盲目趋同。


 


第二,删除已建立的负面标签。


有了坦诚的心态后,我们更需要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


正如心理强迫状态只是主观臆想而已,自卑也纯粹是主观上的设定。很多人情愿给自己贴无数个负面标签,就是想在这种循环中获得释放和解脱。


但真正的解脱方式就是:删除自我设定的负面标签,找到自我优势能力深钻。


 


钟南山院士就是这样的人。当年,荒废专业多年的钟南山重回临床工作后频频出错,父亲那句“(你)35(岁)了,真可怕啊!”一直回荡在他耳边。


对于别人,可能就此颓废。但钟南山却被父亲的话点醒,从此他努力找准自己的优势能力,不断打破自我设限,最终帮助大家挺过非典,如今依然带领大家勇敢抗击新型肺炎病毒。


 

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


第三,重新定义自我形象。


有了心态和行动,克服自卑的最后一步就是重新定义自我形象。


撕下负面标签、乘胜追击优势能力后,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建立积极的自我肯定思维模式,用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去替代原有的负面形象。


 


只有建立了正面的自我形象,我们在野味面前才能坚定地说“不”,在利诱面前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在别人成功时热情地送上祝福,而绝非自惭形秽,以致绞尽脑汁寻找显摆自己的时机。


 


3.使用“自律疗法”,弱化强迫情结


 


虽然我们说过,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心理强迫情结,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任由心理强迫操控我们。弱化强迫情结始终是我们理性生活的最大保障。在此我们介绍一种“自律疗法”。


 


所谓的自律疗法,又称“自我催眠疗法”,原本属于一种心理疾病治疗方法,指的是:



通过有意识的主观意识活动或自我心理调整,来控制机体生理病理变化,达到心身平衡和治病的目的。



 

自律疗法


但在我们弱化强迫情结时,“自律疗法”可解释为:



用主观意识或自我心理调整,来控制自我内在的搏斗,通过高度自律达到身心平衡、自我和他人平衡的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弱化强迫情结的关键是:用自律获取平衡。


 


回到目前肺炎的致病因素上,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吃野味,无非就是想在大千世界中获取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平衡。


 


当然,这不是正确的平衡索取方式。


 


如果用“自律疗法”,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主动约束自己不吃野味,抑制内心深处由自卑而触发的显摆冲动,但为了获得自我与他人的平衡,将能量转移到自己擅长的方面,从此获得平衡。


比如有人擅长绘画,那就在画画上用功最终获得认可;比如有些人爱好写作,那就下功夫磨砺笔力,获取同等的社会名望等等。


 


越善于用自律治疗自己心病的人,越能成就人生的辉煌,这更是一种积极的“显摆”方式。


 

《非典十年祭》里最后结尾片段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凤凰卫视在2013年制作的纪录片《非典十年祭》里的一句话询问大家:



这种灾难(非典SARS病毒)、这种病毒,会不会用另外一种面目,出现在我们中间呢?



 


《非典十年祭》的最后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次肺炎疫情也给出了答案。


如果经历了非典,又经历了这次肺炎疫情后,人类还不能从人性本源上改变自己,那病毒会像《非典十年祭》里的总结那样永远肆虐:



不是不好说,而是必然!



 

 


 


结语:


如今,整个中华大地上,新型肺炎肆意猖獗,本来喜庆的春节变成了灾祸现场。


原来这真的是人祸,而制造人祸的就是那些管不住嘴大吃特吃野味的人。


这些人是真的管不住嘴吗?


不是。他们是管不住自己的心,调整不了自己的自卑情结,致使心理强迫症结横行,到处显摆自己无所不能。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救自己,更为了救大众,请大家一定记得收敛自己的心理强迫症结,做到:


1.拒绝迷信,建立科学认知观


2.消除自卑情结,进行心理重建


3.使用“自律疗法”,弱化强迫情结


 


一起共勉!

文章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