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爱你,却显得很高冷是什么心理 依恋模式:假性疏离者 不断证明:没有人真的爱你 自恋损伤(narcissistic injury) 如何自救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



内心始终渴望着能与一个人达到绝对亲密的状态,表面上却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是不是很矛盾?明明渴望,却还抗拒。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看起来很疏离,骨子里却抑制着自己的痴迷。

依恋模式:假性疏离者


他们为了自我保护而表现得与他人隔离,明明对亲密抱着强烈的内在渴望,却要强迫自己远离他人,这种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假性疏离者”。


人们在幼年时,在与养育者互动中会形成一种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年之后,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与伴侣的互动模式,它被解释为“依恋模式(Attachment)”。

 


童年期间形成的依恋模式对个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可以说,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是早年与养育者之间互动模式的一种“投射”。


心理学家JohnBowlby是最早提出“依恋模式”理论,他认为个体与养育者(父母)之间的依恋模式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初步显现。


父母的态度也是孩子依恋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其中的核心是,“被依恋的那个人是不是在自己身边的、容易找到的,并对自己充满注意力的?”


缺少爱的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们很容易被骗,容易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


“假性疏离者”的内核是绝对痴迷,他们对于自己痴迷的对象,以及对亲密关系本身,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极高的要求。


他们期望对方能够读懂自己的一言一行,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而对关系本身,他们要求的是极度的身心交融。

 

不断证明:没有人真的爱你


如果你也是“假性疏离者”,那么你最终一定会证明——没有人真的爱你。


假性疏离者会有意无意地去展现与各种暧昧对象们的“友好”关系,来抒发自己无处寄托的情感。


虽然那些暧昧对象并非他喜欢的人,但会让这段关系在猜忌中落幕。


“假性疏离者”即使恋爱1000次,也只是为了证明没有人真的爱自己。


心理学家Ainworth和Barthlomew认为,在幼年时,如果养育者常陪伴身侧,孩子会形成安全型的亲密模式。他们长大后,不会担心被抛弃,与伴侣互相独立又互相依赖。


如果父母在童年期间,对孩子忽冷忽热,孩子会感到强烈的不安,长大后会成为“痴迷型(Preoccupied)”模式,他们总是担心被抛弃,非常依赖对方。


这类人也总是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怀疑对方不愿像自己一样渴望亲密融合。

 

自恋损伤(narcissisticinjury)


弗洛伊德曾提出“自恋损伤”概念,即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自己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价值的。


在自恋损伤的时刻,个体也会形成“自恋暴怒”——采用“愤怒”来缓解痛苦的情绪。


那些内心痴迷,表面又抗拒的人,通常在幼时遭遇过非常严重和频繁的自恋损伤。


比如:养育者对他们进行强烈而频繁的辱骂和嘲笑,尤其是他们在试图依赖养育者的时候。养育者对他们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情或者孩子是否达到他们心中的标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爱充满着不安,甚至有羞耻的感觉。


当他们对伴侣形成依赖的感觉时,一旦对方的态度发生变化,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羞耻,甚至对自我感到深深的厌恶,最终成为“假性疏离者”。

 

如何自救


人的灵魂,只要没有彻底麻木,就会渴望真正的亲密。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彼此能量的交换。而“假性疏离者”的亲密关系总是会陷入恶性循环,感受不到对方的能量。


那么,作为一个“假性疏离者”该如何自救?

直面痛苦,承认痛苦的根源来自内心

  • 合理沟通,感情的长久需要灵魂的契合,以及彼此的交流、理解
  • 建立共情,对他人的情绪能真切地认知和感同身受
  • 勇于探索幸福,要行动,不必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不必顾忌这爱是善是恶
    •  


      最粗野的人也可以成为爱情的触发剂;一个颤巍巍的老爷子可能仍然钟情于二十年前某日下午他在奇霍街头所见到的陌生姑娘;牧师也许会爱上一个堕落的女人。


      一个平庸的人可能会成为一次沼泽毒罂粟般热烈、狂放、美丽的恋爱对象;一个好人也能成为一次放荡、堕落的恋爱的触发剂;一个絮絮叨叨的疯子没准能使某人头脑里出现一曲温柔、淳美的牧歌。


      任何一段感情的价值与质量完全取决于恋爱者本身。


      -TheEnd-


      作者|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亲密关系》


      文章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