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21/2021

厌学茧居丨症状:不是孩子的问题,只是孩子的呼救

△关注公众号,跟叶敏捷学心理

作者丨叶敏捷

排版丨兔 子

厌学茧居,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现象。之前是青少年(初、高中)高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也无法上学了。

为什么孩子会上不了学呢?本文将从孩子青春期的学习、情绪变化,以及孩子无法上学的“呼救”信号来初步解读厌学茧居。

青春期的学习变化

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变化很多,包括学习的变化、情绪的变化,以前很听话,现在却不听话了。

有人觉得,不想上学的孩子肯定是成绩不行,学习能力不好吧?然而并不是,在我的门诊里,大量的实验班、竞赛班的学生无法上学,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他们却出不去。

于是,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都是被手机害了!医生,你帮我让孩子把手机停下来,让他晚上早点睡,学习就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

但是,“手机”并不是造成厌学的始作俑者,相反,那些不安的无法处理的情绪才是孩子选择玩手机的真正原因。

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说自己当时一直在刷朋友圈、刷抖音看新闻。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很不安、很恐惧,所以很多人为了隔离这份不安,就忍不住地刷手机。

如果家长们还记得那段时间你自己刷手机的时候的体验,也许就更能理解“玩手机”的孩子了。手机,让孩子可以暂时获得安全的感觉。玩手机是孩子处理情绪的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的引起孩子“无法学习”的原因。

温尼科特理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足够好的种子,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长成自己的样子。他或是一棵槐树、或是一棵苍松、或是一株紫藤。我们的孩子天然的都是好孩子,只要环境合适,他自然而然就能长成一个好孩子。但是如果土壤营养不够、养分不足,这植物就长得不够有生命力,你觉得他蔫巴了。

他为了应对成长环境中的恶劣环境,他就不得不长成歪脖子树,来适应这样的环境。而我们却给孩子贴上标签,说他是问题孩子。这不是孩子的错,我们要思考环境的问题。

青春期的情绪变化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孩子发出的信号,就会发现,那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表达过程。

?初始信号:脾气急躁、不好说话

我就是我,我不能和爸爸妈妈一样,我就是要和你不一样,哪怕你是对的。

?升级信号:

1、有攻击性:容易欺负别人,暴力行为;

2、抽烟、喝酒、酗酒:偶尔出现可能是好奇,反复出现的时候,要注意是不安的情绪在下面;

3、向内伤害自己:有些孩子不和别人冲突、懂事、听话,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于是开始通过伤害自己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而且班级里这样做的孩子的比例很高。

?再度升级:

无法上学:从不想学到不想活

孩子真的是矫情吗?

家长问:“孩子有吃有喝,没有赚钱压力,比我们小时候物质丰富多了,他有什么烦恼的?我们小时候条件差多了,我们也没有像他这样躺在家里,成天玩手机啊!”

当家长不理解孩子的难受的时候,就会认为是孩子矫情。

但是青少年真的没有烦恼吗?他每天茧居在家,其实时刻都在应对面前种种冲突,他在不断地思考——

自我认同的不安

我如何在学校里、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对自己是不是满意?

人际关系的冲突

我是否可以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同?我是不是落单了?我为什么没有别人受欢迎?

分离的不安

我要长大,我要完成第二次个体分离,和家庭分离。这一次的分离,会有很多的矛盾、冲突、不安,我需要依赖,又想要独立。我该如何平衡?

有些孩子幼儿园就被寄宿在幼儿园,过早的面临无法承受的分离。这一次的分离,也会激活早期的不安。如果早期安全感建立的好,孩子的分离就容易的多,而早期对于“分离”有太多“创伤”和“恐惧体验”,这一次的分离就会更加的不安,这和早期的养育经验有关系。

我应该为何而活?

从小到大都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用“假自体”去迎合环境的需要,但是他的无意义感越来越强,我到底为什么这么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早年的经验会被激活,如果早年的情绪养育不够,被父母理解的经验不够,容器的功能不够好,孩子就很难处理青春期的波动。

当父母希望把孩子“赶”到学校去的时候,孩子却无法走出去,这是因为,孩子之所以可以出去探索,有动力克服外在世界的那么多的困难,需要确认——

家是一个可以随时退回去的地方;

父母爱他这个人,无论如何都爱他;

父母可以帮他处理情绪,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不安再加在他的身上;

父母相信,孩子是足够好的,孩子如果出现“症状”,是孩子的信号,而不是孩子变坏了。

无法上学是孩子呼救的信号

孩子无法上学是在告诉我们,有些问题他处理不了了,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的信号。

但是很多孩子的信号被误解了,比如说,最近公众号在连载小周同学的故事,但是大家也很好奇,小周同学为什么一直想着去死?为什么忍不住伤害自己?他的信号是如何一步一步升级的呢?

小周同学说:“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是别人眼中的怪小孩。很小的时候,就朝别人吐口水,骂别人,被父母教训了好几顿都没有用。后来,到了小学,吐口水习惯没有了,但是骂人的习惯还在,我会在背后骂老师。后来,迷上了游戏,就开始偷钱。偷家里的、偷邻居的、骗同学的游戏号、骗同学的钱。

“然后就我变得越来越奇怪越来越奇怪……五年级的时候,我父母去外地把我送托管。我在托管里骂老师、恶搞同学,甚至把橡皮泥放进蔬菜汤里让大家喝下去,也干过自己大晚上的玩失踪让托管老师到处找的事。”

很多人也许已经给小时候的小周同学贴上“品行不良”、“问题小孩”的标签了,但是小周同学需要的不是“标签”和“排挤”,需要的是“理解”和“宠爱”,所以如何正确的解读孩子的信号就很重要。

小周在文章里一直在说:“我很奇怪,越来越奇怪,我是个怪小孩。”他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干这些事情,他到底在干什么呢?

反社会倾向理论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出一个关于反社会倾向的理论。他曾在政府战争疏散项目中从事儿童精神科的工作,工作对象都是家庭破裂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工作中他发展出了关于理解被剥夺儿童和青少年的反社会倾向和不良行为的理论。

这些孩子,曾经体验过温暖的、可以依赖的好的环境,但又被剥夺了。比如较为常见的是二胎出生之后,或是家庭变故或破裂。

温尼科特说:“孩子在被剥夺以后可能会有两种类型的表现——客体寻求和环境破坏。”

客体寻求,指的是孩子在寻找着某种东西、某个地方,而且孩子一直无法找到它们,一旦出现了希望,孩子便在其他地方继续找寻。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偷窃、撒谎、贪吃等。

环境破坏,则是孩子希望找回环境的稳定性,就是对孩子来说一个不易破碎的边界和框架,所以孩子会表现为伤害和捣乱。

小周同学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把七楼病房的门踢坏了;在门诊的时候也一再地试探我,希望我放弃他、不管他,让我知道他没有希望了,这些也可能是他对于环境稳定性的一种试探——你足够牢固吗,你会轻易地放弃我吗?

温尼科特认为出现了“反社会倾向”的孩子,需要在一个经得起“挑战“的安全框架和强有力的边界里,让儿童可以展现其攻击性,却又不会摧毁掉康复的机会,同时可以获得理解和宠爱的照顾,而不是被关起来惩罚。

那小周同学有什么剥夺体验呢?

小周同学说,自己出生后,父母就一直吵架,小时候爸爸是比较冷漠的,他受伤了,爸爸也都是冷眼旁观。但是小周同学说起妈妈的时候,回忆起来的都还是一些温暖的画面。比如自己受伤了,妈妈会抱着他很心疼很着急。

小周同学讲到自己幼儿园的时候,他说,父母吵架吵得不行了,妈妈就搬到舅舅家住了,父母就分开了,自己被留给了爸爸。而爸爸虽然没有打他,但是有时候会被关在小黑屋。幼儿园开始,他开始打游戏、偷钱。

小周描述的各种各样的破坏和捣乱,这些信号如果更早的时候被识别了,并且被宠爱了,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在家庭中疗愈,而不需要来到医疗机构去治疗了。

看上去,小周同学在攻击别人,刺激环境,这不是说这个孩子是个坏孩子,而是“好的环境”被剥夺了以后,孩子在向环境要妈妈,我要“你们”把我曾经美好的体验还给我。

这个信号没有被理解的时候,孩子就不得不去不断的升级信号。如果我们可以去理解信号,去关心和宠爱孩子,孩子就不用再去向人吐痰,攻击别人、偷窃撒谎。

这些,是内心不安的信号。

不上学的前奏信号

●躯体化反应

到了学校就拉肚子、发烧、冒虚汗、肚子疼、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不上学就没事,一上学就躯体反应。

错失信号:父母带去医院一查,发现没有生理的问题,就认为孩子没事。

●上课困倦、晚上睡不着、玩手机

●孩子说不想上学

信号误读:爸爸妈妈更焦虑了。

你不上学你能做什么?你天天在家里玩手机,这怎么可以?怎么上学做不到,玩手机就可以?在家里怎么看上去都是好的,一上学就不行?是不是懒,是不是就想在家里啃老?

因此对孩子断网、砸手机、砸电脑、逼迫孩子上学。

●孩子去不了无法承受,砸东西、愤怒、攻击父母

有些父母和孩子挺亲密的,孩子也很乖,双方却打起来了,还打得很凶的,冲突非常强烈。爸爸都很震惊,孩子怎么了?

有父母说:“我养条狗都能跟我摇摇尾巴,为什么辛苦养了儿子,却这样对我?”

实际上,孩子在攻击父母以后也很内疚难过,孩子会说:“我真是个人渣。”

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暴力的孩子的背后,是无法处理的、不被理解的情绪,没有得到帮助,却只得到要求。

当父母和孩子陷入对抗,这种对抗是非常痛苦和纠结的。语言、行为冲突,而背后的渴望却没有被看见。

二胎来了,剥夺体验发生了

我在门诊发现很多孩子出现无法上学的情况,发生在二胎到来的时刻。

当然,二胎不是“原因”,只是一个诱发的因素。但我往往发现,二胎来了,一个已经可以自己睡觉的孩子,开始出现尿床,晚上一定要妈妈陪睡了;还有老大会攻击老二,掐他、打他,老大和老二有很多的不安、纠结,老大原来独有的占用父母的宠爱,突然消失了。

很多父母可能会不理解孩子的信号,会教训孩子:这妹妹不是你自己要的吗?你之前不是还很高兴有弟弟的吗?怎么现在这样了?妹妹这么小,你怎么能欺负她?

爸爸妈妈因为不得不把很多精力给弟弟妹妹,孩子会感到原来的宠爱被剥夺了,于是就开始不断的攻击。如果在家里不允许发泄,则可能在幼儿园,在小学里攻击别的孩子。

实际上这不是孩子有问题,训他、教育他效果并不好,孩子担心的是被爱的感觉没有了,关心的环境没有了,所以孩子会不断地去“要”。当孩子被理解、被宠爱、被安抚了,当父母给老大一些独有的时间陪伴,确认孩子的不安,孩子就慢慢的好起来了。

我在门诊遇到一个漂亮的很有气质的女孩子,她进入高中以后,就被其他同学嫉妒、排挤、传谣言。青春期的动荡中有很多的嫉妒、小团体。虽然后来排挤的对象变成了别人,但是这个单纯的孩子,对这个学校的人际关系感到失望,觉得很虚假,不像初中时候的同学这么单纯。

而她之所以可以在这高中三年残酷的环境里可以生存下来,而且知道是别人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是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解她的妈妈。

她说:“高中三年,唯一让我开心的,就是和我的妈妈、哥哥聊天。外面无论多么的残酷,总有一个家,是我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地方。”

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会说:“外面狂风暴雨,那我家里也要先让孩子去历练一下,这样到了外面不会被打蔫了。”

这样的想法错了,家是港湾,不需要风浪。

这位妈妈在孩子遇到“排挤”的时候,总是在理解孩子、支持孩子,所以孩子就有了力量去度过难关。但是很多父母不是这样的,他们会说:“怎么就针对你,你应该检查一下是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孩子的呼声,父母是否有听到?孩子的信号,父母是否有看到?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宽容成为校园最受欢迎素质

  “奖学金是个好东西,但也是陷阱。希望你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勾心斗角。”2008年9月,四川省某高校研究生小江刚入学时,导师如是说。   小江对这句话深有感触,虽然老师极力告诫他们“转移注意力”,不要搞无谓的“人际关系斗争”,但现实中还是很多人都对此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