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23/2021

我就是心慌,我疯了吗?——再次认识焦虑症

12月19日,热搜榜上的一个消息令人痛心,“上海商汤科技一名47岁员工意外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每每看到这些信息,网友都心生惋惜,不禁慨叹生命无常。患者在看到此类信息会愈加紧张,记得2019年11月底某台湾著名艺人在内地拍摄节目现场猝然离世后的一段时间,我的门诊上接诊焦虑症患者明显增多,进入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的影响,门诊上焦虑症患者就诊比例更是直线上升。门诊上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我就是心慌,我疯了吗?我会不会死?我会不会变傻?针对这些疑问,需要对焦虑症进行一下梳理。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焦虑症,焦虑症按传统的说法属于“神经症”,虽然这一名称已经弃用。过去“神经症”被认为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焦虑症有3个常见类型:

1、        惊恐发作 又名“惊恐障碍”,患者在发作时常有心慌,伴有濒死感和失控感,时间很短,一般5-2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可以自行缓解。可以哈欠、排尿和入睡结束发作。发作后自觉一切如常。患者常存在预期焦虑及求助和回避行为,有些患者不愿意单独出门,可以伴有场所恐惧。

2、        广泛性焦虑  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3、        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

临床上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但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不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此时应采用这一混合性类别。若是严重的焦虑伴以程度较轻的抑郁,则应采用焦虑或恐怖障碍的其它类别。

若抑郁和焦虑综合征均存在,且各自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不应采用这一类别,而应记录两个障碍的诊断。从实用的原因出发,若只能作一个诊断,抑郁则应予优先考虑。若只是存在烦恼或过度担心,而没有植物神经症状,不应用本类别。必须存在一些植物神经症状(颤抖、心悸、口干、胃部搅动感),哪怕间歇存在也可。在WHO最新的国际疾病诊断指南ICD-11中,已将这一类别归入抑郁障碍,命名为“混合性抑郁和焦虑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也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症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焦虑障碍已成为患病率排名第一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4.98%,也就是100个人里可能有5个可能罹患焦虑障碍。这里的“精神障碍”是广义的慨念,泛指所有精神心理障碍。回到前文的主题,焦虑症会变疯吗?“疯”通常指一些重性精神病,如:分裂症、躁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重性精神障碍,而焦虑症按传统的说法属于“神经症”,虽然这一名称已经弃用。过去“神经症”被认为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焦虑症与重性精神障碍最大的不同是自身疾病的认识,他们因症状带来自我痛苦,大多主动求诊,迫切求治。因此,焦虑症与通常所说的“疯”病具有本质的不同,如果确诊焦虑症,是不会变疯的。

如果您可能罹患焦虑症,请至专业机构就诊,找到专业的医师进行充分评估,不能讳疾忌医,焦虑症按规范充分治疗,一般都能得到充分缓解。焦虑症不会疯,也不会傻,焦虑症患者可以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好起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劝慰情绪焦虑的人 千万别说7句话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每年都有许多成年人遭受焦虑的痛苦。通常人们会寻求他人帮助,但有些人说的话却会让焦虑的人情绪更糟。有时候,我们本来想说一些话减轻别人的焦虑,但却常常没说对。想帮助焦虑的人,要尽量避免说下面的几句话。   1.“别为小事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