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23/2021

华西医院邓红教授:孩子得了精神障碍,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家长该怎么配合治疗?

最近,四川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邓红教授在网上进行了病患答疑直播。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拥有百年历史,是国家首个“综合医院心理健康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是我国精神科“四大巨头”之一(其它3个“巨头”分别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湖南湘雅二院精神病学科)。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不但有强大的临床诊疗实力,还于2012年创办了心理卫生康复机构希望之光康复中心,为精神症状已经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康复服务。

对于青少年患者,该康复中心推出了“翱翔天空复学项目”。有兴趣的患者、家属可搜索该康复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成都希望之光”,自行了解。邓红教授最近的答疑直播就是在这个公众号上推出的。

在网络直播中,邓红教授分析了多个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家属最关心的问题,比如:

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病?能不能治好?

吃药会伤害大脑?要吃多长时间?

家属、家长应该怎么样配合患者的治疗?

以下将邓红教授在直播中的讲解整理成文字分享给大家。想回看直播视频的读者可点击:

不过,很可能因为直播时长有限,邓红教授对某些疑难问题解答得不够深入。在该文章的最后,我将结合我的多学科诊疗(MDT)临床经验再作补充,并对一些细节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帮助大家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根据“成都希望之光”邓红教授网络直播视频整理的文字)

在精神心理障碍的康复中,患者、家属容易混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一,到底患者得了什么病?这个病到底是治得好还是治不好?

第二,吃药是不是会伤害大脑?要吃多长时间?

第三,作为家属、家长,应该怎么样配合患者的治疗?

01

首先就是第一个问题: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病?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家属老想问到底是什么诊断,认为知道什么诊断才能知道怎么治疗。实际上,精神科疾病它不是这么简单的。

精神科疾病很复杂,其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现象学层面的一些症状的归类作为诊断。这种诊断并不代表疾病的机制,它背后的原理、治疗和诊断并不是那么直接一一对应的,它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学诊断。

那么,当有一些症状不是很典型的话,尤其在疾病的早期,或者有一些病人,尽管已经患病有一定时间了,可是同时表现出几种疾病的症状,所以有的时候诊断就不是那么清晰。所以,有的时候,不同的医生可能对诊断的看法不一样,理解不一样,可能会有不同的诊断。

所以我们的患者、家属有时就会有疑问:那诊断都不一样,是不是治疗就不一样了?实际上不是。

不管医生对这个病的症状如何归纳总结,其实在治疗上主要还是针对不同的症状,找到对这个症状相应有效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那么,精神疾病的症状也是复杂的,就是同一类的症状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种类的药物。

有些病人说:“你干嘛给我用(说明书上)写着是用来治疗的药?”而有些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还要用一些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情绪稳定剂,这些都是可能会用得到的。

实际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药物种类之间不是这么联系的。以后,我们那些药物甚至都要改名,都不叫“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有些专业人士甚至提出,精神科的药物就叫“多巴胺系统的调节剂”,“5-羟色胺系统的调节剂”,“某神经递质系统的调节剂”,这样就不容易引起误会。

所以到底得了什么病,我们也不一定那么介意。但是要知道患者有没有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至于它是哪一类诊断,对于症状比较典型的患者来说就比较明确;如果症状不是很典型的,它可能就有一些模糊的、待分类的障碍,或者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等等,有不同的一些命名。但是实际上治疗是找到对症的药物,找到方向,这个是主要的。

好多人害怕吃药,觉得吃药会不会伤害大脑?吃药要吃多久?

总体来说,精神疾病对于大脑来说是有所损害,随着疾病时间的延长,损害有的时候还会越来越深刻。

那么,总体来说,药物是保护我们大脑免受疾病损害的。药物是保护作用,疾病是损害作用。

至于这些药物要怎么样用,怎么样让它的正作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这针对每一个人都是个体化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找医生。医生才能准确地进行临床评估、治疗、观察,然后找到每一个人适用的方案,这都是不一样的。

这需要进行很多观察,甚至现在要做一些基因检测,检测我们患者的身体对哪一类药物有可能效果更好,有可能副作用更小,这可以作为一个指导。然后再根据我们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反应,逐步、逐步找到每一个人最优的方案,这个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那么要服药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一类疾病是一个慢性持续存在的疾病,所以多数而言,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患者是需要比较长时间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

但是服药时间久了就不会像刚开始那么大的剂量,随着患者稳定了,服药量就会越来越少,慢慢地只用很少、很少的量,即使病并不是完全好了。

家长、家属该如何配合?我们该做点什么?

多数来说,家长如果要问应该做些什么,不如问我们应该不做些什么。因为大部分的家长的问题都是操心得太多了,担心过度了,做太多了。

很多时候家长的这种高情感的表达,反倒对我们的患者的精神成长、自由发挥,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过多的批评、指责、照顾,过于亲密的这种联系、担心,会挤压了患者自己成长的空间,还有自主的空间,反倒生成了反感。

所以,我经常跟我们的患者家长说,到底要做什么呢?

那就是要淡定,要处变不惊、举重若轻,要“六不原则”,我们很多患者家长都记住了,那就是:不讨论、不辩论、不争论、不批评、不指责、不教育。我们要做配角,我们患者是主角,我们要尊重、理解,少说点话、不要啰嗦。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02

除了以上3大方面之外,以下再简单谈几个家长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有家长问,患者动力不足怎么办?

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一个挺重要的问题。动力不足是患者很多见的一个问题,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说,在患病的过程中,这一类的精神疾病它有一个特点,它会使人的精神功能削弱,常常会让人感觉到没精神、没力气、没心情,所以患者就做不了事,就不如平时没病的时候那么神气活现、生龙活虎,人比较没精神,少气没力的。这可能是病本身让人没力气。

另外就是在用药的初期,有一些药物可能会使人比较困倦、乏力,这样也可能会有动力不足,这也是一类原因。

还有一类原因就是不光是动力不足,还有他自己或者是周围家长、老师就希望他动力更好。当然,人都希望越聪明越好,精力越好就越好。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实中的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可能会比我们想要的活力要低。

所以,如果因为我们心里的目标、盼望比较高,没有达到我们内心所希望的时候,可能也是认为患者动力不足的原因。

所以我们就要看我们的孩子的动力不足是什么原因?是病本身的原因,是吃药早期的原因,还是本身我的期望不切合实际、期望太高了的原因?

每一个人可能原因都不一样,或者一个人同时有几类的原因,可能有共同存在。所以,往往我们就需要针对这些原因,去想一些办法。如果有和疾病相关的原因,那么疾病的治疗是有一个规律的,随着疾病的好转,吃了药有一定的时间,吃的药足量足疗程了,过了一定的时间后,他的精神、经历就慢慢地恢复了。

所以药物治疗是基础。即使服药早期有一段时间动力不足,我们也要知道这是一个过程,是阶段性的动力不足。

还有,如果我们有不切合实际的期望,那么我们的期望就应该放低一些。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理解他的精力不足,要给他一定的空间。

通常来说,如果我们对患者的压迫太大了,大于他的承受力,这个人就会形成一些逆反,他就更没有兴趣了,更动力不足了。所以我们要放下不切合实际的一些期望,跟随患者恢复的步伐,配合他这种的能力来慢慢恢复。他也是需要一定的空间,也是需要一定的休息和娱乐来恢复正面的精力的。

有的人说,如果一个人有意识地付出了多少的劳力和精力,那他在另一方面可能就要通过一些休息和娱乐去进行补偿,所以休息和娱乐也是需要的。

所以我们要注意吃好药、睡好觉,每天的生活根据我们现有的精力,安排一些有益的、有趣的,患者能够接受的一些活动,安排一些能够让我们产生成就感的一些活动。

有的家长说了,最简单的、产生成就感的活动可以去简单地去收拾一下书桌,扫扫地,刷刷碗,通过这些基本的劳动,他就有点成就感,他的兴趣就来了。这样一步一步地,他能完成的活动就会多一些,多安排一些他喜欢的活动,这样逐步恢复。

所以就动力不足这个问题,我们谈到要看到患者的原因,然后我们因势利导,根据他的状况逐步地恢复,给他一些休息、娱乐和理解,给他一些空间、鼓励和带动,逐步地来。我们外力不能太强,不能超越他的能力,压力太多的话就会逆反了。

孩子拒绝服药、吐药怎么办?

孩子拒绝服药,也是要看他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孩子不理解这个药物的作用,他也像家长一样,比如说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思想上不接受吃这个药,担心这个药不好。又或者他认为自己没有病,这些都可能是拒绝服药的原因。

通常来说,我们要看看这些原因有没有和疾病有关的。

首先,有一些精神障碍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他是拒绝服药的。尤其是我们过去讲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这一类的病,大部分患者都有一个特点,他有症状的时候他不承认自己有病,脾气不好,拒绝服药。这是疾病体现的一个方面。

第二种原因,跟患者自己的理解有关。他认为药物有毒、有副作用,怕吃坏了身体,不愿吃药。还有的患者觉得操作很麻烦,天天吃很麻烦,坚持不了,这也是一个情况。

所以不吃药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如果是因为病还没有好的话,那就一定要坚持治疗,等到病情好转了,患者能说得通道理,慢慢恢复自知力了,他往往就愿意吃药了。

那么如果他是担心药物有副作用,确实吃了有一些副作用,那该怎么办?就要和他商量、讨论,要定期看医生,要对药物方案要不断优化,优化到药物效果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从这些方面先解决问题。

如果这些都解决好了,患者由于懒惰等原因还是不想吃药,我们就要想一些办法了。包括提醒、检查、督促等。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他确实完全不吃药,我能不能背地里给他吃药?

背地里给药其实不是我们提倡的办法,最好是明着吃药,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背地里给药的话,药物剂量非常不能够保证。

而且,久了以后,如果患者发现你在背地里给他吃药,他会跟你形成更大的互不信任关系,关系搞坏了以后,更不好进行沟通,这都是问题。

所以,如果患者拒绝服药,第一就是要加强治疗,如果完全是因为犯病了而拒绝服药,可能还得住院。如果不是因为完全犯病的,是由于他的理解问题的话,就要做一些健康教育,跟他说清楚。如果是由于他觉得太麻烦了,他不能够很好地自己管理自己,吃不了药,那么我们就要增加一些提醒、提供一些服药的技巧。大概是这样。

孩子不愿意早睡觉,老是玩手机,早上还不起床怎么办?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其实不光是患者了,对于我们家长和其他没有患病的人来说,玩手机本来就是个容易成瘾的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精力和注意力。这是正常人都有的情况。

那我们的孩子患病以后,他正常的、主动的、自主的精神活动力量,高级精神活动的健康成分就越来越少了。他就每天找不到事情干,也找不到一些有娱乐性的、有意义的事情来让自己高兴,就很容易烦躁、难受。那么,手机就是一个能让他产生即时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事物。

就像有一些人过去讲的“借酒浇愁愁更愁”,患者玩手机,他觉得玩的时候可以减压,忘记烦恼。但是越玩,他的问题可能越多,以后的烦恼也可能越多,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像酒瘾、药瘾一样,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这是个麻烦的问题。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也是要坚持治疗,把他的病控制住,治好、治稳。

而手机的问题可以跟患者商量,能够适当地控制。因为你一下把玩手机停下来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先尝试调一调玩的时间。

首先,晚上上床你就不要玩了,争取晚上早点吃药,早点睡觉,上床以后不能拿手机,最好吃完晚饭就不用手机了。手机就可以放在白天玩,然后慢慢地减少。这样的话可能就要好一点。

但这些过程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完全的强制往往也不奏效,还有一些反作用,要逐步地来,逐渐减少。

另外,白天可以慢慢增加一些他所喜欢的、其他的一些活动,包括我们复学的活动。如果他在现实中慢慢交到一些朋友,参加一些活动,一起和大家去娱乐、做这做那,他就比较容易从他沉溺的玩手机等不健康的活动中走出来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希望以后我们这个复学项目恢复了以后,家长鼓励孩子参加这种现实的活动。之前很多孩子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复学项目活动交到朋友,慢慢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

孩子不出门、不爱运动,不爱自己整理卫生怎么办?

孩子这种懒散的状态,实际上是需要逐渐带领的。有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一些康复项目,没有康复活动,你就跟他说,他也不听,是吧?

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些好的、适合他们的康复活动。让他们慢慢地在这些活动里找到乐趣,找到朋友。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爱整理,不爱卫生,但是他有社交了,有朋友的交流的时候,他就慢慢会注意自己的仪容打扮了。有朋友到家里来访问,或者他去别人家,有这些社交活动的时候,他的卫生整理慢慢都会改善。

那么,家长可能觉得我们就是带不动啊,说了他,他也不动,怎么办?

是的,如果我们家长单纯地只是跟他说,而他已经有懒散的习惯的时候,他不容易改变的。但是这种复学的项目有同龄人的活动,有他喜欢的一些活动,有专业老师的带动,那么他在生活上的一些懒散、被动的习惯就容易一步一步地改变。

当然,我说的这种改变都是在药物稳定治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慢慢地带动,他们才有可能动。如果基本的这种药物治疗没有达到,完全是很顽固的病态时,可能单纯的康复活动也带不动。

所以我们要多管齐下,要利用好这些康复的项目和活动。甚至对于他们所合适的一些学习项目,这些都要给他安排好。

比如说,有的孩子说我就是想去画画,我就是想去艺术考试。但家里人拼命反对,就是要让孩子上文化课,去学美术、学动漫,家里就不同意。那孩子当然就不喜欢了,他就不动了。

但是如果他能去学到他喜欢的项目,他慢慢就有一些动力了。所以要有人带领,要寻找到适合他的项目,这个是挺重要的。

很多没有经过很多学习的家长,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去定孩子的发展方向,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和兴趣,这就会出现脱节,孩子有时候就脱离了社会,不爱运动,不出门的情况就会比较多。

另外,在孩子参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予积极的鼓励。他有一定的进步的时候,要积极地看到他的进步,要把他的进步要说出来。

不管是孩子以前不愿吃药,或者是玩手机多,或是不爱出门,无论是哪一种毛病,他只要有所改进,你就要不断地发现他的进步,你要给他不断把他的进步说出来。这样有促进作用。

如何对待孩子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比如说发呆自笑,或者是在地上或者厕所睡觉?

孩子有这种情况的话,发呆、自笑往往是病的一个部分。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要积极地跟医生沟通,不断调整药物治疗,这是根本的办法。

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仍有发呆、自笑的话,那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用了药马上就能好的。即使用药之后会好转,它也有一个逐渐好转的过程。

一般来说,发呆、自笑是精神功能比较虚弱的一个表现。比如说他注意力不集中,主动的注意力不够,处于一种精神涣散的情况下,就有时候容易做“白日梦”或者出现自语、自笑。

这种时候怎么办?如果不是太严重的,你看到了,你不一定每一次都要指出来。你可以通过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或者利用一些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活动,去帮助他在发呆、自笑的过程中终止或者跳出这种状态。这是一种方法。

但有的时候病比较重、症状比较多的时候,他可能会持续比较久,一下子发呆、自笑好不了。那也不用太着急,过一段他就会自己好起来。最重要还是要把药物用好,发呆、自笑慢慢都会好的。

所以,这个事情可以适度地干预,如果有的时候干预的效果不好,暂时不干预也行,等药物起效。这些异常的现象是跟病相关的,积极治疗是主要的。

孩子想上学工作,但又害怕去怎么办?

孩子能不能再上学,能不能工作,能不能恋爱、结婚,都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

跟我熟悉的家长可能都大概知道,我常说患者能不能上学、工作就看两个原则:

第一,他愿不愿意?个人的愿望如何?

第二,他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或者部分的能力?

如果这两个方面可以的话,我们就积极地支持。

首先,如果他愿意,又有一定的能力,能上当然是好,这个愿望是好的。

然后,我们再帮他评估一下,现在的能力够不够?能力够了当然最好,但是经常是能力不太够。如果能力不太够的话,我们就帮孩子一起想办法。有没有一些变通的办法可以增加他的能力?

比如说他回去上学,他暂时跟不上,那他只上一些部分的课,还有一些他可以上1对1的课,老师专门针对他一个人讲,学习效果会好一点。

还有,有的患者觉得我上了学校要和很多人在一起住,担心影响休息,那我们可以帮他找一个单独的住处,或者是积极跟老师沟通,在学习上、考试上给予一定的减免,这都是一些过渡性的办法,让他能够慢慢地恢复学校学习的能力。

在我的经验里,有一些孩子就是留一级再回去上学,这是比较多的。或者是换一个学校,或者是上一些小型的学习班、辅导班,这比跟着大班学压力要少一些,老师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和特点给予辅导,给的关注也比较多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

还有,如果你们参加了复学项目以后,不是都有个案老师吗?一些个案老师长期做青少年的康复工作,他们非常有经验,会一步一步地带领孩子、指导孩子,实现恢复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所以有一个专业的老师、专门的带领那是最好的。

如何处理孩子没有自信、疑心重和社交恐惧这些情况?

孩子自信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家长怎么看待孩子。如果我们经常看到、强调孩子的优势、长处,孩子的自信可能就会多一些。如果家长看不到孩子的好处,天天看见的都是他这不好、那不好,批评多、压制多,孩子的自信就少。所以这个问题与我们怎么对待孩子有关系。

而疑心重的孩子可能是比较敏感、脆弱,这有时候与疾病和孩子的性格特点都有一定关系。比如,有一些孩子的性格上比较懦弱,脆弱,担心和顾虑比较多。

此外,与孩子的情绪可能也有关。有的孩子比较低落时,他的担心就比较多,也可能出现社交恐惧、疑心重。这与自信也都是相关的。

所以,当孩子比较担心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作为他的亲人,在他需要的时候要给他多一些陪伴,对他所做的事情给予正性的反馈。还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他熟悉的、有同龄人一起参与的活动,参加得多了,孩子的社交恐惧感可能会减轻。

但是,像缺乏自信、社交恐惧、疑心重这些表现的背后也是与疾病有关系的,通过药物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最好是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参加一些康复心理建设活动,让孩子慢慢恢复自信,内心强大起来。

03

有家长提问:孩子服药10个月了,症状有所减少,但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老觉得别人知道他心里的想法,有时还和楼上的人在对话,现在服用相关药物。怎么办?

邓红:这位家长说孩子吃了药,症状有好转,但是没有彻底好。他觉得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甚至觉得外人跟他对话,这是精神病性症状还没消失。要争取要通过药物把这个精神病性症状治好。

我个人认为,宁可这过程中有一点副作用,都要把这个治好。

有的时候,孩子稍微困倦、乏力一点,家长就特别担心药物副作用,使得有时候治疗不彻底、慢性化,这些症状就总是好不了。

如果家长对药物副作用比较担心,医生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有的时候考虑到不让患者有不适感,虽然其实只是短期的不适感,但家长比较坚持的话,医生也可能不再坚持药物方案。又或者有的时候患者没有固定的、稳定的医生,或者该调整的药物没有及时调整,这些种种原因都是有可能的。

这基本上是一个药物治疗的问题,所以还是要争取治好。除非很个别的、非常顽固的症状,短期内药物治不好,就只有想其他的姑息的办法。不过就你说的这些症状还是比较典型的。我想应该还是药物治疗是首选。

家长提问:孩子出院以后多久可以去读书?他本人想去读书。

邓红:出院多久能读书,这个时间其实并不固定的。有些患者出院后很快就读书了,有的人休息了几个月、一两年才读书,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去评估,他的愿望有多大?他的能力有多大?还有他的学习的压力有多大?什么样的学校适合他?有多大的学习负担?这些都要去评估。

如果他有可能胜任,或者是部分胜任,家长可以和学校去沟通,适当地减少一些压力。其实,如果孩子想去上学,其实是好事,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尽可能地提供客观上的帮助,扫平一些外界的阻碍,争取让孩子有机会可以去上学,上不了全日制的,上半日制;考不了试的就不考试,这都是有可能的实现。

总的来说,就是尽量做一些调整,争取能返校读书。

过去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得病就不能上学了,不能上班了,恋爱、结婚都无法实现了,这种态度、观点是错误的。能去就尽量去,在去的过程中,有困难的话我们就帮他解决。

另外,返校之前也需要做一段时间的准备。比如,去学校之前,我们的生活作息就要规律一些了,白天抽一点时间自己读书、学习,也可以考察一下自己一天能学多长时间,学习效率怎么样,认知能力如何。

如果我们单纯只是想去,但提前一点准备都没有,本来非常想去的,结果一去孩子发现完全不像自己想的那样,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跟不上学习节奏。这一下子就打消了他上学的愿望了,再也不想去读了。这是挺可惜的。

所以,孩子有上学愿望的时候,最好提前做好准备,让他真正回校的时候,更加有可能慢慢地读下去。

提问:我家的孩子现在提到上学就害怕,主要是想到以前被同学孤立,冤枉,这怎么办?

邓红:如果真的是以前的学校环境他很不习惯、不喜欢,与现实、客观的因素关系较大,那有没有可能就换个学校,换一个环境上学?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要看他的害怕是不是一定程度上是主观的、与疾病相关的。如果有疾病的成分,没有治得特别好,那可能他对别人的敏感、害怕有很多是病态的,可能还要继续加强治疗。

(直播全文完)

邓红教授在精神科临床诊疗领域的专业水平在业内是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国内顶尖的精神科专家。可想而知,她的临床、科研和医疗管理工作肯定十分繁重。

但她仍然心系病患,抽出时间在网络上耐心地为大家答疑,值得我们为她点赞!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已成为一种主流网络社交方式,邓红教授用这种方式讲解精神科知识,更加直观、便捷,也更贴近病患的心,在疫情期间还能避免引起人员密集。

希望国内更多的医生、专家能向她学习,不要只局限于临床诊疗,还要积极地与大众进行沟通,加强专业科普的力量!

在直播中,邓红教授指出,在精神科临床中,诊断并不代表疾病的机制,精神科医生一般是根据临床症状、现象学层面的一些症状归类来下诊断的,这是一种现象学诊断。

“现象学诊断”也就是我常常提到的症状学诊断,这是目前传统精神病学及精神医学的局限,也是大多数精神科医生的共识。

而不同医生对症状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所以不同精神科医生对同一个患者下了不同的诊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们曾分享过一个博士患者的真实案例,他曾被诊断为7种不同的疾病!(详细回看:)

所以,邓红教授建议病患和家属群体对于具体的诊断不必过于纠结和焦虑,关键是要把病治好,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针对诊断不一的问题,我还有些不同的看法。虽然邓红教授说诊断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其实精神科的诊断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不同的诊断名称不仅意味着康复率和预后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病耻感、病因等问题。

所以,我还是希望主流精神科医生能够更加注重症状背后的心理活动,加强鉴别诊断。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很多孩子因遭受大量叠加性的心理创伤而出现易怒、打人毁物等行为,这被很多医生理解为“易激惹”,进而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我认为,这其实是“激越状态”,按照现行的精神医学诊断标准,更合理的、更人性化的诊断可以考虑为“抑郁障碍伴激越状态;偏执型人格改变”。

毕竟,“双相情感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恐惧和心理压力非同小可,病耻感极强,这并不利于患者学习、工作和婚姻等社会功能的恢复。所以,对于诊断,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应慎之又慎。

邓红教授还提到了“吃药”的问题。不少精神科药物确实会引起副作用,比如记忆力下降、代谢综合征等等。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服用药物是首选的、最经济的、可行性最高的治疗方法。况且,如果不吃药,随着疾病不断恶化,其本身带来的伤害很可能远比药物副作用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患者、家属一定要作出理性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在病情病情严重时,应先服用精神科药物,足量足疗程,再加上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改善,令病情迅速得以缓解。待病情有所缓解了,也就是药物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窗口期了,再寻找高效的心理干预技术,才能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逐步减药、撤药。

而家长、家属应如何配合治疗呢?邓红教授提到的“六不原则”不讨论、不辩论、不争论、不批评、不指责、不教育)非常精练,高度概括了大部分患者家属在家庭教育方面所犯的错。希望家属们谨记!

邓红教授还针对患者康复动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也值得家属们好好借鉴。但提到孩子的复学问题时,邓红教授并未提及其背后的重大原因——学习障碍。

在我们接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有很多孩子因病休学,父母极其担心他们落下学业,将来的就业和生存会成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而对于那些自己也很在意学业、自我要求很高的青少年患者,学习障碍的处理则更加重要,否则,康复之路将更加曲折。

可是,通过邓红教授的直播,我意识到很可能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对“学习障碍”缺乏专业认识,只是将孩子无法复学理解为康复动力不足和学习状态不佳,这其实是不够深入的。

(关于学习障碍的本质和高效干预方法,可阅读这篇文章:)

当然,在此并不是否定或质疑邓红教授等专家的意见,只是我的从业和学科经历比较特殊,曾横跨成瘾医学、精神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我们晴日心身医疗对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和干预方法也与主流精神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看到的角度不完全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鼓励患者、家属多阅读、多学习、多了解多元化的专业意见,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才能更加理性、免于恐惧,找到合适患者的治疗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机构对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和临床实践也能引起主流精神科专家的关注,各抒己见、互相探讨,增进彼此的进步,争取早日形成共识,推进精神医学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白领男士如何做好心理保健?

造成白领男士心理压力的因素有:一、工作狂:一般人正常工作时间为8-10小时,此为人体健康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对人体产生压力。二、极度失落: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由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