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23/2021

心理疾病是抵挡死亡的最后一道防线

01

        作者曾经在“禅疗四部曲”之《做自己的旁观者》一书中开辟了一节内容叫“谁是健康/正常人呢”,有一段话是如此写的:

从个人“存在性”角度看,一个所谓“没有焦虑”、“社会适应良好”的正常人远没有一个所谓人类价值意义上的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患者来得健康。前者以放弃“自我”的“存在”来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所有真正的个体性与自由全部丧失。而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患者则可被看作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尽管他挽救个人“自我”的努力并未成功,也未有效地表达出“自我”,却借助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症状和遁入虚拟的生活寻求拯救。

        这就是说,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是“自我”的一种防御方式,只是这是一种无效的方式而已。

02

        同样的,作者在“禅疗四部曲”中还反复论述一个主题:精神疾病/心理障碍与死亡恐惧的关系。经常在著作中表述一种观点,那就是:心理疾病是抵挡死亡的最后一道防线。

        很多人对此不解,不时有人问:包医生,为什么在你眼中,养生问题、健康问题、对待疾病态度问题、心理障碍问题,权力、金钱、性瘾、赌博、工作狂等问题,都源自于死亡恐惧呢?

        是的,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者的眼中,这些问题的确与死亡问题高度相关。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介绍。

03

1、精神病、与死亡恐惧的关系

        有很多精神病患者,他们整天想象着自己在和某些邪恶势力做斗争,认为自己有用某种魔法或其它超越常人的特殊能力,或者感觉自己身兼某种伟大的任务,是“救世主”,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等等。有时,他们一方面感受到自己无所不能,比世界上的伟人还伟大;另一方面,他们又整日生活在恐惧中,生怕被坏抓走后杀死。

        在深度心理治疗者看来,很多这些精神病患者焦虑的源头来自于对死亡的高度恐惧,只是在外的表象显得与死亡无关而已。例如,恐惧症患者会害怕某种特定的事物,而这一事物在普通人面前却根本感觉不到任何值得恐惧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死亡根本无法控制。谁都知道,人类在死神来临时根本无力抗拒,精神病患者当然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把对死亡的恐惧转化成了一种可以被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蜘蛛、蛇等常见的,可以控制与躲避的对象。当然,这种转化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

2、与死亡恐惧的关系

        从心理卫生科临床可以观察到,许多与死亡恐惧相关联的强迫症状往往开始于惧怕死亡和与死亡关系密切的一些情境如医院太平间、殡仪馆和葬礼等,并可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牵连到更多的相近情境,如花圈店、医院急诊科和ICU等,成为具有病理意义的典型的强迫症状。

        有些强迫症状表面看起来并非与死亡结局直接关联的内容,如担心沾染可能有毒有害的物品或物质,一方面尽可能回避可能发生沾染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在发生可能的沾染时,立刻采取相应的“清洁”措施。有患者在乘坐公交车后担心衣服被他人身上的致病污物沾染,下车回家后立即更换外衣并长时间洗澡,力求洗净可能受到沾染的身体各部位。同时还会细致洗涤每件衣服,甚至丢弃其认为受污严重的外衣。然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类强迫与死亡恐惧的高度相关性。

德国学者鲁道尔夫欧肯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把强迫洗手者分成两组,第一组成员被要求在纸上写一写关于死亡的看法,第二组成员则被要求写一写自己平时的症状。当他们写完后,才发现实验者的恶作剧:因为他们所使用的钢笔被事先动了手脚,只要一写字,手上就会沾染墨汁。然后,实验者告诉他们可以去旁边的洗手池洗手,在他们洗手的过程中,实验者让工作人员记下他们洗手所花费的时间。统计实验结果时发现,第一组成员的洗手时间是第二组成员的2倍以上。这表明,强迫症患者也一直在把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一些他可以逃避的事物上,如细菌、病毒或化学污染物等等。

还有的强迫症状与死亡之间似乎无实质性关联,但患者以“自以为是”的逻辑自行建立起来某种奇特的关联,然后再回避这种风险。例如有患者担心自己的某些物品摆放可能违犯了某种“禁忌”,会导致某种也是患者“自以为是”认定的灾难性结果,所以一定要将违背“规则”摆放的物品按照其“自以为是”的规则摆放好。

        这些线索在精神分析学家眼中依然可以嗅出强迫者潜意识中“死亡恐惧”的气息。

3、者与死亡恐惧的关系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前面的论述,对于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健康焦虑与死亡恐惧的关系,这是容易理解的。那社交焦虑与死亡恐惧有没有关系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社交焦虑症和人的自尊有很大关系,这类患者往往是极度自卑,在与人交往时生怕说错话被人嘲笑,所以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会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在深度心理分析学家眼中,自尊与死亡关系密切,低自尊者死亡恐惧的程度相对强烈

        4、、自杀者与死亡恐惧的关系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看来,抑郁症患者往往比普通人更加质疑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也会更容易被死亡恐惧的阴影所笼罩

有人或许会提出反对意见,抑郁症者不是经常想以自杀来结束生命吗?这是“不怕死”啊,怎么会是死亡恐惧呢?

心理卫生科的临床现象告诉我们,许多企图自杀者认为活着所遭受的心理或生理痛苦过于强烈,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的解脱。而且,为了克服本能的束缚,一些人在自杀之前会服用过量的酒精、药物来麻醉自己,这样才能具备自杀的勇气。在企图自杀的抑郁症者中,不乏这样的表述:“既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死,那么何苦还要坚持活下去呢?”

所以说,从根本上说,自杀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怕死,这个观点看似矛盾,却提示了真实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实在等不及死亡的来临了,或者说实在受不了死亡恐惧的折磨

5、失眠与死亡恐惧的关系

作者在《做自己的旁观者》这部著作中曾经写道:

在希腊神话中,死神塔纳托斯与睡神修普诺斯是孪生兄弟。我们民间也有一句口头语叫“睡得跟死了似的”。心理卫生科的临床经验可以告诉我们,许多失眠症者(尤其是入睡困难者)的潜意识认为睡眠是危险的。正如下面这则西方祷告词所反映:

我现在躺下来睡觉,

愿主保佑我的灵魂;

若我在醒来前死去,

愿主带来我的灵魂。

6、成瘾者与死亡恐惧的关系

从心理卫生科的临床现象中可以看到,在死亡恐惧之下,即便有很多人没有选择死亡,他也可能会采用酒精、毒品、赌博、游戏,甚至药物来麻醉自己,使自己暂时丧失自我意识。许多成瘾者表示,如此他可以克服恐惧、减少痛苦,让自己充满力量。

心理学观察发现,在这些个体的内心深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活的没有意义和价值,而且,越是不知道如何生活的人,他们对于酒精和麻醉药物的依赖性越大。也就是说,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说,他们在用这些成瘾物品暂时的“对抗”死亡。

国外有位研究者曾经邀请一些经常吸烟的人进入实验室,并把他们分成两组,带进两个大客厅中,并且给他们每人10支香烟。不过,两个客厅的吸烟者需要思考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死亡的,另一个则关于疼痛的。一段时间后,研究者让工作人员统计两个大厅者的平均吸烟量。结果发现思考死亡问题的那批人平均每人抽了8支烟,而思考疼痛问题的那批人平均只抽了3根烟。

同类研究在赌博及其它成瘾中均有类似发现。

03

总之,不管哪一种精神疾病/心理障碍,都或多或少和死亡恐惧有关系。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健康、疾病、心理障碍与死亡的关系,以及学习如何疗愈,可以去阅读包祖晓博士的著作“禅疗四部曲”(分别为《与自己和解》《唤醒自愈力》《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经常出现心理问题的朋友怎样调节心理呢

对于现代人来说,出现心理方面的疑问或者问题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而事实上,经常出现心理问题的朋友是应该学好调节心理的方法的。那么,应该怎样调节心理呢?这是需要多多学习的事情。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普遍关注,关于心理健康如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