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为“隐蔽青年”,怎么办?

当孩子成为“隐蔽青年”

一、隐蔽青年定义

  1. 生活中心在家庭,拒绝离开家庭;没有兴趣或不愿意上学或工作
  2. 症状持续超过六个月
  3. 精神分裂、精神发育迟滞或有其他精神障碍的排除在外
  4. 虽然没有兴趣上学或工作,但是保持有亲密私人关系的人除外
    1. o“隐蔽青年”被分为两类:原发性“隐蔽青年”和继发性“隐蔽青年”

      ·发生率

      o1-2%

      二、影响因素

      1.个体

      §低自尊和回避型人格的特点

      ·性格内敛,不善表达情感的个体更容易发展成“隐蔽青年”,但愿意面对面和通过电话表达痛苦的个体则不太可能表现出严重的社交退缩,发展为“隐蔽青年”

      §“隐蔽青年”在男性中的发生率往往更高

      ·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对男性获得成功赋予更高的期望,导致男性对失败更为敏感,甚至决定退出社会交往

      §个体的工作压力、网络成瘾、意外伤害、意外怀孕和堕胎等

      2.家庭

      §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尤其是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青少年由于无法从依恋对象获得支持,因此他们将否认他们对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需要,以避免亲密关系、情感亲近和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社会退缩行为正是个体应对依恋创伤的避免策略。他们避免社会交往、社交场合、人群、公共场所,也不信任他人,在面对问题时拒绝寻求帮助

      ·矛盾型依恋青少年经历了依恋对象不一致的反应,他们试图获得依恋对象的支持,但又害怕遭受拒绝,无法获得期待的支持,这使个体陷入了“接近—回避”的矛盾之中。同时社会文化可能又会加剧矛盾型依恋个体的回避行为,例如日本文化可能加剧同伴拒绝对矛盾型依恋个体的心理影响

      §安全依恋

      ·一些社会退缩青年与依恋对象之间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家庭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但由于父母溺爱或采取保护性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促使孩子对父母形成过度依赖。一旦养成了过度依赖的习惯而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加入社会,这也就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和探索外界的机会,缺少主动的社会交往,会导致社会交往技能差而更进一步避免社会交往,最终将自己置于舒适的环境中而拒绝探索外面的世界。与西方国家相比,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年轻人在经济上更依赖父母,孩子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直到结婚,即使孩子失业在家,依然可以在父母的“救济”中继续生活。这些因素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隐蔽青年”的持续存在。

      3.学校

      §学业压力

      ·“隐蔽青年”与学业失败有关,“隐蔽青年”个体往往展现出高学业压力和低学业成就的特征

      §校园霸凌、校园暴力

      ·被霸凌的儿童常感到对同龄人的强烈不满和不信任,但部分教师和父母则认为孩子应该改变自己而顺从同伴群体,因此被霸凌青少年渐渐发展为拒绝上学。拒绝上学是日本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也是成为“隐蔽青年”的先兆

      4.社会

      §网络成瘾

      ·可能是因为个体长期宅在家中沉迷网络,缺乏与他人的实际交流和互动而导致拒绝社会交往,产生社会退缩。反过来,社会退缩的“隐蔽青年”更容易网络成瘾,这可能是因为“隐蔽青年”往往存在社交焦虑,害怕与人交往,而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密切相关,其中青少年的社交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因此,具有社交焦虑、社交效能感较低的“隐蔽青年”往往更易网络成瘾。

      §生活方式和就业本身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富裕的生活让年轻人拥有独立房间和更多的私人空间。同时,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膨胀,“努力”“敬业”的价值观不再受到部分新一代年轻人认可,他们追求一种更个性化、更自由的生活方式。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競争压力,以往许多人可以在一份工作中工作直到退休,现在随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学业成功不再保证良好的职业前景甚至就业机会。因此,不可预见的职业变数和非正规就业导致的工作价值感下降,使丧失了方向感和未能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的青年,更可能产生社会退缩,继而发展为“隐蔽青年”

      三、干预方法

      o原发性“隐蔽青年”

      §原发性“隐蔽青年”同时可能伴随着抑郁症、强迫症、饮食障碍、适应障碍。当原发性“隐蔽青年”和其他精神障碍发生共病时,应提供临床治疗。当患者有严重的抑郁症社交恐惧症或精神分裂症时,应考虑住院,接受专业、系统的治疗

      o继发性“隐蔽青年”

      §家庭干预

      ·家庭方面的干预旨在帮助父母制定针对“隐蔽青年”的教育计划。因为“隐蔽青年”个体往往拒绝向外寻求帮助,来自父母的帮助可能是他们最容易获得的,也是最愿意接受的,父母可能是对“隐蔽青年”进行援助的突破口。但大多数“隐蔽青年”的父母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孩子的行为和想法无法理解,由此产生偏见,从而不能正确地应对孩子的隐蔽问题。学校或专业机构应帮助父母了解“隐蔽青年”问题,使他们习得相关的干预技巧,加强和孩子的交流,这对“隐蔽青年”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父母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温馨的生活环境,促使家族成员相互有更多的积极互动,与孩子建立相互支持的亲子关系,这有利于恢复和增进“隐蔽青年”的自信心,提高其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作出更积极正面的自我评价,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隐蔽青年”的父母较其他父母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因此对“隐蔽青年”父母的心理干预也尤为重要。

      §团体辅导

      ·對于社会功能缺失者来说,小组能提供个人需要的资源,促使个体在小组的人际互动中学习、观察、体验,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尝试与他人建立关系,增强人际自信,改善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增强适应性。

      ·此类小组通常分为两大类,即“非结构式小组”(non-structuralgroup)和“结构式小组”(structuredgroup)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女人身上有三个秘密男人一定不能碰

        女生在交往过程中,为了保持在对方心中的美好印象,总会隐藏些自己难以启齿的小秘密,如果男人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可能就会引发矛盾,甚至让女生尴尬不已。到底是哪些秘密男人绝不能碰呢?  1. 毛发浓密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0.9%的女性在交往时会将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