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迷恋网络,废寝忘食的泡在网吧里面玩游戏,甚至逃课、辍学、犯罪。他们被称作“少年”。他们对网络痴迷,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在医学上他们的状态被称为“网瘾”,或者叫做“网瘾综合征”。一旦形成网瘾,是很难戒除的。他们软硬不吃,家里的网络迫不得已中断,他们就到网吧去玩。有些被家长锁在家里面,他们就会想方设法逃跑。他们甚至省下吃饭的钱去支付上网费用,没有钱很容易借钱,甚至不惜高利贷,或者干脆偷窃。
那么,这些孩子的未来在哪里?他们还能好起来吗?
他们的未来取决于是否能有效的戒除网瘾。这是两条路,通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孩子无法摆脱网瘾,继续沉溺其中,耽误学业、一事无成,甚至违法犯罪,另一个则是成功摆脱网瘾,学会自律,懂得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和智慧,结果自然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所以家长和老师不可一味打击和否定孩子的未来,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成功戒除网瘾。
首先,不能全盘否定网瘾的孩子,这是最需要注意的事情。
面对网瘾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往往看到他们的问题行为,甚至24小时监督管理,会把他们否定的一无是处,甚至打骂羞辱。其实这往往把孩子推向自卑的深渊,他们反而沉溺于游戏中寻找满足和刺激。我们曾经帮助网瘾的孩子成为出色的网络工作者,他们对网络的敏感和把握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如果一竿子把他们的网络特长打灭了,他们其它方面又能力不足,缺乏自信, 其实是很容易死灰复燃的,也很容易出现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反复不定。这也是为什么戒网瘾不成功的因素之一。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性格,这是网瘾戒断的根基。
孩子之所以形成网瘾行为,往往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价值观念,缺乏好的人生追求。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不能很好地发展人际关系。然而,目前无论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虽然倡导素质教育,部分家长和老师还是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和名次,以至于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同时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忽略了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优良品格的塑造。孩子的梦想都变成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不能再吃苦受罪”了。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导。孩子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最后,帮助孩子发展其它方面的能力和自信,这是戒除网瘾的关键。
其实,这些孩子离开网络后往往内心空虚、缺乏自信。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比如学校有好坏之分,班级有好坏之分,甚至同班同学也要分成好还来,那些被划为“坏”的学生如果不能积极有效的处理这些挑战和创伤,则会破罐子破摔,干脆就不学习了。所以我们要扭转他们的这种自我定式思维。曾经有一位网瘾的初中学女生,她谈吐清晰、彬彬有礼,我们引导她往播音主持方面发展,她很快找到超越同龄孩子的自信,她发自内心的愿意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显然她知道纵容自己沉迷网络是不会实现自己的愿望的,约束上网行为成了她自己的事情。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否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是成功戒除网瘾非常关键的部分。
然而,戒除网瘾最难的是孩子根本不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上面的三条原则和方法有时不能很好的实施,家长也不能一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时就要及时带孩子找心理辅导老师做专业的心理辅导。面对网瘾的孩子,需要格外的智慧来帮助他们,需要融合教育、心理、艺术等多学科专业知识。通过环境的改变,通过心理老师的引领,通过植入积极的思维,提升自信,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由开始的被强迫戒除网瘾到后来自觉主动的戒除行为。
如果教育和辅导比较理想的话,这些网瘾孩子不仅仅会摆脱网瘾,他们还会超越自己,获得独立、自信、及勇于面对困难等能力,甚至会超于其同龄孩子,因为他们更懂得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意义。
网络不可怕,网瘾也不可怕。一个不接触网络的孩子是不会产生网瘾的,但他一定会成为另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封闭。允许孩子犯错,给予他们纠正的机会。一度陷入网瘾又成功战胜网瘾的孩子一定是优秀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的精彩!
本文来源于黄建军博士发表在北京心理咨询(www.huacanxinli.com)上的文章。
本文系黄建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我的女儿小冉3岁时,时常说谎,令全家都很头疼。我了解到3岁的孩子尚不能区分现实与想象。例如:小冉听别的宝宝说去游乐场玩飞船了,很是羡慕。她说:“ 我妈妈也带我去了,我们开的汽艇可快了!” 这时,她说的话就是因羡慕小朋友而产生的想象,并不是事实,但也没有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