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死亡靠近,请你说不(9)

 (一)

我对我的医生说:“颜先生的画,我从里面看到的是一种由衷的快乐。他和别人特别不一样。比如说《祖国颂》,那个太阳从海面升起来,不是那种热烈奔放,而是给你一种明快清晰,就是早晨天空变亮的那几分钟,忽然间一切都变得清晰了。还有比如《昙花》,好像人们总是关注昙花的转瞬即逝,但是颜先生的昙花特别明朗,给人带来一种饱满、清亮的快乐。之前我还看了刘海粟的作品展,印象很深的是他画的荷花。刘先生的荷花浓墨重彩,有好几幅,都有个共同点,统一是荷花在最后败落前的惨烈怒放的调子。这个和颜先生的比较,太不同了。——所以颜先生给我触动特别大,我后来几乎天天去看,已经看了6次。之后我想,我现在喜欢来治疗,有时候甚至有点盼望,我的心情很像颜先生画作里的那种对晨曦的感动——他的画里的调子,就是黑暗将去,一切在阴影中的生命开始清晰起来的时刻。我想起你对我说,有个作家得了抑郁症之后写了一本关于抑郁症的自传,叫做《旷野无人》。这次我就想到,如果我要把我的体会和康复的经验告诉大家的话,取名就叫‘旷野黎明’——我要把黑暗将去,世界开始变得清晰明朗时的感触告诉人们。我特别希望的是,让和我一样被抑郁症困扰的人知道,当黎明的晨曦来到时,等待你的是怎样的快乐升华!”

医生笑着听我说完之后,对我说:“我现在告诉你,在我眼里你的变化。刚才你给我讲颜先生的画展,我感觉到了你自己内心的情绪,你很饱满地表达出来了。以前你会察言观色,谈话的时候或多或少总是有些顾虑和保留,但是刚才的十几分钟,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你,我觉得这个时刻你真的回归到你自己了,不再被禁锢了。”

同是这两周里,我的噩梦也突然结束了。虽然方式出乎我的意料,但结果我非常喜欢。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我的身体也有了很明显地恢复——有几天,我发现自己的脚一整天都是干燥温暖的。此前很多年中,我的手脚总是汗津津的、发凉的。在我每次填写的抑郁症调查问卷中,有一项关于手脚出汗的症状调查,我因此知道,手脚变得干燥温暖,也是抑郁症好转的很重要的指标。

                       (二)

到这一次治疗,我们进入了有关焦虑的主题。医生问我焦虑的状态是否有好转。我说治疗开始后,好转很明显。我以为自己的状态就会这样一路好下去,但是后来又因为孩子的事,出现了反复。

那天给孩子洗澡,发现他的包皮下面有垢斑,但是藏在皮肤下,翻不出来,洗不掉。当时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突然就开始焦虑了——我担心是不好的病。下午上网查资料,初步判断是包皮垢,没什么大碍。我和爱人都是医科出身,资料查到这个地步,应当说可以确定没关系了。但我心情仍然很糟。第二天上午爱人单位值班;我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就诊。接诊专家很随意地看了一眼,告诉我这是包皮垢,不必特别处理。听到专家肯定的答复后,我的心情才释然。

说到这里,刘医生问我:“因为孩子生病而焦虑的事,你自己怎么看?”

我:“我觉得可能每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遇见这样的事,都会焦虑。但是我怀疑自己有些过度,可能比其他人的反应更严重。”

医生:“你怎么知道你的程度超出一般人的状况了呢?”

我:“家里的亲戚有人觉得我对孩子过于细致了,她们认为没必要。”

医生:“其他的事情你也这么细致吗?”

我:“可能吧。但是我没这么去想过。只是有些同事曾经说过类似的意思。给我最高评价的是曾经合作过的某公司老总,说我‘可堪托付’。那时候我做主管,后来做经理助理;我的经理就特放心,有时候我做完事情,他连检查也不检查,完全托付给我。但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不过是习惯把事情做得更谨慎周全一点,没什么特别的。”

医生:“就是说,你不觉得你细致,但是别人评价你很细致?”

我:“是。”

医生:“还有一个,就是焦虑。”

我:“这个是我自己的感觉。我怀疑我的焦虑可能过度了。”

医生:“你觉得别人会有这种焦虑吗?”

我:“我倾向于他们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怀疑,是不是别人都比我心宽,他们总是往好处想,不像我的担心这么多;是不是我的心越来越窄了,搁不下事儿?”

医生:“你觉得是什么东西让你的心越来越窄了?”

我:“主要是工作之后吧,这些年受了很多挫折,连续换好几家单位;虽然自己很努力地工作,可单位一个接一个倒闭。10年换了7份工作,5家倒闭,每次工作都以失业告终。后来我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所以才遭遇这么多失败的结果。我想,也许是我在工作中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吧;如果我的缺点改正了,可能那些糟糕的结果都会是有余地的。再往后,渐渐地就觉得体力精力下降,有点扛不住了。”

                        (三)

问到这里,医生把我的作业翻开,拿出纸,开始给我画一张“路线图”。这张图画了3部分内容,或者说3条路线,一个是失败认知,一个是焦虑,还有一个是抱怨。

3条路线是3个循环的圆圈,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就是“我是一个失败者”。

她对我说:“心理学对这种心理现象是有研究的,专业术语叫做‘选择性关注’。”很快我明白了这张“路线图”的含义——

我想要使自己变强,要自己进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开始注意失败的教训和自己的缺点。但因为心理过于强烈,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结果越反省就发现失败和缺点越多,多到我已经没有力气去应付和改正它们,在图中,这形成了第一个恶性循环。

至于焦虑,其实和第一条路线关联着。还是试图要自己变好、变强的动机,所以我拼命地做事,尽最大可能把事情做到完美、周全,以降低发生意外的几率。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意外事件的原因。但因为过度关注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危险无处不在,使我疲于奔命;于是越来越疲惫,感到精力不足,能力感也随之下降。而精力的下降进一步强化了我的焦虑——因为环境中的危险信号仍旧数不胜数,自己的应对能力却在下降;这个恶性循环,令我的焦虑进一步失控。

第三条路线关于抱怨。我因为疲惫,近几年频繁地出现抱怨心理。我不是对别人抱怨,而是有时在心里突然生出一种怨忿,我觉得生活是个恶作剧,为什么总和我作对。我好不容易刚刚解决一件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它在别的地方就给我又生一件乱子。我不得不每天跟着它的脚步,疲于应付,不能有一刻喘息。然而每当抱怨心理出现的时候,我却又责备自己:我应该热爱生活,我应该积极面对,我怎么能有这种抱怨的想法呢?如果不能积极面对,而是抱怨,那我不是更没有希望了吗?我不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吗?我怎么连最起码的积极心态都不能保持了呢?我因此进一步怀疑自己是个失败者了。

                    

                             (四)

医生画完路线图,对我说:“你在作业里说,你更喜欢有计划的生活。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你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不得不承认,她的评判更准确。我不喜欢突发事件,总想把生活牢牢控制住。

医生在画有路线图上的那张纸上,又添了两句话:

  • 控制不让那些不好的事发生;
  • 事情发生以后,我该怎么办?

      “这是处理危机的两种不同方式,你使用的是第一种,可以称作“警戒模式”,而我要告诉你的是,警戒不是唯一的可选方式。”

    医生举了个例子:譬如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你能够控制不让它发生吗?显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应对这种事情就要选择另一条路——制定灾难应急计划,筹划灾难发生后应当怎么办。这与我们个人的生活,道理是一样的。

    医生继续开导我:“具体讲吧,比如家人生病。你怎么可能做到要家里人一辈子不生病呢?所以更需要注意的倒是,当生病之后,需要到医院治疗时,你有没有相应的准备?比如看病的花费够不够,家里有没有人手可以看护病人,你有没有在医院工作的可以托付的朋友?没有人可以一辈子不生病,重要的是生病之后,我们也有办法应对;这样就可以安心,可以坦然了。”

     

    1. 下期预告

      从前我好像是个演员,别人给我安排了角色,我应当是什么样的,标准在导演手里,在编剧手里;我花尽心思去演,可人家还是不满意。于是我就开始自责,然后觉得自己真无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和要求。但是接受心理治疗之后,好像是治疗师帮我把场景一层一层剥开,我才发现原来我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这样的话,问题就变简单了。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性别教育:男女的性气质

        (一)男性的性气质  男性的性气质特点就是沉稳、刚毅、执着、豁达、豪放、爽朗、乐观、粗犷、坚韧、威严、大胆、果断、博大、深沉等,具有特殊的力度感。  (二)女性的性气质  女性的气质是妇女最优秀人品的集中体现,即是道德上的纯洁、情操上的高尚的最高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