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造成的病态心理,不仅作茧自缚,危及自身健康,而且祸及他人及社会,不可等闲视之。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多疑呢?
首先不要太过于自责,因为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消极心理,因为不要盲目给自己一些负面的暗示,心态最重要。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或者以自己为中心,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以致与人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多疑与猜疑不同。猜疑只是一般的怀疑,这种怀疑有可能毫无道理,纯粹是神经过敏所致,但也可能有一定道理并符合客观事实。正常的猜疑人皆有之,不属于心理问题。多疑则是猜疑的极端状态,绝大多数都是无端生疑,不仅在量上表现为更多的猜疑,而且在质上属于毫无根据纯粹是为了证明成见、偏见的猜疑,是心理失衡的表现。
多疑心态一旦形成,相对就比较顽固,它是导致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温床,需要警惕。但单纯的多疑,即在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之前,则通常在误会或有人搬弄口舌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例如妻子因社交需要与异性接触就怀疑妻子不忠,听到别人的善意批评就怀疑别人存有敌意等等,即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具有多疑心态的人才会“疑心生暗鬼”,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才会产生忿恨甚至报复心理。而在其他没有诱发情景的时间里,则一般不会产生多疑心态,完全能像常人一样心态平静地生活。
多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危害。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心理辅导让大四男生不再想自杀 研讨会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诺敏讲述了一件她亲身经历的事情。去年11月,诺敏在她的邮箱中发现了一封信。写信的是一位大四男生。他 在信中说,他面临考研,但是因为与宿舍里一位同学的关系不好,他产生了自杀的想法,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