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经发生,或许「他」已经走了,或许「他」还和我们在一起,或许「他」还是封锁住自己,或许「他」好像没事人儿般;可是我们──全家人的心却仍吊挂在半空中,我们法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会变成这样,日子还有这个家怎么会变成这样?部份家人说:我还是没办法相信,我还是不能接受,我没办法忘了他,我想他,我一想他就一直哭,我没有办法把这份感情升华。部份家人却只留一付冷漠,好像事情过了就算了;家人间的对话变少了,家人间的对话与互动变少了,家人间的冲突和责骂却变多了。如果府上有以上的情形出现,你的家→生病了→危机出现了→请赶快挺身而出,学习「家庭生命危机管理教育」。
一、 死亡的意念
致死的创伤反应发展历程中,死亡的意念悄悄的出来,走了又来,来了就不走了。死亡的意念由浅而深、由轻微而严重,核心的转折点为「自杀方程式」的建构。当创伤事件或创伤反应状态,满足这方程式预设的条件时,就会出现后继的趋于自杀的死亡意念。
生涯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中,死亡的意念会突然缠身而上。有的来了就走,走得消失无踪,有的来来去去令人气结。有的来了就不走了,还落叶生根,愈来愈严重。死亡的意念,由浅而深可分以下六类,愈深沈的死亡意念,导致第七、八、九等三类愈严重的危机。
(一)生存信念解组
今天活着,谁知道哪天就死了。谁能保证,自己或别人,明天一定还活着。人随时会死,、病死、意外而死,谁知道谁哪一天突然就死。活在今天,人,根本就没有明天。像这样子活着,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呢?
(二) 活不下去了
不一定要死,可是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活下去。没人理我、没人在乎我、没人需要我、没人爱我,甚至没人讨厌我、没人恨我。再没什么人一定要理,再没什么事一定要做,再没什么东西必须留恋。我也不想理谁,我也不在乎谁,我也不需要任何人,我不爱任何人,我真的找不出,继续活着的理由。我,活不下去了。
(三) 死了算了
我不想活了,死了就算了。好想发生意外,看能不能被车撞死,被坏人杀死,生大病病死,土石流淹死,失足猝死…。老天爷为什么不成全我,让我赶快去死。如果可以快去死,那该多么高兴哪,为什么不让我死呢?
(四) 自杀方程式
个体在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中,会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他人死亡的经验。文化会在戏曲艺文之中,潜藏了自杀死亡的模型。个体就在自己所暴露的文化环境下,攫取各种致死的刺激,以及死亡方式的行为反应。当个体内化了以下的「S─R」模型时,即已建构完成自杀方程式──如果我费尽所有的心血,一切的努力,一切的代价,都没办法解决我的困境,都没法子解除我的难题时,我只好一死了之;只有死才能解决,死了就全部都不用理了,死了就结束了。
条件刺激1:事件或心理或行为的冲突困局
条件刺激2:费尽一切力量都解决不了
条件反应3:自杀动机
条件刺激4:撞针事件
条件反应5:自杀行为
条件反应6:自伤行为
条件反应7:自残行为
因为条件剌激1、2,所以发生条件反应3,这种「刺激─反应」的激发历程,称之为自杀方程式。启动自杀方程式后,会产生自杀动机。当自杀动机发展成自杀意念,并发生撞针事件,就会引爆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
(五) 自杀动机
当创伤事件或各种创伤心理状态(动机与情绪,或者对于动机的认知以及对情绪的诠释)连结「自杀死亡」的认知反应时,这种S-R的结构体,称为「自杀动机」。这种「因为△△△,所以我想自杀」的自杀动机模式,重点在于前头的刺激物可以是任何知觉的内容,而后者引发的反应却都是自杀的念头。亦即,当前述条件刺激1、2发生的状态下,激发的条件反应,就是自杀动机。
(六) 自杀意念
个体的自杀动机,失去了S-R的因果关连,呈现非反应性、非对象性、非控制性的、独立性的「我要自杀」的意念时,称之为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会成为知觉的内容,或停滞或自由移动。
(七) 自杀行为
当个体萌生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并遭遇某「撞针事件」的激发而求助无门或不愿求助,甚至导致精神病的发作,做出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行为」。因自杀行为致死者,称为「自杀死亡者」。出现自杀行为后,未死获救存活者,称为「自杀未遂者」。亦即,在条件刺激1、2已引发条件反应3的状态下,条件刺激4又激发了强烈的死亡意念而引发的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行为。
(八) 自伤行为
当条件刺激4撞针事件出现,又激发更强烈的死亡意念时,心里若出现「不能死」、「不想死」、「不可以死」、「怕死」的声音,而企求以肉体的痛楚来解除心里死亡意念的威胁时,就出现「自伤行为」(如:割腕)。
(九) 自残行为
在条件刺激1、2,已引发条件反应3的状态下。条件刺激4又激发了强烈的死亡意念时,若心里出现的是「惩罚自己」,「我坏」、「怎能这样」、「我必须处罚自己」、「惩罚自己想死」、「惩罚自己不敢死」、「惩罚自己没死」、「要死就让你慢慢的死」……等等声音,就出现「自残行为」。
二、自杀的原因
1、拉力与推力: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
自杀的原因,不是当事人遭遇了那个创伤事件?也不是谁对他做或没做什么?更不是他对自己做了或没做什么?不是压力太大,不是责任太重,不是饱受欺凌,不是辛劳备至,不是恩爱情愁……,这些都会造成「推力」,「推」着当事人让他「想死」。问题不在于那些创伤事件会变成推力,推着当事人非死不可?因为任何大小轻重久暂的事件发生后,都会让人「想去死」。问题在于想死的人里面,为什么有些人自杀了,有些人却没有自杀?答案是:自杀的人和没有自杀的人,身上的推力可能一样大,也不一定那个比较大。答案是:自杀死亡的人,身上只有推力推他去死,却没有拉力拉他不能死。当事人身上没有拉力,或拉力小于推力的时候,他就容易自杀死亡。如果他的拉力又多又强,那么在大的推力,也不会令他自杀身亡。重点在于,有没有拉力?而不在于有没有推力?
自杀学的研究重点,不在于便是那些是致命的推力,并且不让推力发生在个体身上。而在于研究拉力,研究个体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如何经由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系统,来建构绵密而强劲拉力网络?以及重建拉力的方法。如何测量一个人的推力呢?评值六大心理创伤,用痛苦盘描绘痛苦指数的技术,就是在测量推力。衡鉴那种推力的致死程度,就是心理危机等级表的诊断技术(详见第四章),拉力呢?拉力就是六大心理连带关系的六大幸福指数,尤其是生命连带关系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愈多分数愈高,拉力就愈多愈强,就愈不容易自杀。所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如何建构更多更高的幸福指数,就是自杀防治最重要的初级防治工程。
2、认知与人格的缺陷
(1)自杀方程式的学习与内化自杀方程式:当个体遇到重大创伤事件,耗费巨资巨力之后仍无法解决时,(stimulation)就会萌生「死了就一了百了」、「死了就统统都解决了」、「只有死,才能结束」…等念头(response);这种「S-R」的键结模型,称之为「自杀方程式」。自杀方程式并非经由家庭或学校教育习得,而是来自生活环境中劣质文化的内化。个体在人际互动、传媒节目、戏曲歌谣、文字典籍、民俗采风之中,逐步抽出自杀之条件刺激与行为反应的因子,慢慢结构而成自杀方程式之后。若生活中的创伤符合预设之「S」时,就会萌生自杀死亡的「R」。
(2)没有求助的能力个体在生涯发展的历程中,养成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摆烂」,宁可承受造成的伤害,也不愿向任何人求助的习惯。他认为别人不愿意帮他,其实是他不知道向谁求助。他认为别人也帮不了他,其实是他不知道怎么开口求助。他认为要别人帮忙是很丢脸的事,其实是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挫败与无能的自己。学习正确的求助态度─敢于求助是勇敢的人,不敢求助才是懦弱的人。学习如何求助的管道─熟知提供援助的各种资源系统。以上两者的学习,正是求助能力的训练。
(3)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事业的压力对男人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色”心理。 一、如果感觉到被紧张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