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称得上是一种“选择困难症”。有人把这种症状,和时下人们已经认识比较多的“拖延症”与“强迫症”,一起戏称为现代生活压力下的“三大顽症”。
但这样的自由也带来了。面对无穷多的选项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迷茫:到底选哪一个才是最好的?万一选错了怎么办?
以前我们上学时,遇到不会做的选择题,在四个选项里选一个都那么艰难,更何况,现在我们面临着人生中那些有无数个选项的选择题。
如果你也有这个困扰,接下来这3个方法,可以缓解选择给你带来的。
01
学会知足,接受“够好”
生活中,你会不会有这种想法:无论做什么,我都要选出最好的:我要挑最好的衣服、最贴心的恋人,甚至连吃个饭要吃出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这种利益最大化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代价:
为了挑出最好的衣服,你要在所有服装店看一遍,每一件衣服都仔细研究、对比;
为了选到最贴心的恋人,你要将所有可能与你发展关系的人列出一个名单,分析每一个人的优缺点。
没错,“最好”意味着你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了解每一个选项的信息。越自由,你可以选择的越多,你需要花费的精力也就越多。
更糟糕的是,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后,一旦失败后我们更容易自责,会忍不住问自己:如果当初做出另一个选择,结果会不会更好?
知足的人比凡事都想利益最大化的人更幸福,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已有的幸福,珍视自己拥有的东西。告诉自己:我没必要在每一次选择时都要达到最好。
知足不是将就,而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02
避免攀比,建立自己的标准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在生活中,你是个喜欢攀比的人,总想着:“她的工作比我好,她的男朋友比我的体贴,就连她养的猫,都比我的好看。”往往很容易。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不同,别人的选择,有他的标准和代价,这是我们看不到的。
你月入过万的同学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脱发,你闺蜜帅气的男朋友可能只和她一人三观相合。
假如你真的可以和那个你羡慕的人交换一切,你也不一定能接受交换的结果。
自己到底应该选什么,应该问自己的内心。
03
练习在不同环境中,应用不同的选择方式
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的选择方式可能是不同的。
之前提到我们要接受“够好”,这不意味着什么也不争取。
当面临婚姻、家庭、事业等真正重要的选择时,我们以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做出选择也未尝不可。
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怎样的选择值得我们花时间——选一份工作可以考虑几个星期,而决定什么时候洗澡用几秒钟就够了。
我们可以对此进行练习,将怎样的事情对应怎样的选择方式进行匹配。
当我们形成自己特定的选择方式后,以后做出选择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9月8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受到兄弟姐妹欺负的孩子在长到18岁时,存在抑郁的可能性会增加2倍,他们进入成年期后存在焦虑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近2倍。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相关推荐: 老年人如何赶走心理疲劳 走出家庭,学点新东西,对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