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的“大学炸弹客”

自1978年起,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命名为“大学炸弹客”的系列邮件爆炸案展开调查。一系列邮包爆炸案件虽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身伤亡,但由于爆炸动机的不可捉摸、爆炸客的隐蔽性、爆炸的连续性,引起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师生无比的恐惧,也使执法机关备感压力巨大,凶嫌因此成为有史以来身价最高的杀人犯,赏金高达5千万美元。1996年,隐蔽的“大学炸弹客”泰迪·卡克辛斯基终于落网。然而,在“大学炸弹客”的背后却是一串串令人深思的故事。
不快乐的童年
1942年出生的泰迪,在6个月时由于药物过敏被送到医院。父母无法陪他。出院后,变得与人有距离,不快乐,没有安全感。7岁时,弟弟的出世,使他变得更闭锁了。
从小泰迪就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6岁时,智商已达160~170之间。聪明的他喜欢数学,从中获得了完全摒除外人的乐趣。喜欢追求知识,而不爱活动的他,无法结交其他朋友。上学时获得国家荣誉奖学金,还跳升两级。这使他的年龄要比同年级的学生小。于是,在班级里,他总是想证明自己的天分,很难接受别人对他的轻视。他没有知心的朋友,更不知道如何与女孩子相处,惟一能够让他感到优越的就是他的聪明、制作小爆炸的本领,以及通过制造小爆炸引发的恶作剧。
泰迪的父母虽然不曾上过大学,却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他们也经常带孩子郊游,打猎、钓鱼,但泰迪却更喜欢待在家做数学。事实上,这个家庭对于这个聪明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家庭应具有的情感功能,他只能从父母那里获得对其聪明的肯定和未来的期望。
幼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是在幼儿早期形成的,幼儿主要是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力。而泰迪很早就对这些活动失去了兴趣,也不能与同龄孩子沟通和交流,这使得他在自我的认同、社会的认识、情感的表达上都处于欠缺的状态。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和上学期间智力与心理的不同步,导致他处在一个窘困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儿童精神病学家认为,幼儿最初两年的心理发展对于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尤其重要,一旦这种安全感及信任出了问题,这种影响将是终其一生的。、无助感和缺乏情感从那时起就开始了,一辈子都无法信任他人。
令人不解的选择
泰迪16岁高中毕业,获哈佛奖学金。20岁毕业于哈佛。在学术成就极受肯定的密西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接着在众人望尘莫及的柏克莱加州大学当教授。在他的专业领域,这几乎是全美最顶尖的学校。就在他学业一帆风顺地进行的时候,闭锁、害羞的性情也一直持续着。他没有朋友,没有约会,总是尽量避开人群,不参加任何活动。甚至他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不与指导教师讨论。他还选择了冷门的纯数学进行研究,并成为高手。
努力了多年,他却令人不解地放弃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1969年,他辞去令人羡慕的哈佛大学数学系任教的职业,来到了一个空旷辽阔的乡村蒙大拿。在那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在人烟罕见的茂密树林中,自己动手搭起了一间小木屋,没有水电设备,生活极其艰苦。他成了隐士,过着简朴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他又找到了许多工作,但每个工作都做不了多久就辞职不干了。
1978年间,他搬回到伊利诺州的伦巴得赚钱,做苦力工作。在此期间,他迷上了公司主管爱伦·汤美雪儿。他们约会了一两次,但对方却由于他的乏味而终止了这种关系。
失去工作与爱把他深植在内心深处的愤怒、怨气、不满、幻想诱发出来,加强了他的反社会情结,他选择了报复。但是,怯懦和缺乏交流沟通本领的泰迪,为让人确认他的才智和技巧,于是采用了熟悉的自制包裹炸弹和熟悉的大学校园,他要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大干一场了。1978年5月26日,一份以西北大学科技学院的巴克里·克利斯特教授为目标的包裹炸弹终于引爆,拉开了“大学炸弹客”的序幕。自此,他越演越上瘾,连续18年的炸弹让他获得了公众的注意力。
人格画像
一般来说,炸弹客作案模式:第一找熟悉的区域下手,这样会让他感到比较自在。第二他们不相信任何人,独来独往,成为单打独斗的偏执狂。第三强烈要求满足欲望或者获取权力。他们的生活多半是枯燥单调,因此期待挑起大众的反应,为其生活带来一些刺激。有的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冲突,促使炸弹客发泄自己的愤怒或是挫折。
而从“大学炸弹客”的系列案件来看,又具有强烈的怯懦心理和自卑感。泰迪·卡克辛斯基的怯懦心理非常明显。自制炸弹,说明他具有明显的偏执特点,不相信别人。他把炸弹安置后立即离开或以邮寄方式投递炸弹,这证明了他性格上的懦弱,不愿在爆炸发生那一刻与受害者面对面。他要别人尊敬、仰慕他,强烈地要让自己变得重要,但由于他对批评的敏感,他无法表现自我的才能,只能退避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为内心深处的无力感找寻出路。
在泰迪·卡克辛斯基的身上,自我评价、情绪控制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矛盾。儿时父母的过高期望与心态发育的不平衡、成年后自视过高及他人些许的批评之间的冲突导致他在自我评价上出现了矛盾:既觉得自己很高明,又觉得自己很无能。这是导致他偏执性格和自卑感的根源所在。因此,他早期情绪控制过度,拘谨、呆板,但又极其敏感,极度谨慎,不愿意也无法表现自己。这种控制达到了极点,他变得难以自制,便采取隐居的逃避方式和制造恐怖的活动。这反映出他既想退避现实社会、又想成为社会焦点的矛盾。
并不是说凡有不快乐的童年,或者感性与理性发展不平衡的人长大后就一定敌视社会,会走上犯罪之路,关键是他是否同时具有对这种失衡的控制力量,能够自我调适,从消极、自卑、无力中走出。泰迪无从调适自己,又失去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乐趣,使他无法排解负面情绪,再加上过于敏感,他心存怨愤,越来越觉得是社会有负于他,不能忘记也无法原谅。于是制造恐怖来证明自己的可怕构思就这样产生了。这是他个人无法逃避的结果,也是令人深思的教训。

文章来源于,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相关推荐:六种常见老年问题心理你中了哪一条?

 如今,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很多的年轻人忙于自己的工作,也无暇顾及老年人心理,那么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呢?只有你及时的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做好老年心理问题预防工作,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心,这么好的机会你一定会好好把握的。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1、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