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发病率为40%~60%,约15%为重度抑郁;其中,卒中后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达60%以上。我国现有卒中患者600余万例,每年新增患者约200~250万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无疑成了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一个生活、工作完全独立的人,由于卒中后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家庭的正常秩序被打乱了。从心理学上讲,患者在患病初期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发病后由于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下降、与外界交流减少等,患者往往表现得少言寡语、缺乏主动性、生活能力下降。随着卒中患者对自己智能减退的察觉,以及依赖别人照料生活、工作能力的丧失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病人很可能处于压抑、沮丧、苦闷、自卑、悲观失望等抑郁状态。重度抑郁者可伴有严重自杀倾向,甚至。
卒中后抑郁主要是因为破坏了与情感调节有关的胆碱能通路或神经环路,从而“直接”导致抑郁。特别是卒中后伴有失语的患者,由于交流能力受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因此,对不同时期的患者,除了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外,治疗人员应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便预防其抑郁的发展。
目前,临床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一般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同时辅助以心理治疗。抗抑郁药主要有三环类药物和5-HT再摄取抑制剂。前者在临床上起效快、疗效显著、价格便宜,但副作用较大不易耐受,常用的包括: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后者不良反应小、起效较慢、服用方便安全,虽价格较高,但已经成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此外,还有采用一些其他的特殊治疗方法,如电惊厥、高压氧疗、小组治疗及行为治疗、运动治疗、艺术治疗、音乐治疗和维生素治疗等。
治疗中,医生应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恢复规律,使其树立信心,改变悲观失望的消极想法,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医生应该让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痛苦,注意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这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情感问题所在,也可以让患者宣泄自己的情绪。适当的运动、增加兴趣爱好、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可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过度关注。在护理方面,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完成日常生活,如穿衣、洗脸刷牙,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患者从中看到了治愈的希望,恢复自信心。
总之,卒中后抑郁不仅是心理学、生物学因素作用的结果,还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中的众多因素有关。足够的社会支持系统部分缓解患者的压力,从而减少发展成心理障碍的可能性。
香港地铁为患者设置的轮椅升降平台
宋鲁平:医学博士、神经康复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组委员兼秘书。专业特长为脑损伤后抑郁和认知障碍、、老年痴呆。
柳妍: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研究者通过对近1000对夫妇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20%以上的女子在饮食方面结果出现不正常情况的时候,在性欲方面也同时出现问题。比如,患有厌食症的妇女特别容易出现性欲减退、性交疼痛、阴道抽搐以及难以达到性高潮等情况。与此同时,这些妇女在婚姻生活方面也会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