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01/01/2022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食欲和爱欲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本能论(instinctive theory)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精神动力论基础,集中表现了他对本能概念的理解,包括对本能根源、目的、对象与动量的理解,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本能类别的看法与变化。

  一、本能的概念

  本能(instinct)是人体与生俱来的一种身体状况的心理征象,这种心理征象引起身体的兴奋称为需要(need)。因此饥饿的状况在身体方面,可说是营养的不足,但是它所表示的心理征象是需要进食,这种心理征象成为进食行为的动机。因此本能决定了心理过程的方向。如,决定了、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方向。虽然本能是对心理起作用的刺激之一,但它有别于也对心理起作用的外部刺激。顾名思义,外部刺激来源于机体外部,而且多是单一的、暂时的,如飞机起飞时的噪音;而本能则是来自机体内部,而且是永久的、重复的,如饥饿,不吃就会难受,吃了不久又会饿。

  任何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对象和动量。

  1、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体内部的需要或冲动。一种需要或冲动就是人体的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程,这一兴奋过程将储存在机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如当人饥饿时,体内肠胃器官组织就会兴奋,这种兴奋所释放的能量就激活了饥饿本能。

  2、本能的最终目的就是身体兴奋状况的转移或解除,也就是满足人体的需要状态,从而解除由此而产生的兴奋和紧张过程。如饥饿本能的最终目的就是消除体内的饥饿状态。当本能的这一目的实现后,体内有关的能量就停止释放;同时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也从兴奋变为松弛,由紧张恢复到平静。

  也正因为如此,本能被认为是保守的,因为它的目的是让人回复到受兴奋干扰之前的静止状态,它的活动路线总是从紧张状态恢复到松弛状态。但是,本能具有一种固有的极力恢复到先前状态的冲动,即它总是极力向先前紧张状态倒退(regression),当人体的本能实现其目的,人由兴奋、紧张变为松弛、平静时,本能所固有的退行性又使人体由松弛、平静状态“倒退”到先前的兴奋、紧张状态,从而又使人再次寻求需要的满足,消除紧张,返回平静……本能这种从兴奋到平静,再度兴奋又返回平静的反复循环倾向叫做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也就是说本能具有重复性。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强迫性重复活动,如觉醒与睡眠之间具有周期性和定时性的轮换交替,如一日三餐、性欲满足后又产生新的性欲等等。总之,本能的目的具有保守性、倒退性和重复性三个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本能在实现其最终目的之前,往往需要先实现一些从属的目的,如饥饿解除前,必须先找到食物并送进口中咀嚼、吞咽等,寻找和咀嚼食物都是为满足消除饥饿这一最终目的而必须的从属目的。弗洛伊德把本能的最终目的称为内在目的(internal aim),把从属目的称为外在目的(external aim)。

  3、本能的对象是指本能为达到其目的所利用的对象或采取的手段。饥饿本能的对象是吞吃食物,性欲本能的对象足性结合,攻击本能的对象是对人或动物的侵犯。本能的对象和手段往往是不固定的,在人的一生中可以不断变化着,也就是说本能可以利用许多不同对象和采取多种行动来达到目的,这一点可以从下文弗洛伊德性欲发展的五个阶段得到体现。

  4、本能的动量指本能所具有的力量强度,其强弱由本能拥有的心理能量的多少来决定。如饥饿越甚,对心理过程所产生的冲动就越强。一个人非常饥饿时,他的整个心思都集中在食物上,而把其他事置之度外;当一个人坠入情网时也是如此。本能动量的强弱,可以通过一个人在达成本能目的过程中克服多少障碍来加以观察。

  总之,本能的根源就是来自体内的一种兴奋过程或紧张状态,其目的就是释放和消除这种紧张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借助一些对象,采取某些手段;如何达成其目的及达成的速度、程度等则取决于本能自身所拥有的能量的大小和强度。

  二、派生本能

  在上文讨论本能的对象时曾指出,本能为达到其目的所利用的对象和手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能得到某个对象,能量释放就可能转移到其他可以获得的对象上。如在饥荒之年,人们没有粮食,就拿树皮充饥,也就是说,本能的能量具有移置的性质。所谓移置作用(displacement)是指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个对象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绪反应,转移对象借以寻求发泄的历程。如对母亲的爱可能转移为对妻子的爱;对老板的怒气可能转移到向其他人和物的发泄怒气。当能量移置时,原本能的根源和目的保持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对象。能量移置后的新本能就叫原本能的派生本能(derivative instruct),它也是一种内驱力,是一种对替代对象的能量释放,它与原本能具有相同的根源和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与对象不同而已。如死之本能的最终目的是死亡,它可以派生出破坏本能、攻击本能与恨;性本能可以派生出爱。

  三、本能的种类

  人到底有多少种本能呢?可以说,人体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一种本能就是一种人体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如,模仿本能、游戏本能、群居本能等等。弗洛伊德对这些人们能经常看到的、特殊而具体的本能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要透过它们去探索或分出更强大的、根本的并能始终推动人类活动的原始本能。

  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食欲和爱欲是有机体最重要的两种欲求;而且生物受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两种意向的支配。根据这两个生物学事实,弗洛伊德在1915年发表的《本能及其变化》一文中,把原始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由此可知,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一切原始性冲动均称之为自我本能(ego instinct),如饥饿、口渴、、排泄等等;同一属种的个体表现于对异性求偶与交配的行为倾向,此行为取向多系不学而能,且在表现方式上极为类似。此种与种族生存和爱欲有联系的本能就是性本能(sexual instinct)。

  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虽同属原始本能,但两者之间仍有所不同。性本能的实现可以延缓,而自我本能较具紧迫性;性本能可以抑制,转移至潜意识领域,而自我本能欲望却不能简单地从意识领域离开,置入潜意识领域;性本能可以升华,而自我本能一般不能升华;性本能可以经由转换或替代的方式求得表现,而自我本能的可变性则极为有限。

  在弗洛伊德1920年发表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又对他早先提出的本能论作了重大。他把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合并为生之本能,另又增加了死之本能。下面就介绍这两种本能的基本涵义。

  1、生之本能 生之本能(或生存本能)(1ife instinct)是表现为生存、发展和繁殖的一种本能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隐在生命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生之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如饥饿、口渴、性欲等,它与个体生命和种族生存有关。在生之本能中,弗洛伊德最重视、最认真研究的是性本能,在下文中会进行专门的介绍。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朋友分类指南

身边的朋友分很多种,不过简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可交换真心和不可交换真心的。可交换真心的朋友又分为有幽默感的与无幽默感的;不可交换真心的朋友也同样可分为有幽默感的与无幽默感的。 由于我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所以一旦与对方确立朋友关系,便一定会付出时间、精力以及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