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手贱又买东西 网购成瘾怎么办?

     在淘宝上买件衣服、在京东上挑个手机、在卓越上选几本书……如今,你若是还没有尝试过网络购物,恐怕是有些落伍了。

  随着电脑的普及,在改变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近日,美国贝宝公司最新调查发现,几乎有一半的人(46%)计划用网络购物准备即将到来的假期。移动营业总临劳拉·钱伯斯表示,坐在家里就能买到物品的“沙发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而国内一项调查同样显示,66%的人表示经常网购,只有5%的人从未网购过。

  网络购物,让越来越多人着迷,从最开始的大学生、年轻白领,到现在无论男女老幼、一家人挤在电脑前挑东西,“淘宝”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有不少人,除了去超市买点蔬菜水果,无论衣物、生活用品、零食,一概从网上买。还有一些人,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逛网店,一天不逛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首先,大多数网店打着“经济实惠”的旗号,满足了人们想省钱的需要。约有50%的人承认,自己就是因为价格便宜才选择网购。其次,网购迎合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很多网店24小时营业,多晚也能买到东西,“鼠标一点,购物方便”,给很多工作繁忙的都市人带来福音。最后,网络上的东西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符合了人们的消费特点,能第一时间引领潮流。此外,在浏览页面的同时,还能体验乐趣、减缓压力。

  但是,便捷的同时,网购也给人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困扰。如果买回来的商品与想象有落差,或者买回来发现这件物品自己根本不需要,容易产生愤怒、自责等不良情绪。更值得警惕的是,网络上信息变化很快,这种新鲜感和刺激感会像打游戏一样,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一天不逛网店就难受,不知不觉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甚至导致经济困境,陷入一种“非物质”的状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关注:孩子最不希望父母做的事

  当我们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时,是否注意到孩子也在向我们说“YES”和“NO”呢?父母们似乎每天都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实际上,孩子们在成长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意念,心理学家们把他们这种没有用语言表达的心里话归纳为“摇头的心意”。   …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