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01/04/2022

父母唠叨会让孩子产生精神上的压力

“听妈妈的话”,孩子很受伤。不同于周杰伦那首孺慕情深的歌,26岁的汉阳小伙文海,遭遇“唠叨妈”成天安排吃、穿、行以及逼婚,采取不说话,不争执的消极抵抗策略,长久以来,心理包袱越来越重,最终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碍,被“嚼”成“精神病”。

这是一个极端的故事,但这种极端是数量少,不是性质罕见。微博上,这个带点黑色幽默的“杯具”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共鸣。不少网友讲述自己被逼婚、受父母控制、被当作“私有财产”的类似遭遇,甚至调侃“同在奔往精神病院的路上”。有网友还表示,要转给父母看,如果父母再唠叨,就要“装精神病”。

微博用户多为年轻人,因此,这种“哀鸿遍野”不代表亲子之间群体情绪的全貌,只折射出年轻一代的呼声。虽然父母、长辈一方在虚拟讨论中沉默,现实中形势却恰恰掉了一个个儿,父母们的絮叨占据强势地位,子女仅有招架之功,罕见反抗之力。明明都有满腹的话,父母和孩子却不能合理沟通。这背后,不是一个家庭、两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在深远的文化、时代背景下,伦理秩序转变、亲子沟通机制断裂的问题。

长久以来,我们信奉儒家的伦理秩序,强调长辈对子辈的权力。这种权力扩散在不同领域,家庭领域尤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结构生产和再生产最隐秘的地方,家庭中的权力分配是社会权力分配的缩影。虽然近代以来不同思潮的冲击多少淡化了这种影响,但深入到社会的细胞——家庭中,这种影响还普遍存在,对老一辈父母尤甚。

而现代的伦理秩序,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重视核心家庭的价值。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是对自己负责的独立存在。在开放的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们,多少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反对家长的控制。但是,父权制伦理“余威尤在”,在父母长期以来命令式的独角戏下,年轻人们还不习惯和父母坦诚沟通。这就形成了断裂,带来了冲突。

人格不独立导致的求同、攀比心理,也伤害亲子关系。当子女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父母的和压力也就延伸到了子女身上。读书的时候,父母间攀比成绩,毕业之后,攀比工作、婚姻。于是,在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情况下,“逼婚”日渐成为亲子矛盾突出的领域。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承担着工作和父母的双重压力。

我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对,也不对。如果父母过于控制子女的生活,压抑子女的精神生命,向子女转嫁压力,这不是真正为孩子好,而是一种自私。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中国父母们不妨停下来反思。

而年轻一代们,既然追求负责任的独立人格,就应当认识到,某些现实责任是逃避不了的。传统的伦理观念并非全然糟粕,可以合理借鉴。如在处理亲子冲突时,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的温情沟通,取代消极抵抗和抱怨,也许是更有建设性的办法。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城市化背后的孤单

       从前有一个国王,长着一对驴耳朵,每次理发后就把理发师杀掉。到最后只有一个小学徒了,国王为了以后还有人给他理发,没有杀小学徒,但告诉他一旦泄露秘密,就把他杀掉。小学徒向国王发誓,一定要保守秘密。当小学徒忍耐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他觉得再忍下去实在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