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的点滴变化都会牵动着他们,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让家长们操碎了心。最近,杭州市民姚女士就为正在读高二的儿子而烦恼。“儿子是我们的希望,可最近他实在不对劲,最近一次考试甚至得了倒数第一……”姚女士求助本报读者,希望有经验的父母能帮她出出点子。
妈妈的忧虑:他从“第一”变成“倒数第一”
姚女士的儿子小正(化名)今年17岁,是杭州某重点高中高二学生。在姚女士眼里,儿子原本是全家的骄傲,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是班里的尖子生,每次考试排名都在第一、第二。仔细想想,儿子出现变化是从初二上学期开始的,那时班里新换了一个班主任。“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开始和老师对着干,故意迟到,上课不听讲,课后作业也不好好完成。”
进入初三后,小正又开始频繁接触网络,甚至通宵不睡,家里不让上网,就偷偷去网吧。为此,姚女士还把家里电脑锁上了,还限制了儿子的零用钱。
尽管如此,但依靠原有的实力,中考后,小正还是考上了杭州数一数二的某重点高中。就在姚女士以为儿子进了高中会更懂事而松一口气的时候,小正却状况不断。比如高二的学业本来是很紧张的,但姚女士发现儿子却越来越爱打扮,早上起来花在头上的时间就要一个多小时;之前他还把头发弄得一根根竖起来,样子怪极了;甚至嚷嚷着要去整容。
再比如,小正迷恋打篮球。“打球也不是什么坏事,可是,他每天都要打,每天下午都很晚回来,哪怕只有他一个人,也愿意长时间在球场晃荡,拍球、运球、投篮。”更让姚女士担心的是儿子的心理。“他逢人必说打球的事,老是吹嘘自己最近打了几场比赛,球技如何如何好。可是那几天他都在家啊,根本没出门,怎么可能和别人打比赛呢?”
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小正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姚女士再也坐不住了。
儿子的心里话:“我没兴趣就不做了呗”
昨晚,等到小正放学,记者和他进行了一番交谈,听到他嘴里最多的就是三个字:“没兴趣!”
话语间,小正其实还是很开朗的,聊到什么话题都能侃侃而谈。对目前的状态,他的评价是“勉强”,和理想中的差距主要是“不够自由,钱不够花”,平时出去和同学打打球唱唱歌,父母也不怎么同意,零花钱控制得太紧。小正还说:“其实我感觉还不错,学习上感觉有点找回来了,除了生物和英语特别找不到北,其它的正一点一点好起来。”
他还告诉记者,确实有段时间热衷于打篮球,现在对篮球的兴趣已经减弱了——自己的成绩不够好,无缘校队,再打篮球就没动力了。“我没兴趣就不做了呗。”
小正还说,其实自己现在对外貌也不是那么在意的,“现在人瘦了,身材好了,觉得(关注外貌)没意思了。”
青少年专家: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逃避和释放
采访中,记者原本试图让小正和青少年专家做面对面的交流,但因为小正目前学习紧张等原因,只得作罢。记者随后将小正的情况反映给了杭州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家宋健男,请他给予帮助。
听完记者的叙述,宋健男很肯定地说,“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小孩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家长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姚女士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她的关注太片面了,并且期望值太高,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父母交流没几句,就扯到学习上去了,如果刚好孩子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就会反感,越来越感觉和家长无法交流。”
对于姚女士所担心的小正的“不正常举动”,宋健男倒是觉得很正常,是孩子生活压力过大的一种自我逃避和释放。当然如果长期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严重的最好去医院找专家治疗一下。他建议,家长平时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措辞,不能孩子一开口就一句话否定掉,尤其在外人面前。要先顺着他的看法,了解倾听孩子的想法,换位思考,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而且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时期,有些弯路有些问题也是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去摸索的。
记者把宋健男的意见反馈给了姚女士,她沉默不语,只是表示再多想想。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全心全意的爱并不一定会收到一百分的结局,这不难理解,爱多了会腻味会敏感会太过灼热会容易受伤。女人怎么爱一个人最合适?女人要懂得爱情密码,这几点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一、永远不说多爱你。 卡斯特罗有句真知灼见:女人永远不要让男人知道她爱他,他会因此而自大。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