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弟弟今年初三了,6月份就要参加中考。他的成绩一直不好,以前很多学科都不及格。初二的时候由于转学,重读了一年初二。现在的成绩比以前好了一点点,但还是中下水平。他也意识到要努力读书,爸妈跟我也一直鼓励他,可我发现弟弟思想上很想学好,可行动上却管不住自己。我们发现他躲在房间里不是看书,而是画画,或者弄其他的事情。星期六、日一到下午3点,就准时玩电脑,玩到5点。跟他聊天,问起他对未来的想法时,他总是说不知道。他很爱打扮,买了很多弄头发的工具,却不爱刷牙,不太注重个人卫生。家人经常提醒他刷牙,他却不以为然。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特例,很多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现象,为此,本报特邀龙门教育的朱淑芬老师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供帮其改进意见。
首先,来分析“弟弟思想上很想学好,但行动上却不一致”,这种“有心无力”、“表里不一”的行为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却面临重大的事务时,常常会产生高度,如果他又习惯性地运用“逃避”方式来处理焦虑时,就会产生这种“拖延”。
这种拖延至少有两种表现方式:第一,“貌合神离”,比如面对无法掌控的学习事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但却不看书,或者在书桌面前学习却思想开小差,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自我安慰”:至少我在按照要求做了事情,但结果我没办法控制;第二,“本末倒置”,故意提高细枝末节的重要性,而不去关注重点,理由是:“这些小事情没有处理好,我就无法正式面对任务,通过这种方法,他就逃开了面对任务的焦虑。
再次,再来看看“爱美”以及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情况。可以发现你弟弟其实非常关注其他人对他的看法,而且认为外表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是初中生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生发展路上的必然。
结合上面说到的“习惯逃避焦虑”现象,可以推断家庭平时对他的教育是“过度保护”。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就苦口婆心的劝戒他要注意这个、注意哪个,所以可能他从小就较少遇到问题需要自己承担。有时对父母提出不同意见也没有用,所以养成了这种“问题解决浅层化”、“习惯性逃避焦虑”的现象。
要帮助他改进,专家有3点建议:
1.把学习任务分解越细越好,不要定过大的目标,俗话叫“跳一跳,摘桃子”。人们面对过大过高的目标或任务往往会感到畏惧或胆怯,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目标大化小,好比马拉松选手会将漫长的40公里全程划分成一段一段地跑。让你弟弟从每天不学习到天天学习,难度太高,可以通过让他每天学习一章书、两章书、三章书的方法渐进。
刚开始布置的目标最好能让你弟弟感觉能轻轻松松达到。这样有助于降低焦虑,提高自信。
2.先针对弟弟喜欢打扮的问题,鼓励弟弟对如何打扮、怎样打扮进行思考,赞许他的思考结果,让他从喜欢的事情上养成思考的习惯,然后再鼓励他将这种习惯运用到学习上。
3.直接点出弟弟的逃避模式,和他分析这种逃避模式的后果。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当剩男剩女的队列越来越壮大的时候,结婚成了最让他们忧愁的一件事。想结婚,想成家立业,却找不到一个契机。到底剩女们的心理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一下。 * 她们将结婚当作人生必要的任务 恨嫁女从小就幻想洁白婚纱,毕生心愿就是做一个贤妻良母。她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