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一名女中学生暴力殴打另一女生的一段视频突然在网络上热传。打人女生据称是南湖职业学校二分校的学生,据知情人士称,原因是被打女生抢了她的男朋友。一些认识该女生的人说:“这女孩平时客客气气的,没想到会这样。”
记者昨天(10月27日)采访了一些教育和心理专家,他们认为,这起发生在校外的校园暴力事件折射出的许多问题,既非“一日之寒”,也不能“就事论事”,而应举一反三,从成人世界找原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交际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实施“关怀教育”,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
暴力事件值得成人反思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教授指出,“校园暴力”事件虽时有发生,但女生出现这样的过激行为,实不多见。他认为,虽然事件发生在学生身上,但值得从成人世界找原因,因为学生是生活在成人世界里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着社会性原因。他认为现在成人世界对孩子的期望十分单一,就是要求学习成绩好、找一个好工作,其他的则考虑甚少。不正确的人才观、生活观,既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又给孩子的过激行为埋下了隐患。一些学生在自身成长中有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东西,平时看不见,一旦遇到“刺激”性诱因,便会直接地显性起来,该女生的行为就是一种极端。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生的不当行为,往往不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之下,一旦表现出来,就会闹得很大。”谢诒范认为教育要回归生活,社会要为学生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没有功利的、健康的人际交往。他强调,改变学生的行为,要从改变成人世界入手。
心理辅导要突出预警预防
“这位女生的行为比较过激,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时,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这种个案在女生中并不具有群体性特点。”长期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市教科院研究生与继续教育部常务副主任吴增强指出,从心理学上分析,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往往与性格、情绪类型有关。
吴增强认为,在目前学校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下,依然出现这种极端的例子,正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漏洞”。不少学校比较重视“事”时的面上教育,而对一些属于“高危群体”的学生较少关注。其实,应当将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几个层次,一般学生、特殊学生和出事学生,预防重在一般学生,关怀重在特殊学生,干预出事学生,尤其要对表现出某种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人格评估。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授一般心理知识上,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有的放矢,比如要帮助学生学会冲突时的处理办法,学会自我抚平情绪,学会理智规范行为。他强调,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预防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能及时发现苗子,防患于未然。
网络是双刃剑。谢诒范和吴增强都认为,不应将学生极个别的个案通过网络扩大化和妖魔化,也不能助长一报还一报的非常简单的情绪。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过分渲染,并不利于学生成长环境的优化。应当从和谐出发,做到既减少校园暴力,又促进学生成长。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男人吃醋的行为,大多都是不易察觉,但是与往日的他有所不同。如果你的他有了以下7种异常行为,代表他吃醋了,赶紧安抚他吧! 说话尖酸刻薄不留情面 有的男人在看到自己心仪和喜欢的女生或自己的恋人跟其他男人表现的很亲近时,通常都会感到很不舒服,会下意识地产生出强烈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