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人死了之后会变成什么呢?会有灵魂存在吗?会看到去世的亲人吗?”
“如果人死后最终只是化为一抔泥土,那我们为什么每年还要去拜祭先人?有什么意义呢?”
……
12岁的阿虎正上初一,最近这段时间,这些问题老是困扰着他,而他的这些问题也着实让妈妈吃了一惊。的确,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处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忌讳,她几乎从来没想过要进行“死亡”的教育,现在冷不丁面对这些问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是很忌讳“死亡”这两个字眼的,家长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即使孩子碰到这方面的困惑,也会以一个美丽的故事搪塞过去,可是,当孩子大一点后,又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调查:家长谈“死”色变
针对家长对于“死亡教育”的态度,华东师大一个研究小组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八成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但仍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还有不少家长干脆就对涉及到死亡的问题拒绝回答。
当孩子问到死亡时,家长是怎么回答的呢?调查显示,家长的回答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种是带有童话色彩、不实事求是,如“死就是不在了,死了以后会成为天使去了天堂”;
第二种是回避的态度,不会作过多解释,认为孩子慢慢长大会渐渐理解,只是说“死了就是要永远离开我们生活的世界,永远不再回来”;
第三种是拒绝回答,说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种是比较科学的,如告诉孩子“死亡分很多种的,当人老了是必须要死的,因为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了,这样的死是正常的,人死了就会在这个世界消失。”
前三种答案的家长居多,只有少部分家长能够正面与幼儿谈论死亡问题。
现状:死亡教育缺失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多数中小学都有心理辅导机构,偶尔也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或者是在学科教育中穿插进生命价值观的教育,但很少有系统的死亡教育课。
而大多数家长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跟孩子谈那个“恐怖”的话题?家长很少会主动跟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对于死亡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被忽略了。
:
学生拿生命当游戏
冯老师是广州市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在他看来,现在的孩子心理很复杂,有时候过于成熟,有时候又很幼稚。在他的班上,有一位女生品学兼优,还是班长,做什么事情也很积极,可是在谈话中又透露出想自杀的倾向。
“现在不断出现学生自杀的事情,表面上看是学生压力大,不能承受挫折,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没有正确理解死亡,把生命当做游戏来对待,有时候有一种模仿的成分在里面。还有报道称个别学生之间玩死亡游戏,竟然称之为好玩、刺激,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影响很大。”冯老师认为,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很有必要。
争议:
死亡教育太残忍?
一方面是家长、学校回避死亡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个别学校采用一些另类的方法让学生直面死亡,比如,去年,云南昆明某中学在死亡教育课上让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目的是引导他体验死亡,珍爱生命。
广州某些高校为了减少学生自杀,也开起了死亡教育课,形式多样,有写墓志铭,还有去殡仪馆、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考察或实践,略窥死亡面貌。
对于这些方法,一些专家称,现在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受挫能力差,碰到一点问题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本能”,容易把死当做一种解脱行为,死亡教育一方面要破除其神秘性,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赋予死亡的神圣性,学生直面此事,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也有专家表示,如果学校的每个孩子对死亡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接纳和心理准备,那倒可以试试,只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死亡很忌讳的文化氛围里,让学生写遗书、写墓志铭,提前感受生命句号,是一件残忍的事情,而且有可能会加深那些经历过家庭悲剧的孩子的伤痛。${FDPageBreak}
专家指导
心理师:不同性格孩子区别对待
(指导心理辅导师: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中心左小桃)
孩子对死亡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恐惧,一种是游戏,这都是家长或社会的教育不当引起的,比如将死亡跟鬼魂联系在一起,或者是将死亡跟“美好天堂”联系起来,这都会导致孩子对死亡有错误的认识。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性格外向:
实事求是排除恐惧
外向的孩子,一般都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家长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
如果孩子比较小,不能理解,可以拿身边的动植物打比方,对于中学生来说,他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完全可以想清楚是怎么回事。
此外,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生命教育,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尽力去完善过程。
性格内向:
适时探讨消除偏差
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这就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很乖巧,也很顺从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外向的孩子容易自杀的原因。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这时候,理解就出现偏差。
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对于这些忌讳的话题,也应该适时、主动地和他探讨。比如可以根据有关死亡的新闻及时和他对话,问问他对死亡的看法,留意他的情绪变化,然后再科学地解释这样的事情,消除他的偏差认识。
遭遇亲人离世:
增加安全感宣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亲人离世打击非常大,一方面,自己亲近的人突然走了,他会感到孤单、无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伤心痛苦,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感会更加。大人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后尽量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虽然一个亲人去世了,但他的爱并没有减少,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时候,他也愿意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陪孩子一起谈感受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等内心平静一些,可以跟孩子实事求是地说死亡是怎么回事,生老病死,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任何人不能避免。
有家长怕孩子伤心,在日常生活中总不愿提及那个去世的亲人,自己将思念压在心中,孩子即使很想念亲人,看见大人的做法,也会压抑自己的感情,这都是不妥的。家长不妨跟孩子一起思念,想想美好的事,将这种压抑的情绪宣泄出去,然后从感伤中走出来。情绪不能堵,只能梳理。
教师:
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冯老师说,中学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死亡教育课,但老师们一般会在学科教育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比如根据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讲一些生命的价值观,或者也会开一些主题班会讲生命的意义,并穿插进行死亡教育。
“学校也会利用一些突发事件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在去年的汶川地震后,学校联合消防队举行应急演习,教学生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带来的危险。”某学校的曾老师谈到,他们曾带学生去医院慰问那些从四川地震灾区来的孩子,在这种情景下,学生会感到生命的珍贵,生命不是属于一个人的,是属于全家的,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一定要珍惜。
冯老师还指出,一些模拟的场景也能帮助学生认识死亡,香港的一些学校就有这样的做法,只是,我们这方面的教育起步晚,现阶段只能以讲述为主,不能操之过急。
小链接:
国外的死亡教育
美国:很多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在“死亡课”上,一些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会跟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英国: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
日本:近年来,日本出版界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日渐增多,其中有部分是针对孩子的,比如《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死》等。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很多的情侣发现,时间久了甜蜜的的关系也会消失掉,然后更多的就是争吵,这样是不利于男女的心理健康的,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天晴持续升温呢?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几个让恋情甜蜜的技巧吧。 Money的作用 当一个女孩希望不再看男友的脸色,那么她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