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与有妄想征状的家人相处:着重感受,比争论事实真相更重要

重性精神病(如思觉失调、躁郁症)的患者因受幻觉、妄想等病征影响,容易出现一些怪异和不合理的想法及行为。为难的是,很多初病发的患者都不认为自己生病,故此每当家人提议就诊精神科的时候,换来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磨擦,最终双方关系破裂,同感心力交瘁。

独居的陈女士(化名)因为深信居所窗外有强力电波可致人于死,便用胶板、帆布将家中所有窗户封死以自保。她的妹妹出于关心,每次与陈女士倾谈时都会力斥其想法荒谬、直言「痴线」,屡次磨擦令姊妹关系逐渐疏离。有一次就在妹妹苦劝不果,试图动手拆除窗户上的帆布时,一向性格温顺的陈女士竭力大喊:「你都唔信我!唔好再理我!」。事后妹妹非常苦恼:「明明知道那些不是事实,我怎可能相信她呢?」

【你可以不相信那些幻觉或妄想的内容,但你可以相信患者的「感受」是真的!】

试试暂时撇开逻辑,想象一下:如果生命受威胁的是自己,你会否感到恐惧不安?当你仿徨无助的时候却没有人理解你的感受,你又会否感到失望难过?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那些困扰他们的幻觉或妄想是真实的存在,企图辩明真相不单难以奏效,更容易令双方难受。而在这个时候,患者亦很可能正因为受病征影响而无法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作为家人/朋友,你可以尝试:
1. 理解患者可能正透过你眼中的「怪异行为」舒缓焦虑、不安或恐惧等情绪
2. 多关心那些困扰着患者的事情,例如心情低落、失眠、动力下降等等
3. 避免争论患者是否「有病」,以免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更难劝导患者就医
4. 避免批判患者或说负面的话,例如「你痴线」、「发神经」
5. 适当时候可提议先向家庭医生求诊,以减少患者或旁人对「精神病」的标签
6. 寻求社区资源协助,例如各区的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

撰文:叶锦玲姑娘 香港心理卫生会 精神科登记护士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