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1/2021

师生共建「希望感」

因为工作关系,我有时会遇到一些大学生或中学生,和他们闲聊时,我最爱问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你的兴趣是什么」,另一个是「你希望将来做些什么」。和他们讨论这两项话题,能让我了解新生代的喜好及愿望,不至于与世代脱节。

可惜的是,我发现越来越多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哑口无言,原来有些青少年完全说不上自己喜欢什么或将来想做什么,只是日复日地营役,没有清晰的希望感,也没有感受到生活里有多大的憧憬或喜悦。

高希望感激发推动力

心理学家Snyder曾经提出「希望感理论」(Hope theory),指出希望感(Hope)等于人们达成目标的动机,加上达成目标的方法。举个例子,例如文凭试考生对于大学某些科目抱持希望时,他们多数不会被动地等待,而是会努力,主动寻求考入那些大学科目的方法。

根据这个理论,拥有希望感会带给人们许多推动力,例如会令学生更努力学习。有研究甚至发现,拥有高希望感的运动员会比拥有低希望感的,表现得更优良。高希望感并且有助身体健康,因为拥有高希望感的人士,会愿意做更多预防生病的措施;忍受病痛的能力,也比低希望感的人士强。

希望感并且与意义感相关,拥有高希望感的人士对于未来有比较正向的期待,和人际沟通方面也会比较正面。

师长不指责 鼓励「发梦」

话说回来,不但是我观察到有部分青少年说不出自己的喜好及希望,也有教师反映了这个情况-他们任教的学生里,有些学生明言感受不到希望,也不知道将来可以做什么。

令学生缺乏希望感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例如包括社会过度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学生的视野及接触面不够广等等。

作为师长,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指责没有目标的青少年,或对住他们生气,而是要尽量鼓励他们多思考或观察,了解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什么活动可以令自己积极投入,从而推动他们「发梦」-建构希望感。青少年可以尝试多点接触不同事物,例如参与校外活动、比赛或考察等,让生活有多点变化。

周星驰在电影里曾经说︰「没有梦想,和一条咸鱼没有分别!」现实中未必如此夸张,没有梦想就等于生活如咸鱼般是死的。只是,希望感低的确会令我们没那么快乐,或者没那么有生活目标。

祝愿今天起,大家都学习让自己拥抱更多希望吧!

撰文:本会教育主任曾媚女士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