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anxiiety一词,在汉语中一般译为焦虑或烦恼,具有忧虑、不安、关切,引起焦虑不安的原因,渴望等含义。对其作理论上的研究,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的。继他之后,新精神分析家学派的著名人物霍妮,和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蒂利希对焦虑现象也特别引人注目。
一、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犹太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并于次年开始从事精神病医生职业,并潜心于心理学的研究。他被人们视为20世纪对人类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一)、产生焦虑的原因。弗洛伊德从分析精神病患者心理失常,探讨焦虑所产生的原因。开始他假设焦虑是由于自我对本我的性本能的压抑的结果,后来他推翻了这种假设,认为压抑过程是焦虑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出生时从母体的分离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诞生的创伤是后来出现情感焦虑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现实的焦虑和神经症的焦虑。现实的焦虑是来自对外部的危险及预料到的伤害的反映。而神经症的焦虑则与此有明显的不同,他认为神经症的焦虑的产生与“里比多”的节制有关,里比多被唤起了,但却未能给予满足,“这种未予满足的里比多直接变成了焦虑”。
(二)、焦虑的种类。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是焦虑的所在地。人在生活中常会受到外界的威胁,本我不合时宜的冲动和超我的制约。与此相对应,焦虑也分为三种:
1.现实的焦虑。它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的感受,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或行动,就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这种焦虑。如人在公园看到老虎和在深山老林中看到老虎的感受不一样,人们可以采取行动或措施来消除和降低现实的焦虑。
2.神经症的焦虑。它是由于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导致个人做某些使他将要受到惩罚的事情的一种恐惧。人的意志能战胜外界的威胁,但有时就是不能战胜自己的某些欲望或冲动,如有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不合时宜的性冲动或越轨行为。
3.道德的焦虑。自我的行为受到超我惩罚的威胁时,所产生的情绪反映即是道德的焦虑。自我既要应付外界的威胁,又要应付本我的冲动,还要接受超我的监督。如果自我的行为不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就会对自我进行惩罚,从而产生道德上的焦虑。
(三)、解决焦虑的方式。焦虑是种不愉快的情绪,它是引发人的身心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原因,人不可能长时期的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弗洛伊德提出了自认为比较有效的解决焦虑的方式。他提出以下解决焦虑的方式:
(1)压抑。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自我用以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愿望和思想。压抑的对象可能是来自本我的性冲动,也可能是来自个人生活中的某些痛苦的经历。人压抑了自己的某些愿望或思想,把它控制在潜意识之中,但被压抑的东西对人仍然发生影响。
(2)移置作用。自我可以用一种可获得的对象代替另外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激发焦虑的对象、行为来替代引起焦虑的对象、行为。由于移置作用,个人的真实愿望被压抑了(或暂时被压抑了),并由一种较为稳妥的愿望所取代。
(3)投射。这是一种个人用以对自己的某些真实存在—–如若承诺它就会引起焦虑的事情进行压抑,并不自觉地把它转嫁到他人的机制。如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笨,他把考试成绩不佳,不是归之“教师教的不好”,就是归之为“这门学科枯燥无味”等。
(4)反作用造型。人有可能通过激烈的言行表达相反的动机来掩盖自己的某种真实的动机,这种倾向即是“反作用造型”。如有些人感到封建伦理对人性的压抑,但不是公开反对它,而是竭尽全力的去维护它。
(5)固定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发展陷入了一种固定不前的状态。如某人有种大胆的想法准备实施,因为遇到了种种的困难或阻力,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计划,而维持现状。
(6)倒退。人的心理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可能因为恐惧而倒退到早期阶段。倒退是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是对现实的逃避。例如有的人因为生活的重压或者事业的不顺心,而常常梦想回到快乐的童年。
弗洛伊德研究焦虑的重点是神经性焦虑,要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夫妻间的性生活的情况。在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一般而言,它仅充许夫妻之间以少数几种能导致生育的动作来寻求满足,因为这样一个缘故,婚后美满的性交只能维持几年时间,期间当然还要扣除女方身体不适(如月经)而不得不加以节制的时间。经过三四年或五六年美满期之后,这种婚姻便不能再满足性的需求,因为夫妻双方要为节育而苦恼,这就伤害了性感的愉悦,减少了男女双方的微妙的感受,甚至成为直接引起病症的根源”。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节育手段,加之基督教、犹太教的传统习惯中严禁堕胎,因此即便是在婚后,夫妻间也不得不压抑性欲,不得不为性生活的后果焦虑。这就是弗洛伊德之所以把“里比多”看成是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霍妮的焦虑理论
卡伦。霍妮,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和精神病医生。1885年9月16日生于德国的汉堡,祖先是犹太人。191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2年因不堪忍受纳粹党徒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移居到美国,并创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任该所的所长,直到1952年。
霍妮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比较全面,所产生的影响也较大。霍妮在研究焦虑时,不是把人的本能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强调文化和社会对人心理的影响。她认为焦虑和恐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对危险境况做出的反应。但两者也有不同的方面,恐惧是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做出的反应,焦虑则是人对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霍妮认为焦虑是个人面对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而产生的渺小感、孤独感、软弱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不同的文化中都包含着不同的能导致焦虑的因素。霍妮把焦虑的研究限制在她所处的时代。
(一)、焦虑产生的原因。在霍妮看来,剧烈的敌对的冲动,并且这种敌对的冲动会有可能挫败自己的目标,是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由于害怕挫败自己的目标或害怕敌对的冲突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因此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敌意冲动。这种压抑是一种类似反射的过程。人意识到敌意是一件不可容忍的事情,其原因在于当人在憎恨某人的同时,他可能又爱着或需要这个人;也在于人可能并不愿意知道造成敌意的原因是嫉妒或者是占有欲等;还在于人可能怕在自身中发现针对他人的敌意。为了获得暂时的最方便、最迅速的保障,人便自觉或不自觉的通过压抑行为把敌意排除在意识之外。如果敌意受到压抑,人就丝毫想不到他心中怀有的敌意。压抑敌意本身就能导致焦虑,为了消除焦虑,人可能有意或无意把敌意投射到别的人或者事物上去。
(二)、逃避焦虑的方式。霍妮认为在她所处的文化中(即美国的文化),有四种逃避焦虑的方式:(1)把焦虑合理化。如一位母亲,她的子女患了点小病便忧心冲冲,事实上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其焦虑的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她应对这件事的反应,但她总是认为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把焦虑合理化的实质就在于使它转化为一种合理的恐惧;(2)否认焦虑。这可以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也可以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有意识的否认焦虑的例子比较多,如有些人害怕干什么事,偏要干什么事情;(3)麻醉自己。其方式有:有意识的、不加掩饰的通过酒精来达到这种目的,或投身于社会活动,拚命工作,甚至通过性行为来使自己体验不到焦虑;(4)回避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和处境。如有的人害怕人除交往中所产生的烦恼,而尽量减少同别人的交往。
(三)、焦虑的来源。霍妮认为,焦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感到危险是来自自身的内部冲动;和感到危险是来自外界的客观事物。焦虑的结果有两个,即感到危险是指向自己,或者危险是针对着他人的。根据来源和结果的不同,可将焦虑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感到危险是来自于自己的自身内部的冲动,并且是直接指向自己的;感到危险是不息自己的自身内在冲动,并且是指向他人的;感到危险是来自外界,并且是针对自己的;感到危险是不息外界,并且是针对他人的。
(四)、对抗焦虑的方法。霍妮认为基本焦虑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或多或少的相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变化。为了对抗基本焦虑,人一般采取四种方式:(1)把获得任何形式的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对抗焦虑的手段。其基本的想法是,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伤害我。(2)采取顺从的方式来对抗焦虑。顺从的对象可能是某种观念、仪式、权威人士或一切人。其基本的想法是如果我放弃自己,我就不会受到伤害。(3)是通过权力,即凭借获得实际的权力、成就、战有、崇拜和智力上的优势来赢得安全感。其基本的想法是,如果我拥有权力,就没有人能够伤害我。(4)第四种保护的手段是退缩。其基本的想法是,如果我向后退缩,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伤害我。人往往并非是通过一种方式,而是同时通过几种互不相容的方式来对抗基本焦虑。
霍妮的焦虑理论虽说并非十全十美,但在分析实际焦虑时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理论。
三、蒂利希的焦虑理论
保罗。蒂利希(1886―1965)原籍德国。曾在柏林大学和几所欧洲大学教书,1911年获得布雷斯劳大学哲学博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德国军队的随军牧师。战后在柏林、马堡、莱比锡等大学讲神学和哲学。1933年因受法西斯的迫害而移居美国,曾先后在纽约联合神学院、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1965年病逝。
(一)、焦虑产生的原因。蒂利希是美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焦虑问题的研究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象弗洛伊德和霍妮那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焦虑,也不象有些存在主义者那样,把焦虑仅仅当作人的存在的一种境遇来研究,而是对焦虑做了哲学的本体论的研究。
蒂利希认为,人总是力图保持自己的存在,但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要不断同威胁存在的因素—-即非存在抗争。由于非存在对存在的威胁,因而使人产生了焦虑。为了战胜这种焦虑,就必须要有勇气。勇气则是一种不顾非存在的威胁的自我肯定。产生焦虑的主要根源在于,我们对我们不得不死这一潜意识所产生的印象。焦虑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并无确定的对象,用一句自相矛盾的话来说,焦虑的对象是对每一对象的否定。因此,人不可能通过诸如参与、斗争和爱来消除焦虑,也不可能在别人的帮助下克服焦虑。他认为“对于那种处于焦虑中的人,只要其焦虑只是一种焦虑,他人是爱莫能助的”。
(二)、焦虑的分类。从非存在的威胁存在的方式这一角度出发,蒂利希把焦虑划分为三类:(1)非存在威胁人的本体上的自我肯定。这种威胁在个人的命运方面是相对的,但在死亡方面则是绝对的。这种威胁便产生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对命运和死亡的威胁是最基本的、最普遍的和难以避免的。(2)非存在威胁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在空虚方面是相对的,在无意义方面则是绝对的。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发生在创造性的和各种有意义领域中的每一刻,每个人都可能在创造性的生活中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如果人在某种精神活动中,没有体验到自我肯定,便会受到非存在的两种形式―空虚和无意义的侵犯。(3)非存在威胁人在道德方面的自我肯定,在罪过方面是相对的,在谴责方面则是绝对的。人的存在不论是在本体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不仅是被给予他的,同时也是他报要求的,他必须对之负责。由于善恶间常常有一种深深的模棱两可的东西,它渗透到人所做的每件事情中,渗透到人的存在中,从而使非存在与存在混存于人的道德上的自我肯定中。这一境遇所产生的焦虑,相对而言是对罪过的焦虑,绝对而言是对自弃或谴责的焦虑。
(三)、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焦虑。蒂利希认为,三种类型的焦虑在西方文明的三个不同的时期有其明显表现。(1)在古代文明末期,占支配地位的是本体上的焦虑。在这一时期由于帝国权力之间的斗争,亚里山大对东方的征服,其追随者们的战争等,使个人感到诸种强力(有自然的也有政治的)的桎梏而又无力对之加以控制和估量,产生了命运和死亡的焦虑。(2)中世纪末期是道德上的焦虑,即罪过与谴责的焦虑。由于文艺复兴理论上的怀疑主义者复活了,人文主义者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出潜在焦虑。宗教改革使人们对宗教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宗教指导下的中世纪文化这一保护性统一体瓦解,这是道德上的焦虑产生的根源。(3)近代后期则是精神上的焦虑,即对空虚和丧失意义的焦虑。专制主义的崩溃,自由与民主的发展,技术文明的兴起,是其产生的社会学前提,蒂利希认为,二十世纪的人已经失去了有意义的世界,失去了生活在出自精神中心的意义中的自我。人所创造的客体世界把创造者卷入其中,作为创造者的人,在这个世界中失去了主体,他把自己牺牲给自己的创造物。简而言之,由于人的异化,在人的存在中虚无和无意义这些非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的存在,使人们产生一种普遍的焦虑感。
蒂利希的焦虑理论用抽象的非存在对存在的威胁来说明焦虑,有其成功的一面。但以此来解释焦虑是不够的。人作社会存在物的人,焦虑的产生自然与社会环境分不开,政治的、经济的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个人产生威胁时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焦虑。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在西方几乎人人都在谈焦虑,用罗洛。梅的一句话说:“所有的人包括正常的人和神经症患者,似乎都知道他们正处在一个焦虑的时代。”理论是现实的影子,西方学者关于焦虑问题的研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反映了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的生存境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焦虑,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焦虑。进入新世纪后,我们的社会到处也弥散着焦虑,西方学者有关焦虑问题的研究,对我们研究我们时代的焦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最近看到一份调查报告,让我心情十分沉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语言伤害”成为小学生最关注的、认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例高达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