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6/2021

自己树假想敌,太累

案例:张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多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某重点高校任教。张先生回国两三年了,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学校对他很认可,把他作为学术带头人,前不久被破格提升为教授。虽然成绩斐然,张先生本人却日益感到不堪承受的压力。他觉得周围的同事都在暗暗和他较量,争相搞科研,撰写论文,有的人发表的论文数比他还多。他觉得总有人在评论他,说他是靠洋文凭才得到现在的位置,其实水平不过如此,这是最不能让他忍受的。他觉得自己被这些没有洋学历的同事撵着跑,越来越喘不过气来。半年前开始,他发觉自己一到学校就感到心慌、气闷。做学术报告时尤为严重,有几次差点说不出话来,希望尽快逃离讲台。然而,在外出游玩时,这些症状从没出现过。张先生担心自己出了问题,就去检查,却发现心脏功能完全正常。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去心理科看看。

分析:这是北京军区总医院胡大一教授的“双心门诊”中接待的一个真实病例。但张先生的情况并非特例,而是很多成功人士面临的问题,事业越发展,压力越大,越不快乐。追求完美、不断超越他人,是成功者的最大动力。但是,追求卓越到了一定限度,反而成为个人发展的阻碍,消耗个人的心理和生理能量,最终消灭个人的斗志。

我们看到,案例中的张先生树立了很多假想敌,觉得周围的同事都在与他竞赛,时时刻刻都在等待时机将他掀翻在地。这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真实的,但更可能是被他放大的假象,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同样,很多成功人士从小就学会了通过树立假想敌来激励自己,从学生时代、到参加工作、到成为专家、管理者,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假想敌。他们从不缺少对手,所以他们的身体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精神高度戒备,永远准备回答“战斗还是逃跑”的问题。最终表现为躯体化障碍。

表面上看,张先生蔑视同事,其实心底或许是惧怕他们的,惧怕自己这个“海龟”还不如没留过洋的人。正是这种担心“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折磨着自己。张先生的真正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莫名的恐惧。

解决:其实,张先生陷入的牢笼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编织的。还记得小时候,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得到爸爸或老师的一句“你也不错!”以今天成年的自己视之,那是幼稚孩童的渴望,而成年的我们如今早已证明了自己。因此,对那个担心害怕惩罚的孩童报以微笑,说声再见吧。其实,每个人都追求上进,渴望被肯定。当你把他们看作自己的难兄难弟,也就没那么多“战斗或逃跑”了。(心理学硕士高山)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父爱缺失易导致孩子误入歧途

  二十二年前,小琳出生在一个官员家庭,而娟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和喜悦,爸爸不喜欢女孩子,一直都借口工作逃避照顾小琳的责任,妈妈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着她,她自小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对于工作繁忙的妈妈来说,爸爸的不作为和唧唧咋咋不听话的小姑娘都让她厌烦。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