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拍的照片越多记住的事情越少? 你有注意过吗?

   现代手机的照相功能堪比单反,所以大家会经常拍照,尤其是在旅游和聚餐的时候。拍照能捕捉画面,记录精彩时刻,留住大家的年华,但是据一项外国研究发现,照片拍的越多,人也就越容易忘事,忘记当时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记忆力下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的研讨者发现,在博物馆内对某个物体施行拍照会毁损人们对这个物体的记忆,而并非加深对它的印象。这一看似有点违背直觉的现象被称为“拍照功能伤害效应”。

 

  研讨结果预示,与用肉眼打量的学生相形,拍照的学生描绘的图像信息不太正确,主要表现为回忆起的对象数量少,细节更不明确,位置更依稀等。

 

  研讨者认为,拍照这一行径会迫使拍照者对目标对象的体验发生折射,从而影响了记忆的形成。也就是说,前脑务必同步考量物体本身和拍摄行径,故而散布了记性。

 

  拍照效应是指人们拍的照片越多,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就越少,对拍照目标的细节也越来越模糊。因为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其实就像是把自己的记忆力外包给了相机。每当你使用这些记忆设备时,就会减少自己的思想认知,从而不能帮助我们真正记住东西。所以,别总让相机来代替你的记忆。否则,你拍的照片越多,感受就越少,未来能留在你内心深处的难忘画面也越少。纵使老友相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可实际上,你们对当下的关注并不多,你们跟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拍照上,殊不知,却“丢掉了”当下的快乐时光

 

  为了抓住某一瞬间,人们拿出了相机,但几乎不用动脑,以至于错过了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摄影损伤效应”。但今天的摄影不仅仅为了记忆,还有了社交的属性。摄影的主要作用已经从纪念特殊事件和回忆家庭生活,变成了与他人交流、塑造自我身份、强化社会纽带的方式。

 

  大家拍照是为了记录时刻,但是如果拍照并不能让大家记住那一刻发生的事情,拍照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与价值。而且当今很多人不注重自我感受,无论是到各种景点还是聚餐都会疯狂拍照,这样大家就相当于没有看过风景,没有与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所以大家要把重点放在当时的心灵感受上,忽略拍照。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男人小心忧郁症

退缩、孤立、对工作或人际关系失去兴趣,是我们熟知的典型忧郁症状。近年来,愈来愈多医师发现,有些男人并非以“绵羊型”退缩症状呈现,而是“豺狼虎豹型”。除了易怒、酗酒、药瘾之外,有的人会以工作狂,一点小刺激就乱抓、狂赌、摔东西、冲动行为像是开快车,这些看似男子气概…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