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8/2021

庞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

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谁来解决他们的“心病”呢?在两所大学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在不久前召开的学生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专门的议题在会上讨论。

人际关系、情感、就业压力大

学习压力、情感困惑、首次离家的思乡情绪、人际关系紧张、专业与兴趣不符、经济困窘,种种压力造成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心理咨询专家指出,不同年级的心理问题存在不同的“焦点”。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紧张、生活适应障碍等;情感困惑和考研与否的学业问题成为困扰大二、大三学生的两大问题;大四学生无疑将就业问题摆在关注首位,压力也更多是来源于此。

专家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是由情感困惑引起的。而人际交往困难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二位。另外,经济上的贫穷、困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强化的阶段,此时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矛盾突出,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

不少同学对做心理咨询有误解,有了心理问题宁愿自己消化和忍受也不愿意去咨询。心理咨询中心平时每天大约只有一两个同学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中心这些天照比平时可是分外“热闹”起来由于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每位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均需做这样一套关于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这几天平均每天都有十几名同学前来咨询,根据结果反映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会通过几次咨询给予引导,避免问题恶化。另外,也可能出现心理健康指标表现正常,但人格特点呈现“焦虑”、“紧张”等的“易感”人群,学校也会联系学生本人,给出有意义的指导。

缺乏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

协助大学生完善个性、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责任。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白热化,不仅大四毕业生,甚至不少大学新生刚入校已经开始为此而忧心忡忡。喻老师介绍,将在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辅导”,针对大四学生,将做择业、就业前专门的心理培训。

虽然学校作出了种种努力,帮助大学生从“心病”中解脱出来,但大学生自己的心理调节仍是最好的“药方”。就是说要多一点阿Q精神,善于用各种理由把环境进行合理化,尽量减少挫折感,缓解外部环境带给自已的种种压力。科大杨洪泽教授指出,健康心理的根本问题在于认识问题的能力水平大学生要弄明白三个问题: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以及“环境允许我做什么”。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这个班的学生为啥不沉迷网络(大健康观察)

      暑假期间,“神兽”回笼,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成为不少家长忧心的大事之一。但据河南省新乡一中教师于永新观察,班里的孩子们几乎都不沉迷网络,这是怎么回事?   “去年寒假,我和班上十来个学生在网上建了一个交流群,本意是方便大家在群里交流一下最近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