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对手:“遇强则强型”VS“临阵失常型”这是心理学史上一个古老的课题。
它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实验社会心理学史的开端,诞生在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里。1898年诺曼·特里普利特(Norman Tripplet)在生活中偶然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参加单独训练时的骑车速度比和多个运动员共同训练时慢20%。
于是,他设计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他找来一群小孩,让他们完成一种再简单不过的任务:以最快的速度绕鱼线。这些小孩被分为两组,一组是每个人分隔开来独立完成,另一组则是被安排在一起竞赛。结果发现,竞赛条件下绕线速度要比个别单独绕线速度快百分之十。这种他人在场的情景下个体的表现得以提升的现象被称为“社会促进效应”。
然而众所周知,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他人在场都能促进你的表现。
继特里普利特之后,“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孟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和莫德(W. Moede)都做了类似的实验,并且有了新的发现:社会促进作用下个体的表现有时候也会下降。在完成背诵诗歌、写作文、做数学题等需要较高水平认知加工的任务时,个别单独进行的效果比较好;如果进行任务的时候他人在场,不管是盯着他看,还是专注于同样的任务,人们都很容易会感到心慌意乱,影响行为表现。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抑制效应”。
目前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中,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如游泳、跳水、体操、田径、射击等)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由选手独自完成项目,不需要和对手直接对抗。情况的确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对手只有你自己”,“战胜自己就能战胜别人”。
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运动员可以稳定甚至超水准发挥,而有的运动员却容易发挥失常呢?
心理频道小编温馨提示:当你的任务技能的掌握达到熟练程度,你对其顺利完成抱有足够的自信,此时他人在场的情景可能会使你内心的表现欲望增加,对你的表现有促进作用;但当你对技能的掌握没有足够的自信时,别人在场都有可能会使你越发紧张慌乱,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编辑:樊雪娇)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谎话有很多种,被骗的人也并不都怨气冲天。 “我不会收取一分钱。” 这是奸商们常说的谎话。在我们这个社会,奸诈的商人和谎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奸诈的坏商人,必备的条件就是把说谎的功夫练到炉火纯青。一秒钟之前还在口口声声说为了合同和政策我们要这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