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格健康的角度看,十八岁之前,越快乐越健康;十八岁以后,越苦难越强壮。如果一个人在十八岁之前,在原生家庭获得的人格养育是较完善的,这将是他一辈子取之不尽的财富,即使在以后遭遇重大人生挫折,他也可以很快从打击中走出来。
0 0
-
所以啊,做父母的人都要想一想,是你自己把这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你又没跟他商量过,是单边选择。你照顾他、爱护他,这都是做父母应该做的。不能因为你照顾他、爱护他,就可以不停地要求他、挑剔他、纠正他,做不到就打他、骂他,这都是教育上非常没能力的表现!如果父母情绪一直处于不佳的状态,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在情绪不良的环境中长大,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
教育不能一味地宣扬竞争,教育更应该告诉被教育者的是合作,合作才是人类生存的本质特征。不管是家庭教育者还是学校教育者,都要有这样的理念,而这点恰恰是我们非常缺乏的。
-
无论我们之间变得有多么亲密无间,仍然存在一个最终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人进入这种存在,同时也注定要独自离开。
-
内在人格不完整的人,总是需要找补。你缺少自信,就会特别迷恋那种自信满满的人;你缺少勇敢,就会特别喜欢那种有担当的人;你缺少阳光,就会特别中意那种灿烂的人;你缺少果敢,就会特别喜欢那种有决断力的人。当你遇到一个可以弥补自己内心空缺的人时,你就对他产生一种依赖,就会觉得自己终于有救了。但这往往是最危险、最畸形的爱情,因为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对你来说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并不属于你。你要做的是完善自己,让自己发光,而不是去借别人的光。修炼自己比谈恋爱更重要。
-
如果在原生家庭和亲密关系中,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滋养,没关系,这很正常,这说明你成长的速度太快,周围的人跟不上你而已。
-
人生是很难的。既不吃苦又不受气的福气,是不存在的。你要么能吃苦,要么能受气,总得选一个。但是,我建议你选吃苦,因为吃苦是在走上坡路,而受气是在走下坡路。”
-
优质关系 = (情绪稳定×价值观契合)÷ 控制欲指数。
-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人生苦难重重,唯有直面痛苦才能克服痛苦,才能从自己所受的每一份痛苦中获得心智的成长与人格的完善。
-
被动攻击的后果才更可怕,虽然你表达自己的情绪很过瘾,但是被动攻击伤害对方的方式却是持久性的、弥漫性的、难以消散的。 主动攻击的影响力要小许多,因为那些东西摆在台面上,好识别,也就好应付。被动攻击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是看不到敌人的影子,那简直就让人恐惧。
-
我高度怀疑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是否也等于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因为他们心上有着一个巨大的创口,所以他们其实根本无法看到别人的存在,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伤口又被撕开了,他们不敢主动地攻击对方,但是会长时间地不理睬对方,来达到惩罚对方的目的。 这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婚姻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冷战,他们的冷战,其实不只是用来对付爱人,也用来对付孩子和其他不尊重他们意志的人。他们会收回他们平日里对家人的关爱,代之以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