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密关系中高情感需求的戒断: 1.每天进行15分钟(和树洞倾诉,但不查看回复) 2.周期性关闭社交软件48小时。记录戒断反应。 3.60%情感能量分配给自我对话。 30%分给兴趣社群。 10%留给亲密关系。 4.发展至少3种排人际的情感满足源(艺术创作/自然接触/知识探索)
0 2
-
当外界都在鼓励我们踏出舒适区 push自己不断成长 认为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连房琪都在鼓吹勇于突破 有野心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应当大女主 似乎世界并不允许我们躺平 我认为既然降临在世间本身就是受苦 尽可能避免痛苦 享受生活 也是很好的选择 努力很好 不努力也很好 只要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你只要存在在那里 就是美好 我们要警惕自己获益后的选择才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我一直都很努力 就像房琪一样 不放弃 我曾经也很自豪唯有野心勃勃的路才是世间最牛的路 但最近我收获到的礼物是 每一条路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
真正爱你的人不需要你有特别好的脾气,而是在意,你到底受了多少委屈才有了这么好的脾气。
-
以前的我 总是想突破舒适圈 从别人的身上寻找答案 现在我意识到 喜欢独处远离社群并不是问题 我的社交需求并不多 有三两朋友就足够 我讨厌繁杂的人际 因为大量的时间独处思考 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 成长中 也常常进入心流体验 宅从来不是坏事 为什么要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呢
-
阅历的终极目标是“知行合一”。 读书:赋予你理解世界的框架, 行路:让你触摸世界的质感, 阅人:则教会你在混沌中驾驭人性。 真正成熟的人,会将三者熔炼为一种“直觉”——既能用知识解读现象,又能用经验应对变局,最终在复杂关系中游刃有余。就像《庄子》所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
-
哇!真的很开心耶~~这种时刻非常值得纪念!好多可爱的朋友和我链接互动,传达他们的善意,我都感受到了,我想我也会去更好的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爱你们哟!
-
我们终其一生,都希望,被爱,被看见,被听到。 也许,你需要找个人聊聊,说说你的问题,不带任何评断色彩,和你一起找寻自己的力量,找到生活的意义。
-
孔夫子即使颠沛流离也要四处讲学,诸葛亮即使知道兴汉无望也要六出祁山,曹雪芹即使饥寒交迫也要写出《红楼梦》...... 一个人无论贵贱,他/她总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世上总有一些事只有他/她才能完成,请尊重他人的选择,更请你尊重自己的内心,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被允许去表达。
-
以前总觉得环境很重要,我要选择合适的滋养我的环境才对。但是近一年,我突然明白了,我要做的,不是挑剔环境,而是像变色龙一样随时融入当下的环境,外圆内方,内核坚定,在和外界的碰撞中不断完善自己,也去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外界。无论身处多么险恶的环境,不抱怨不妥协,哪怕是石头缝里也能找到生存的空间。以及要想心理不吃太多苦头,就要主动吃身体的苦,运动健身不仅是减肥塑形,更是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炼意志力,直面痛苦。不去想放弃的理由,而是去想我如何才能做到。
-
与其在人际迷宫里兜转, 不如把能量收回来浇灌内在花园, 当你的根系足够强壮, 任何风暴都动摇不了你的绽放。
-
人生的任何一个选择,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确定的答案。所有的收获都是在经历的过程中以及经过时间才能获取。而且,一件事也并不是有了所谓的确定的结果才算有意义,很多时候过程本身对于人生就有极大的意义。您把选择局限在了您认为的范围内。不妨把思维跳出来,去思考和尝试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不要要求立马知道结果,放平心态,降低期望,边走边看,毕竟,有的时候,路是走出来的,没走之前,所有认为的合适与不合适,都是认为。 不管20+还是30,甚至30+,把人生的方向确定在一个维度,似乎都有点为时过早,或许,在一些领域,经验是有相通之处的,不管做什么,只要开始,就是积累。因为有了积累和阅历,内心也会更强大,哪怕将来换个方向,依然可以坦然并更好的应对。 您多年的求学,一定经历过很多次考试的成功,看看周围,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到这样。自信来源于成功的经历,您之前的成功经历不要忽视,同时为自己创造今后的成功经历,不用局限于某一方面,给自己时间和机会去创造,相信您会越来越清晰和强大! 路就在您的脚下,去迈出去,走起来,行动比所谓“正确”的行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