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苦多源于认知 有一个人,爱憎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有一天,他跟一个朋友在报摊买报纸,那朋友接过报纸时,很礼貌地对报贩说了一声谢谢,那个报贩却毫无反应,一言不发。离开报摊后,他越想越怒,对朋友说:“刚才那小子也太神气了吧?”“他每天都这样。”朋友说。“那你还对他那么客气?”他更怒了。朋友看了作家一眼,说:“为什么我要让别人决定我的行为?” 这个故事是不是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是不是经常“遭遇”这样的瞬间,导致了情绪颠簸起伏,时而高兴时而悲伤,这背后都是我们把自己这颗心交给了别人,心甘情愿让外界操控我们这颗心。这则故事里,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一件事,他和朋友的心理感受却完全不同,如果把事情比作A,我们的认知和看法比作B,我们的情绪感受比作C,那是A决定了C,还是B决定了C呢?很显然可以看出其实是B决定了C,而我们常常会把情绪所起怪怨到A身上,这就是痛苦不得解脱的原因。 因为它,导致了我这么痛苦,嗔恨心起,痛苦无以复加。这个世界谁都伤害不了你,伤害自己的永远都只有自己。 家里的丈夫说妻子做饭太咸了,妻子觉得丈夫在攻击她,她常常因此陷入痛苦公司领导给员工额外加了许多工作内容,员工觉得领导在欺负他,他十分生气并一再对抗孩子想看电视不想写作业,妈妈认为孩子叛逆故意跟自己作对,头疼焦虑男生热恋期过后对女生忽冷忽热,女生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吊胃口想拿捏她,无休止争吵客户抱怨快递太慢,你作为销售觉得这个客户怎么这么多事儿,烦死了快…… 是不是发现,这些场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身边上演,甚至你都很有可能是被所有这些场景裹挟的那同一个人,当这些场景集中在某一个时刻全部包围你的时候,情绪就崩溃了,最关键的是,陷入持续持续这样的情绪中,醒不过来,你觉得自己很可怜,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对你,每个人都对你不好,就像那句歌词“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甚至你总觉得自己时运不佳,别人做得到的我总是做不到很痛苦很焦虑,这个世界太残酷真的是这样的嚒?有没有可能你不自觉把自己放置在“受害者”的角色惯性感受里了?那你是否具有受害者情结呢?
0 3
-
治愈过程首先就是决心、信心;治愈力量本质就是你的潜意识。不管你的信的目标是真的还是假的,你都会有结果,而你的潜意识对你的心中想法会做出反应。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
列举几个如何应对内卷效应: 1. 重新定义成功:成功并不只有物质上的收获,心理健康、家庭幸福、个人成长同样是重要的指标。 2.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投入。 3. 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既有资源的稀缺性,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 4. 团队合作:提倡合作而非竞争,共建和谐的团队氛围。
-
如果你带着足够的觉知,与人相遇,你就有返照的能力。你给予别人的同时,你一直在给予自己。在那个自我觉知的情况下,你是别人的镜子,事实上,任何人也都是你的镜子。如果你有觉知,任何与你相遇的人都是一种镜子,你从那里面一定能够望见某种开启,神的开启。如果你有觉知,你就能获得两种信息的反馈:客体实相给予的信息;还有你自己在那面镜子里的虚像的神启信息。而且你还会发现,你得到总是多与你给人的,所以有了那么觉知与对启示的摄取,你的感恩之心是自然的显现。你无法遇到感恩,所以你就必须得来计算。你要计算你爱了多少,恨了多少;得了多少,少了多少……头脑必须看到实物及其数量,否则它会不安。烦恼不是人遇到的,恰是人创造的。每个到你面前的人都是一面镜子,你在看到镜子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镜中的你自己。常常是当一面特别的镜子来到人家的面前时,他们只在看镜子而不知在看镜子中的自己。
-
认知偏差告诉我们:很多你以为的现实,有些是“失真”的。这就是我们对外界祛魅的过程,当你真正拥有屏蔽力,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轻易摧毁你。
-
与自己和解,意味着原谅自己的过去。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我们能做是不再让那些遗憾和错误定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和改变的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被过去所束缚,而是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与自己和解,意味着活在当下。我们常常被过去的回忆或者对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而忽视了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时刻,是我们能够真正生活的时刻。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我们就能更好地体验生活。 与自己和解,意味着自我同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往往对自己太过苛刻。我们批评自己,责怪自己没有做得更好。但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自我同情意味着自我成长。我们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了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
一个人若长期持有非理性的认知模式,且不懂得改变,那么他就会长期困于负面的情绪循环中,潜在的暴力因子也很可能会被激发出来。 “一个人爱不爱你,不是看他心情好时对你有多好。而是看他心情不好时对你有多差。” 情绪的最低谷,才最能暴露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烦躁易怒,不分场合发火,打砸东西,伤人伤己…… 这些行为将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不要和一个深藏情绪危机的人谈恋爱,更遑论结婚。
-
在情感的征途上,有些女性的旅程似乎注定充满了波折。她们的爱情之路曲折多变,常常遭受挫折,甚至难以维持稳定的感情关系。 这些女性或许在职场上意气风发,在朋友圈中备受宠爱,但在爱情的世界里,却始终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来看,情感经历中的挫折与性格确有密切的关系。 情感依赖和不安全感是情路坎坷女性常见的性格特征之一。依恋理论中指出,早年与父母或其他重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会深刻影响一个人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模式。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长大后可能会在爱情中表现出过度依赖或极度不安全感。 过度依赖:这类女性往往会把全部的生活重心放在伴侣身上,导致缺乏自我价值感和独立性。一旦伴侣表现出冷淡或离开的迹象,她们便会感到极度焦虑和失落。极度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则表现为对伴侣的不断怀疑和猜忌,担心被抛弃或背叛。这种不安全感不仅会破坏双方的信任感,还可能导致关系中的频繁冲突。
-
你是否在情感的路上屡遭挫折?是否总是觉得与身边的异性似近非近,话不投机,或者即使初期感情甚好,也能渐渐感觉彼此在奔向不同的方向?当听到 “我爱你,但我们不合适” 这句话时,你或许会心痛、疑惑,甚至自责,这究竟是爱的失败,还是一段关系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文将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探讨,你的爱情底色如何决定你最适合哪种异性,帮助你在未来的情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成熟。 在心理学中,“爱情底色”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爱情关系中的基本态度、价值观、情感习惯等潜意识层面的心理特征,它们深刻影响着一个人如何选择伴侣、经营关系,甚至处理分手。每个人的爱情底色都有所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模式。了解自己的爱情底色,对于寻找合适的伴侣、维护健康的情感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们往往是基于自己情感习惯的互补性来选择伴侣。例如,一个习惯于关注细节、性格细腻的人,可能更愿意与一个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的人形成情感上的互补,这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但是,这种互补性的爱情往往在亲密关系深入后,遇到双方性格差异带来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不合适”的结局。 另一方面,人的价值观对于爱情的持久性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当伴侣双方的基本价值观相同时,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人生目标更容易达成一致,从而促进关系的稳定与长远发展。然而,这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吸引力,往往在初步接触时不如性格互补那样明显,需要双方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培养。
-
有些人容易生病,会生“原因不明的病”,早已不是身体上的伤害。 而存于心中的伤害,慢慢沉入潜意识中,一直提醒着你“伤痛事件”还在影响你,没有得到解决。如果你没有方法找到它们,与它们和解,你就无法解决“痛”这个问题。 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只会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生病,成了她收获“爱”的渠道,而且表现得很隐蔽,也符合她“懂事”的人设,屡试不爽。 因为得益于这种“模式”,潜意识里最优的选择,反复出现。 是时候,觉察一下隐藏在身体里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和解了。懂得爱自己,不仅是最好房开豪车,更是忠于内心,超越自我。别让情绪真的成了“病痛”,才追悔莫及。
-
情感依赖 你是否曾经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渴望的需要对方的关注和关爱,即便明知自己的要求有些无理?这种无法摆脱的渴求很可能不是偶然,而是源自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现象:情感依赖。 情感依赖,顾名思义,是一种过度依赖他人的情感状态。这种依赖的根源常常可以追溯到个体的童年时期。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著名的理论——依恋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早期依恋关系对个体一生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未曾获得足够的关注和爱,他们可能在成年后通过过度依附伴侣来弥补这种缺憾。 情感依赖在外表上可能表现得极为独立和自信,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往往感到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为了弥补心中的空虚,他们在感情关系中强烈地寻求对方的关注和肯定,甚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但这种不安全感常常导致他们在关系中表现出控制和占有欲,进而引发矛盾和冲突。 研究表明,情感依赖与我们大脑中的奖励回路密切相关。当依赖对象给予关注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