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存的心理学治疗有约250种学派; 人类和对领导的关系就是自我和父亲关系的重复,感觉到恐惧感和隔阂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感觉到仇恨,那就不是你的错,这是对方的问题。
0 0
-
心理咨询并非简单地问个问题、给个解答就能解决心理问题,这是绝无可能的。真正的心理咨询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第一、二次咨询一般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和了解来访者背景。 一般每次咨询时长为一小时,两次咨询时间间隔必须在1个星期以上,10个咨询构成一个短程咨询。而精神流派的咨询通常需要进行20至30次。
-
在苦难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为了逃避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过度思考的人生意义是因为你处于人生情绪的低落状态,逃避自我力比多的灌注
-
为什么网络会有那么多的网络暴力? 我突然想到人其实是有死本能的 我们社会是需要也靠秩序来运转 生命越是集中就越能表现出秩序的倾向 因为宇宙本身是熵增的 这是天道,宇宙会自发地向无序、毁灭演化 但生命的演化打破了这一定律 生命要用秩序来演化来符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这就是减少了熵 所以生命本质是靠负熵为食 人类的社会需要秩序,秩序压抑了人类肉体的死本能 人类的死本能某种意义上就是熵 但熵增不可避免 总不能在搞出向一、二世战那样把人类的死本能表达出来吧 那就只能表现在网络里 因为网络是个新环境 一个新宇宙里,熵增是不可避免的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这是轮回 所以,歌颂生命吧,因为生命以负熵为食 生命是宇宙的升华
-
现存的心理学治疗有约250种学派; 人类和对领导的关系就是自我和父亲关系的重复,感觉到恐惧感和隔阂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感觉到仇恨,那就不是你的错,这是对方的问题。
-
世界第一耽搁孩子的教育谎言: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进步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骄傲使人进步,谦虚至人猥琐 精神分析总是反直觉的
-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如果爱的绝望很深,也不渴望就很容易成为橡皮人,也就是剩男剩女,很多人认为剩男剩女是择偶标准太高,其实是他们害怕去爱,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后的痛苦。不让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
-
关于孩子教育我们必须警惕一个症状,考试瘾,比网瘾还离谱的前兆症,,无论是考试瘾还是网瘾本质都是逃避,网瘾仅是家长无法给于安全感和爱的具现,但考试瘾是家长不正确的诱导,不正常的奖罚方法,注意,虽然说注重考试是好事,但成为考试瘾后,孩童就只有这一种快乐源头,背负家庭压力下,这个唯一的评价系统下,一但失败,孩童最后一定患上偏执型人格障碍,一定可能患上精神分裂症。
-
因为平台有男同来发过去消息,还是把笔记发出来一下,这边不接受诱导,但如果你想要从你的原生家庭分析自己,我非常欢迎。 在精神分析中,孩童3-6岁时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时期,根据俄狄浦斯期,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嫉妒母亲,女孩会恋父倾向嫉妒母亲,如果男孩和母亲关系过好,在嫉妒中认为自己比父亲优秀,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比父亲更加配的上作母亲的配偶,如果这个超越意识无法的到,就会认为做男人很难,性别认同障碍,同性恋的心理原因随之而来,例如美国首富马斯克的大儿子变成大女儿。只有在这个3-6岁的时期男孩承认自己不如父亲,然后以模仿父亲的方式实现对男性的认同,从而具备男性的性别意思,才是最自然的。女孩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
突然想起为什么哲学家说不要去夸奖学生,而是要平等的对待,way?运用奖罚手段去让学生成为自己意志“好学生”难到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什么要如此强调,然后我今天看书突然看到结果,奖罚的结果是,孩子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这门课,讨厌一个老师,则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而真正优秀的驱动孩子学习,是孩童掌握知识,满足好奇心所带来的天然快乐。 被父母奖罚掌控的孩童结果是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但其实并不代表不好,因为集体主义需要的就是这种牛羊,在集体中获取安全感,哪怕无法出尖,仍然是大众的幸运,代价不过是老年期的无聊而已! 而另外一条路呢,哪些成为自己的人,注定走到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者”道路上的人类,现代人类所迷信的精英!不过是占据人类区区百分之1的比例而已。 随便附录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优点:宽容而又嫉恶如仇。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没有审美疲劳。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
-
知道人为什么喜欢极限运动,喜欢危险吗?因为成年人都想重新回到婴儿时期体会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别人会死,我不会。这本质就是一种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