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问题的“命门” 所有的心理困惑,都围绕“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于“我是谁”“别人拿我当谁”“我希望别人拿我当谁”“我拿别人当谁”这些社会认知。 心理问题的解决,都是因为找到了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把自己放对了位置,也把别人放对了位置,形成了和平共处的关系,保证了良好的社会功能。
0 3
-
心理健康,就是特别明白自己是谁,也特别明白自己不是谁。特别自信,有内在能量,也特别敬畏他人,敬畏世界,敬畏未知。 心理不健康,就是特别不明白自己是谁,自我同一性混乱。
-
心理问题的“命门” 所有的心理困惑,都围绕“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于“我是谁”“别人拿我当谁”“我希望别人拿我当谁”“我拿别人当谁”这些社会认知。 心理问题的解决,都是因为找到了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把自己放对了位置,也把别人放对了位置,形成了和平共处的关系,保证了良好的社会功能。
-
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不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就”,更是在修炼自己的生命力
-
一个家庭,想要帮助孩子塑造强大且稳定的精神内核,培养出优秀且独立的子女,千万不能忽视这3点: (1)合适的沟通方式,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把“讲道理”变成“唠家常”,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赞许,不要情绪化地解决问题,要看到、听到孩子的需求。 也可以每周开30分钟家庭会议,每人轮流发言提建议,表达自我,用白板记录并投票表决,培养平等协商习惯。 (2)父母的尊重和爱,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底气。 仔细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比如他对不同事物的关注度等,以此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发展特长。 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如孩子的穿着打扮、玩具选择、学习方式等,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选择。 即使父母不认同孩子的选择,也不要直接否定,而是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与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把孩子当“独立个体”而非“附属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才能让他更好成长。 (3)及时的赋能托举,是家庭教育过程的必要条件。 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多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始终记得:一个人拥有了丰盈的精神世界和强大的灵魂,自然会更加从容的行走于世间。 好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耐心引路,家庭用心托举,自我潜心磨炼。 愿所有孩子都能朝着梦想坚定向前,对得起每一寸光阴。
-
什么是镜子效应? “镜子效应”是指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往往是我们自身状态的反射。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就像镜子一样,彼此反射出对方的行为、态度和情感等。 它也可以用来解释自我认知的形成,个体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成为了反映自己的一面镜子。换句话说,别人对你的不尊重,可能与你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有一定关系。 当别人忽视、贬低或不尊重我们时,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开始怀疑自我价值,进而产生负面情绪。 这时候,我们的反应是与外界争辩,试图通过与对方的对抗来维护自尊。然而,这种应对方式往往适得其反。 “镜子效应”的核心思想是:你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其他人的态度而减损。因此,当我们感受到不尊重时,最重要的不是外界对我们的态度,而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 只有当我们内在强大,自我认同感坚定时,外界的评价和冒犯才不会轻易影响我们。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出门享受这阳光温煦的花香鸟语的一天吧!
-
同理心的五个层次 1、仅获得来访者事情、经验 2、基于表面信息反馈 3、聚焦问题,而后反馈 4、抓住来访者内心感受并反馈 5、更快、更深一步抓住来访者感受并反馈
-
咨询师对来访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创设一个外在的悦纳来促进来访内在的自我接纳。
-
人本主义最重要的假设就是人有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这样一个能力,天生就有,这是人天然就有的一个东西,所以怎么样让他恢复这个能力呢?让他接纳自己完整的自我,他就可以了。机能良好的人不一定是世界第一,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人,他只是一个能够把自己活得最好的人,这就是人本主义最重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