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访者:老师,道理我都懂,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我却做不到,这是为什么?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视角来看,知行不合一的现象往往源于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之间的联结未完全打通。 真正的知行合一,本质是通过系统干预(日常细微练习)让认知调整穿透到边缘系统层面,使新行为模式获得情绪系统的签名认证。这需要同时调动自上而下的认知重构和自下而上的体验积累,最终在神经可塑性层面形成知行回路的闭环。
0 3
-
来访者:老师,道理我都懂,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我却做不到,这是为什么?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视角来看,知行不合一的现象往往源于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之间的联结未完全打通。 真正的知行合一,本质是通过系统干预(日常细微练习)让认知调整穿透到边缘系统层面,使新行为模式获得情绪系统的签名认证。这需要同时调动自上而下的认知重构和自下而上的体验积累,最终在神经可塑性层面形成知行回路的闭环。
-
时光,因懂得而美好,生活,因知足而温暖,人生,因感恩而厚重。 心怀感恩,所遇皆温柔。
-
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
1.每个人都有自带说明书,有雷点,也有感动点。看对方的爱语是什么,(爱的5种语言)。 2.事情过了,情绪还在,这叫未了情。即未被满足的期待。 所以有句话说的,不幸的人用一生疗愈童年。 3.高频情绪自动卸载低频情绪。如何调高我们的能量值,需要觉察,需要学习。 4.要有意识地接受所有的美好。心里默念:我是一个很好的接收者。来吧来吧,所有的美好向我涌来! 5.有伴侣,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是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
人的改变不可能是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现象,如果真的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那一定:要么是带有自欺欺人性质的假性疗愈,要么就是一个新的问题显现了——即:极不稳定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正常的疗愈和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点滴发生的。就像太极图的两极一样,从阴转阳不是瞬间转变的,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便是如此道理。 同理,一个健全的人格转变为不健全甚至神经症性人格也是如此。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这个道理。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倾听师20天有感。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负面事物时要警惕自身受到的影响。 这让我终于明白电影神探大战最后一幕李俊望向玻璃中的自己却出现林峰的影子。还有唐2最后宋义说的那句话: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可以看,但不可以看太久。
-
父母何调整养育方式: 1.游戏给予孩子快乐,减压,成就感,而你给予孩子烦恼,痛苦,压力,父母和游戏竞争孩子,父母的优势在哪里?你要比游戏好玩,比游戏减压,比游戏更能带给孩子成就感,向游戏学习吸引孩子的方法,把游戏带给孩子好的部分带给孩子; 2.帮助孩子把游戏打好,有节制,不伤害身体,不影响学习,不破坏关系; 3.父母想要好孩子,孩子也想要好父母,父母不成长,换一个孩子也一样,但孩子换个好父母,会不一样: 4.关系大于行为,为了好行为不惜一切破坏关系,就是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5.父母帮助孩子成就他想要的人生,而不是借助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
-
父母如何调整教育方式: 1.不让孩子过瘾,孩子就会成瘾; 2.明知管不住还要管,就是在破坏关系,不尊重,控制是死路一条,孩子会用行为证明,你们错了,代价惨重。 3.懂得反抗的孩子才是正常的健康的有创造力的孩子,父母和孩子较量最终会输,是生物进化论决定的
-
万物的最终命运都是悲,任何一个实在之物,它的最终命运都会破碎,任何一朵花开得再鲜艳,最终都会凋谢,所以悲是万物的命。但是看到这一点之后,不是说即然一切如此,不如随波逐流,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一种慈悲,对世界更多的关爱,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当我们认识到了父子母女都是一场缘分,这种缘分最终都会消散的时候,你就更要珍惜此刻和当下,当你知道子女最终离开你,你离开子女的时候,就更要给予更多关爱。 珍惜我们碰到的和看到的一切,然后用一颗慈悲之心面对它。让这有限的短暂的时光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