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在各种社会角色间来回切换。 忙忙碌碌承担着应尽的义务,付出所有的热情,却忘记了自己才是爱和力量的源泉。 一味付出和奉献,早晚会掏空自己,还给在乎你的人套上沉重的道德枷锁。 真正睿智的人,都懂得破开传统观念的束缚,在遵从社会规训和善待自己中间找个平衡点。 因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守护他人,从容掌控生活!一心理咨询师肖老师
0 1
-
有时候,你爱的人不是他,而是自己的执念 你爱的不是他, 而是自己的执念, 你过不了情关, 是因为放不下心里的那份执着。 在亲密关系里, 产生执念, 根本不是因为爱情, 而是你不够强大。 只不过你不愿意承认, 不敢直面自己的人性和内心的空虚。 在感情里, 要是你的爱, 全靠对方回应, 没了他就活不下去, 那肯定会掉进痛苦的执念里。 什么是执念? 就是你明知道这段关系不好, 可情绪上就是反反复复, 离不开对方。 甚至还会不顾尊严, 在这段关系里纠缠。 道理你都懂, 可就是放不下, 这就是执念。 这辈子, 不管什么关系、什么人, 在我们生命里都只是一阵子, 不是一辈子。 所有相遇最后都会走向分离, 没有谁能永远陪着你。 要是你执念太深, 总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一切, 逃避现实, 无视人性, 抗拒万事万物的变化, 那最后受苦的只有自己。
-
婚姻內耗咨询 困在离不了又过不好的婚姻里,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立即决策才能解脱。但真正消耗能量的往往不是现状本身,而是时刻悬在头顶的必须做选择的焦虑。 允许自己暂时搁置选择,实质是给情绪按下暂停键,把反复推演离婚可能性的精力,转化为修复内在秩序的能量。 暂停期间最有效的行动,是把追问要不要离的话筒转向自己:如果注定要这样生活三年,我能先为自己做哪些建设?这种思维转换能让人从受害者角色中挣脱,转而掌握关系中的主动权。
-
婚姻如果很内耗那么请你开启“省电模式” 省电模式意味着要学会自我加油。 我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去做那些能让自己开心、成长的事情。可以去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培养一个新的爱好,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重新找回自信和快乐。 当我们不再过度依赖伴侣给予的情感支持,而是能够自给自足时,我们就拥有了面对不幸婚姻的底气。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一个人独自承担所有问题。 开启“省电模式”,留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让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当我们以更加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去看待婚姻中的不幸时,也许会发现,很多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省电模式”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成长的方式。当你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在这场婚姻的困境中赢了一半,因为你重新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
-
禅修师傅的一堂课:与“无常”和解 曾在禅修课上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因焦虑求教禅师,抱怨自己总被杂念困扰。禅师递给他一杯茶,年轻人刚接过,禅师突然松手,茶杯摔得粉碎。年轻人惊呼:“您这是做什么?”禅师平静道:“茶杯注定会碎,你为何执着于它完好?” “无常”是生活的本质。抑郁的人常陷入“必须好起来”的执念,认为情绪应该像开关一样可控。但情绪如天气,阴晴不定才是常态。若能像观察云朵飘过天空一样,不带评判地看待自己的痛苦,内心的风暴反而会逐渐平息。
-
最高级的善良,是先给自己的心盖座庙 当你不必靠指点他人获得价值感, 当你能笑着看别人走你摔过的坑, 才算真活明白了。 送你两把刀—— 第一把斩妄念:别把珍珠抛给聒噪的麻雀,它们只当是磨嘴的石子。 第二把破迷障:悦人者困于方寸,悦己者自有山河。 要像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润自己的田,映别人的天,就是最大的慈悲!
-
正念,是跳出思维陷阱的最好途径 佛陀曾给弟子讲过一个故事: 一名男子被毒箭射中,疼痛难忍。旁人急着帮他拔箭,他却执着地问:“这支箭是谁射的?用什么材质做的?”佛陀说:“先拔箭疗伤,追问只会让你丧命。”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相:当痛苦来袭,与其纠结为什么是我,不如先学会停下来观察。 这就是正念的核心:不评判、不抗拒,只是如实觉察当下的感受和念头。 比如,当你又冒出“我太失败了”的念头时,试着对自己说:“哦,我的大脑又在播放失败者的影像了。” 这种抽离的视角,能瞬间削弱念头的杀伤力。
-
致讨好型的小伙伴,人生如丛林,你可以不咬人,但一定要学会呲牙!
-
正念冥想的意义 一个小故事:一位禅师问弟子:“如何让浑浊的水变清?”弟子说:“过滤、搅拌、加明矾。”禅师摇头:“只要放着不动,泥沙自然会沉淀。” 抑郁就像这杯浑水——我们越是想“解决”情绪,越是搅得心神不宁。而“观息法”很简单: 1. 每天静坐10分钟,专注呼吸。 2. 当杂念出现时,不评判、不抵抗,只是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呼吸。 坚持一个月后,你会发现自己不再被负面情绪牵着走。 正如庄子所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情绪来了又走,而我只需“看着”它们,不再内耗。一❤️肖老师
-
内耗的本质,其实是在成全自己和迎合外界之间进行战斗!
-
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在各种社会角色间来回切换。 忙忙碌碌承担着应尽的义务,付出所有的热情,却忘记了自己才是爱和力量的源泉。 一味付出和奉献,早晚会掏空自己,还给在乎你的人套上沉重的道德枷锁。 真正睿智的人,都懂得破开传统观念的束缚,在遵从社会规训和善待自己中间找个平衡点。 因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守护他人,从容掌控生活!一心理咨询师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