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菲
1天前在线咨询时价

痛苦最终都围绕着两个主题:存在和价值,它们构成了“我”的核心意义(见下图)。 存在指的是“我”被看见、被承认、被允许,价值指的是“我”被认可、被肯定、被欣赏。当获得这些意义时,人就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而当无法获得这些意义时,人就会感到悲伤、委屈、愤怒、孤独、绝望。这些意义关乎一个人对自己的判断,是人幸福或痛苦的重要来源。
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 ——亨利·柏格森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里面对自己的渴望与附着在其上的恐惧和羞耻时,它们就处于盲区之中;如果对方也处于同样的境地,那么我们既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对方,这就是双盲。从图1-4中我们可以看到,A和B虽然表达了各自的想法,但都无法意识到下方盲区的存在,就只能在盲区外打转,无法理解自己,也无法理解对方,更无法理解为什么对方不能理解自己
人们贪恋的是那份求而不得的感觉。换句话说,不是人们贪得无厌,而是这些感觉里蕴含的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被满足。你之所以能活出自我、活出尊严,是因为作为人的意义带来了满足感,即你觉得这个世界是有人愿意看到你开心,是认可你的,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你的重要他人。而当无法在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时,人们会选择用物质满足来替代,但它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无法替代人类情感表达的关注和在意。在缺乏来自人的情感回馈时,人们会不断地用一些替代品来填充,因而显得贪得无厌。情感匮乏的坑永远无法用物质、权力、性等填满,因为它们都无法替代一个内心在乎你的人的情感。
要想和别人搞好关系,首先要同自己搞好关系,要能够接受自己。 只有接受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你跟自己相处不好,就不会有人跟你处得好 ;你跟自己处得好,别人才会跟你处得好。 所以人要首先了解自己,跟自己相处好,而不是只看到别人。 每当面对着镜子的时候,问问自己对镜中人究竟是爱是恨。 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会喜欢你。 可事实上就是有大部分人不喜欢自己,总觉得自己这儿长得不好看,那儿也长得不好看。 要改变别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而改变自己不是说去整容,而是接受你自己。 当你哪一天接受了自己,就跟自己相处好了,那时你会发现,所有人慢慢地都跟你处得很好,都开始接受你了。
爱情关系的基本要素 成熟的爱的第一个要素是对伴侣的人格感兴趣,即一方想要知道对方的感觉、兴趣、思想和欲望;好奇对方的抱负和目标,并且愿意与之相伴,即使与伴侣兴趣相关的努力和活动并非你的主要兴趣。在情感冲突中,当两个人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或潜在矛盾时,这种对另一个人生活体验的关注构成了一种非常宝贵的共享空间。此时,如果双方都能从另一方的角度看待情感冲突,那将会获得某种理解,从而有助于解决这场冲突。向另一半敞开心扉,可以帮助双方重新进行沟通与妥协,减少怨恨,避免因彼此的投射性认同而加剧冲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糟糕的亲密关系恰恰缺少这样一种兴趣,他们关注的焦点都在“我得到了什么”或者“他/她对我是否公平”或者“我的需要是否被满足了”。 这些问题反映出一种趋势,那就是失望和怨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彼此心中积累。 这种“正当的愤怒”(justified indignation) 和“自我正 当性(self righteousness)积累得越来越多,最终就会在某种情况下爆发出来。
提升身体能量:重启生命节律 1. 靠近自然,汲取地气:别把自己困在钢筋水泥的世界,去摸摸树皮的粗糙,闻闻雨后泥土的气息,感受脚掌踏过草地的真实,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2. 日光浴,晒出好心情:阳光是免费的良药。晒太阳可以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是让你快乐起来的激素。每天20分钟,让皮肤沐浴在自然光下。 3. 动起来:一开始不一定要剧烈运动,可以从5分钟拉伸或步行开始,也可以慢跑、登山。运动不仅可以同时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还能改善睡眠。身体的活力是精神韧性的基石。低能量时,别忘了一定要让自己动起来。 4. 真正休息,深度修复:真正的休息不是瘫着刷手机,而是允许自己“关机”。放下电子设备,优先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午间小憩20分钟,让紧绷的神经彻底松绑。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聆听非常表面或处在自动化的层面。一般会根据对自己的意义来分类挑选所听到的事物,我们关注周围人所说的是以自己为中心,去听取这些话对自己的影响。 花点时间,想想自己真正感受到被听到的某个时刻。回想一下,有人聆听,并且听到你心底最深处重要的东西时,那是什么样的感受?你是否会感觉到对方对你的欣赏呢?你是否感觉到对方的信任,觉得分享自己真实的想法是安全的?是否感受到支持,或许会让你更有力量?以这样的方式被他人聆听,是令人惊叹的。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具备这样的倾听技能,这也是咨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心理学中,爱自己可以理解为:无条件接纳自己。 比如,可以坦然地抱抱自己说“即使你不完美,我也爱你”,随时关心自己的感受,不轻易因外界评价而自卑自责。 但成长在一个“需要满足条件,才能被爱”的环境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体验过被全然接纳的感觉,更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爱自己的正确方式。 因而常常卡在以下几个困境中: 在关系中不自觉讨好,习惯压抑需求和想法; 害怕暴露缺点和脆弱,容易自责、内疚; 情绪低落、无助时,不知道如何疏解,容易压抑或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