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

回避型人格障碍个例分析

2015-02-06
1842 0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内心很想与其他同学一起玩,但自己不敢去,即使别的同学主动找他们玩游戏,他们也是缩手缩脚,听从别人摆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即回避型性格异常的萌芽的表现。一般讲,具有这种性格异常的人,很想与别人交往,但又很怕被人拒绝、抛弃、羞辱,结果总是回避,心理上很自卑,行动上畏畏缩缩。以上的一些关于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很容易在我身上体现。在本文中,我将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分析,并相应介绍回避型人格。

1 回避型人格定义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我满足了14567项。所以我可以把自己归到回避型人格的行列里了。

“回避型人格”这个词是在老师的课上第一次听到。当时,老师讲到有些人很怕别人依赖自己的行为属于回避型依恋,我立刻就把这个词记下来了。我曾经有过两次经历,我的朋友对我产生依赖,做什么事都希望能跟着我,而我却产生了一种害怕的心理,并且最后都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方式终止了他们的行为。尽管我的内心很矛盾,不想伤害我的好朋友,但是他们的依赖让我心里产生负担,我会不自觉得躲避他们的亲密行为。

这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不喜欢朋友依赖我,他们喜欢我、信任我才会想要和我走近,而我也很喜欢我的朋友,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她们的依赖行为,正常人反而都会乐意接受吧。直到老师上课提到“回避型依恋”,为我指明了方向。

2 自我案例分析

常常会有一种感觉,我的人生很大一部分是在为别人而活——总是太看重别人的看法而委屈自己的感受。我害怕让别人伤心,害怕麻烦别人,害怕被别人批评。小心翼翼地经营我的生活,似乎做好了这几点,让别人觉得满意,我才是优秀的。被批评指责后,常常会很痛苦,在那之后持续一段时间,心里也会有种委屈悲悯的心情。别人即使只是一句带有轻蔑语气的话,一个轻视的眼神,都会让我觉得不安,是不是我又不经意间做错什么了。

我害怕参加社交活动,不参加社团的自由聚餐和日租,不参与晚会的互动部分老老实实做观众,不去陌生团体的活动;不喜欢出现在人多的场合,文广经常会有现宣活动或一些小游戏环节,尽管很有兴趣但是看到一群人挤在那里我会很快路过;在一些会议和小组讨论当中我经常从头至尾不说一句话或者只和边上的人偷偷地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被别人嘲笑,担心自己驾驭不了现场气氛而出糗。因此,在生活中,我经常需要照顾我“羞涩”的内心而过分担心情绪状况,也会常常焦虑不安,想一些有的没的。

遇到同一件事情,室友想到的是好的方面并为之欢欣鼓舞,而我总会“适时”地想到一些有危险或风险的方面,泼他们冷水。室友总是说我消极地看问题,我的解释是“这是理性地分析问题”。一般,人都会从正面看,我只是提醒他们还有风险的存在而已。其实不然,如果身在阳光下,哪里会看到角落的阴影。就像回避型人格定义里的第七条,我的内心过分强调了风险的存在,以至于总是想东想西、怕这怕那的。虽然想把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考虑得尽可能周到,但是也往往导致自己犹犹豫豫地下不了决定,在玩的时候也会心有顾忌。

3 原因分析

心理学家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由于自卑感引起,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①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一般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入比较时,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由于神经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都有可能使人自卑。如果得不到妥善消除,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4 治疗方法

首先应消除自卑感。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充分认识到自卑的利与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遇事自己给自己说:“我一定会成功!”相信事在人为,抱着“豁出去了”的心理,不过多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另外,就是要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多与人交谈,积极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同朋友做些不计时的随意谈心、郊游等。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从而拥有一份快乐的心境和充沛的精力去拥抱生活。

可辅助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治疗等,可使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加强自信心,消除自卑阴影,来借以逐步改变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提高自我评价。心理医生还应努力他们使克服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5 我的改变过程

应对自己的“回避性”行为,我努力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变,虽然我可以预计到过程是十分漫长而困难。我努力在生活中从一个个小机会里得到锻炼,通过一次次的小突破实现最终的改变自己,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我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上课的座位我喜欢边上几排,因为那样老师不会注意到我,会让我有安全感。但是,大学的课堂不像高中那样,学生需要参与到课堂并且会有平时分。若还是像高中那样只是呆呆坐在底下,那么我无疑会在大学生竞争里落败。在上学期的毛概课上,老师鼓励我们主动做一个关于“中国梦”的演讲。那学期由于面临跨大类的压力,我必须要最大化地争取成绩,刚好自己心里也有个想法,于是我就准备了稿子。演讲的顺序是自己排队定的,我在快下课的时候才上去排队。在等待的时候,尽管整个人浑身发抖发冷,但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上去,大家都看着呢”,而且稿子的心血不能白费,最重要的是我要多加平时分提高成绩。最后,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其实我好像也没那么紧张,就是按着我的稿子读,只要做到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和自己的形态就好,偶尔还要抬头看看老师装出很淡定的样子。下台以后,身子一下子轻松,内心感到很愉快。我做到了,而且效果不错。

我上过一门“美国政治与外交”的通识课,那门课的平时分要求学生举手发言至少3次。而对于我这个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一只课堂上的闷鳖的学生来说,只能很不幸告诉自己,我要完蛋了。然而,也很幸运的是,我在第一节课就认识了一个新同学,她很主动大胆,也很积极热情。她在第一节课就完成了2次举手发言,而我只是坐在她旁边默默地看着她。她看我不举手帮我着急,就一直催我举手,鼓励我。很感谢她,我那门课到期末完成了3次举手发言的任务。其实,到后来发完言,我会觉得其实发言还挺好玩的,说几句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坐下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爽的感觉。有时候,有一个榜样、一个好朋友在身边,就像阳光一样,她会推动我向前,我也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在班级见面或者一些会有很多人参加的场合,我总会不自主发抖,手脚发凉。可能是因为觉得要见很多新的人,我也会被很多新的人所看到。往往一开始我会很拘束,吃东西玩游戏什么的会很拘束,生怕露出自己丑的一面。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努力深呼吸,我就会慢慢融入到这个氛围中,手脚也会放得开一些。同时,看着身边的人自如地吃东西,随意地玩游戏,我会去模仿他们,告诉自己“没关系”。在聚会的最后,通过自己的调节,我也能很好地适应那个环境。

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积极地去报名参加学生组织、社团。我很怕面试,但是感觉很新奇、也很想试试,那是我告诉自己“当是为自己将来找工作做铺垫”,不然以我的表现以后面试很容易被筛掉。我是个很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人,因此在社团里,我很努力地完成部长给我的任务,甚至还主动要求任务。现在想来这也是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希望别人能对我有好印象吧。在大一快结束的时候,我参加了部长竞选,并且也当选了。这学期,作为一名部长,我需要给部员开例会,需要更多地和一些指导老师、学长学姐交流,需要带领部员熟悉社团内部事务。于是,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我变得比较干练沉稳,这也大大地改善了我在人际交往上的一些困难。

在下一些决定的时候,我尝试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不要考虑太多风险,这样只会让自己畏手畏脚、优柔寡断”,“想要成大事者不应该这样,人生就该搏一搏”。于是,在这些心理暗示下,我做决定变得果断多了,也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6 小结

上了大学,由于社交圈的复杂性,我的回避型人格越来越凸显出来。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开始积极寻找根源,主动尝试解决问题,至今也取得一定效果。要走出回避型人格的阴影,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困难。在我看来,起主要作用是主体自己的思想态度。如果回避型人格患者愿意主动尝试融入社会,愿意积极面对,相信随着次数的积累和时间的积淀,他们一定会变得乐观外向,大方自然。假如当事人将自己锁在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那么症状只会更加明显。久而久之,他将无法融入社会乃至正常生活。

其实,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意外发现。其中,在豆瓣上专门有一个关于回避型障碍的交流小组,里面有详细的回避型人格的性格介绍,也有很多同样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让我发现其实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情况,可能我身边的很多人也有这样的回避型人格,只是我不知道而已。这也有助于我更深入了解这种人格障碍,更有效得去克服、改善它。

俞老师的话:

回避型人格的一些特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般随着年龄的成熟与社会阅历的提升,会逐渐的好转。只有那些反应强烈且持续长久的人,才可以诊断为回避型人格。这位同学应该属于社交焦虑的范畴,还谈不上是回避型人格。至于几个好友靠近她时她会害怕地逃离,可能是因为当别人靠近时勾起了内心冲突的结果,并非是回避型依恋的表现。

这位同学把自己戴上了一顶回避型人格的帽子,不免让我想到学习心理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些人会把一些心理症状或诊断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抑郁症强迫症等,往往夸大了自己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医学生中也可以见到,有些医学生学习了一些疾病的知识,于是会怀疑自己得了这个病那个病,结果只是杞人忧天,徒增心理负担。其实这些动不动给自己戴上一顶疾病或障碍帽子的人,反映了内在自我形象的糟糕,因此这些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相信自己。

社交焦虑者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害怕自己不好的一面被别人看到,这是关于自尊稳定性(即自我价值感)的主题。社交焦虑者的自尊并不稳定,容易因别人的评价而动摇,所以有些人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习惯性的采取回避的态度。比如不敢去参加面试,不敢坐在第一排(这位同学以前选择坐边上的位子),总是担心别人会注意自己(穿着、走路姿势等),甚至有些很好回答的问题也会习惯性地回避,比如,今天星期几?第一反应是摇头!

社交焦虑者内心往往有一个批判性很强的内在形象,这个形象来自于幼时的抚养者(一般是父母),在评价的场合,这个形象会被激活,并想当然地把这个形象的评价加诸在周围的人身上。似乎在这样的情景中,社交焦虑者再一次地体验到幼时曾经体验过的被苛刻评价的感受,虽然现实可能根本不是这样,即别人可能根本没有关注他的言行。有些人也知道别人并不会苛刻的评价自己,但仍放不下那些担心,这是因为他/她们内在批评性的关系模式所致。

以下是克服社交焦虑的思路,供参考:

1、 减少自我否定性的想法。有意识地觉察自我否定性的想法,比如“我是不是穿得很邋遢”、“有人会不会看到我的小动作”,每当出现这样的想法时,不妨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研究这些想法的错误之处,再以更合理的想法来替代,诸如“我相信自己的形象”、“即使有人在看我,也无妨,做我自己就行。”类似的想法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找到,并经常性的做这个练习。这属于认知疗法的思路。

2、 逐步的提升自信心。有一个自我欣赏三事的练习,是积极心理学治疗中运用较多的练习,要求每天找出三件做得比较成功的,或者有进步的,可大可小的事情,记录下来,逐渐的会产生一种自我肯定的习惯。另外,在生活中,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培养一些健康的习惯,减少不良的习惯。逐渐的一个人的内在形象会有所改变,当一个人的内在形象得到提升之后,便不大会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了。

3、 自我催眠的练习。比如假设一个人走在路上担心别人会说自己穿得很邋遢,所以他每次上街时总会很紧张。那么,这个人可以在放松的情景下(通过三二一法自我催眠导入),逐渐地在脑海里浮现这个场景,然后试着跟场景中那个批评者的人对话,为自己辩护。

4、社交焦虑克服的关键步骤是勇敢面对焦虑情景。只有面对了焦虑情景,反复重复之后便能建立焦虑情景的新的条件反射,当新的条件反射建立起来之后,面对焦虑情景时将不再会有强烈的焦虑反应了。习惯性的逃避社交情景,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但却进一步固化了社交焦虑的条件反射,以后每一次社交场合都会有强烈的焦虑反应。同时,每一次困难的克服,都能提升自信心,正如这位同学勇敢的举手发言及上台演讲后,她对自己的表现更有信心了。

5、 其他的方法也有很多,这里不多写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羞怯的十种简明应对方法》一书。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