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涛
任海涛 10127
心理咨询师、情感咨询 关 注
智慧父母课堂系列--2、恋父情结,孩子长大后很难走出的魔咒。
原创首发

智慧父母课堂系列--2、恋父情结,孩子长大后很难走出的魔咒。

2021-12-13
2808 13

作为父母,如果听到女儿说想要嫁给爸爸,通常都会一笑了之,认为只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说笑而已,但事实,果真是这个样子的吗?为什么现在有些女孩喜欢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萝莉爱大叔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当一个孩子很小就出现过度亲近父亲,厌恶母亲的情绪和行为,这些就是恋父情结的典型表现

心理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恋父情结是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把母亲放在一边,甚至想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是爱父嫌母的潜意识愿望。即被称为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女儿会对父亲产生爱恋,爱父嫌母(还有的单亲家庭,父亲如果和哪个女人亲近一些或者再婚,女儿就以极端的手段反抗,甚至自杀),叫作“恋父情结”。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现在,我们既不能把此类情结看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也不能把它绝对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一般说,女孩在3—6岁时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恋父烦母,但这种现象大多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女孩子还表现出对父亲的情爱独占欲,那就成问题了。

恋父情结是一种心理障碍,也叫性心理倒错。一般源于女孩儿在3~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教育。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注意性别差异,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在这一时期男孩儿恋爱母亲,嫉妒父亲,女孩儿亲近父亲,嫉妒母亲。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刁蛮、任性,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甚至有的女儿已经成年还要求与父亲同床而眠,其结果往往很糟糕,不仅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而且还会影响父亲的婚姻,还可能为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家长只要对孩子多加留心,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恋父情节的端倪。比如有的孩子将父亲常用的东西带到幼儿园。吃饭、睡觉,学习、玩耍都带着。谁也别想拿走。对其他人的同类物品却并不愿意接受。这个时候就要立刻重视起来,并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任其发展,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情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难以控制。

这种情节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意识到和解决的。其结果是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成年之后的两性亲密关系的。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当中,会表现出强迫性重复。会不知不觉的总是和某一类像父亲一样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情感冲动。还比较容易爱上情感激烈、攻击性比较强的男人。并想从对方身上获得那些在父亲身上没有得到的爱。即使不断碰壁,遭受虐待也在所不惜。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认为自己能从像父亲那样的人身上获得爱,就能改写自己潜意识,不被亲生父亲所爱的失败感。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另外一种恋父情结会出现过度补偿的现象。他们内心深处排斥那些与父亲相似的人。因为他的潜意识会认为从父亲身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只要避开了像父亲一样的人,就能得到幸福。我们会在亲密关系当中反复考察,不断的和自己的父亲做比较。只要出现有相似的地方,就会感到痛苦不安,信任自己的伴侣,并准备要逃跑。

“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以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这个过程往往是极其纠结和痛苦的。

人们习惯上把这看作亲情问题,如果孩子不依恋自己,许多人会以为是因为自己亲得还不够,于是加倍弥补。有些人觉得无所谓,尤其那些感情较好的夫妻,常常觉得孩子亲谁都一样。其实,这是孩子在进行性别角色方面的认同。也就是说,既然孩子知道自己是男是女,也知道父是男、母是女,于是男孩子就需要格外亲近具有男性心理特征的父亲,把父亲当作本性(全体男子)的典型代表,从他那里学习男性特有的性格气质和举止神态,将来才能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承认的男人。同样,女孩也需要亲近女性化的母亲,以便学会如何做女人。3岁到6岁的孩子不会去崇拜高仓健或毛阿敏,他们唯有学习父亲或母亲,将来才不会变成“娘娘腔”或“假小子”。

理想的状况应该是,男孩跟父亲认同,女孩跟母亲认同。如果颠倒过来,就容易形成孩子的“性身份障碍”,有可能发展为排斥甚至仇视异性,严重的可能形成同性恋的潜在内因。如果孩子“不偏不倚”地依恋父母双方,那么这并不是好事。它表明,孩子弄不清应该依恋谁、学习谁。这实际上跟孩子对父母都不依恋是一样的,容易导致将来“性身份障碍”缺乏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应有的自信、自爱和自律。这同样可能造成“男不男,女不女”,带来“性身份障碍”那样的后果。

许多父母总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当然,真的发展为同性恋的孩子确实为数甚少,但是看看婚恋障碍严重的那些男女,不那么极端的情况都相当普遍。有些小伙子怯于接近女性,有的则有“女性崇拜”或“恐惧女性”情绪,甚至影响婚后性生活。有些姑娘内心企求“丈夫如父亲”式的对象,有的则痛恨自己身为女人甚至扩大为仇视所有男人。追根寻底,都与他们在成长中过分依恋异性父母或谁都不依恋有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父母仍在不自觉地重蹈覆辙。人们总以为爸爸更亲女儿、妈妈更亲儿子是天经地义,却忘了自己格外亲子女的时候,还应该加倍地鼓励和引导男孩去崇敬父亲、女孩去理解母亲。有的夫妻展开“亲情争夺战”,都希望独生子女更亲自己,却忘了自己和孩子的性别。许多母亲自以为看透了男人(其实只是自己丈夫)的“弱点”,立志要亲手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有时父亲处怕女儿沾上她妈妈的“毛病”。一些夫妻实行“二保一”,如果有个独生女,她与庸碌繁琐的母亲怎么能认同呢?反过来,精神上压倒对方的女强人,又让儿子向父亲学什么呢?最要命是一些自己性别身份就不甚合格的父母,再不注意性别教育,很可能代代沿袭心理上的中性人。

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现状?

父亲要和母亲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父亲一定要学会巧妙的保持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把感情的重心放在母亲身上。过度溺爱的父亲首先要停止过度溺爱的行为。陪伴和心理支持不足的父亲,就要加强练习,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心理上的支持。母亲这个时候要学会趁虚而入。多亲近多关心孩子。这样才能弥补孩子对父亲的过度依恋。单亲家庭的母亲在面对孩子评价父亲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父亲所犯的错误,和孩子之间区别开来。同时要发现和强化父亲对孩子爱和支持的部分。这样才能使得孩子在关系当中的心理状态逐渐平衡。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形成,是父亲和母亲共同培养的结果。心理专家认为母亲能教会孩子学会爱和关心。而父亲则有利于未来孩子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方向的发展。不要给男孩穿花衣服,不要让女孩爬墙上树。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主动地多跟同性孩子一起玩,把交流和示范融汇在共同玩乐之中。这是孩子“游戏期”性别角色培养的根本“秘诀”。父子共同“骑马打仗”、捉蚂蚁;母女一块儿打扮布娃娃、“跳房子”;这才是有益的天伦之乐。父母过于自我封闭,或者只会买好东西,开发智力,是无法促进孩子的性别认同的。异性成员组成的单亲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对子女成长极为不利,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家庭无法较好地培养孩子的性别角色。

如果成年人发现自己身上具备这样的情节。首先要意识到只需要重新去检查一下,发现自己长期在关系当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找到固定的模式,找到在关系当中发展的规律。在意识层面要提醒自己,并不是自己真正的父亲。让自己逐渐接受这个事实,重新开始审视对方给予自己的爱。往往这种情节背后都存在着很多负面的信念。比如说我很弱小,所以我才需要被照顾。如果我讨好他,他就会对我好了。因为我不好,所以他才讨厌我。所以我们反过来要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个可以独立面对生活的人。看到自己在亲密关系当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不需要依赖别人的。不再追着那个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的幻想。逐渐提醒自己,父爱的其实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带着这份遗憾,让缺失的部分与生命中独立的部分学会相处。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13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