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或意识应该成为每个人健康生活的标配
转载文章

心理咨询或意识应该成为每个人健康生活的标配

2022-10-15
342 2




要为每一个走进心理咨询室,主动寻求变化的人鼓掌。为我们自己喝彩!没有内在觉醒和驱动的人,总停留在自己有限认知的世界里,拒绝任何改变。也永远不会发现身边的资源或是要过很久、甚至多年才能领悟到当初走过的弯路,其实本来有更好的选择。

以下转载自: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

美国公众有一种普遍的认知:成功人士一般离不开两类人的扶持。这两类人常常被美国的成功人士誉为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翅膀”:一类是法律顾问,一类是心理顾问。

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即便是美国总统,也拥有自己的心理顾问。

当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以及心理困惑之类的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

心理学家们认为,有两种人需要心理治疗。第一种是需要让自己紧绷起来的人,第二种是需要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人。

在寻求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帮助求助者找回自己需要的心灵平衡点,协助求助者发现心理失调的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有资料统计:

在美国,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每百万人口中有550名心理工作者,平均每1800人中有1名心理咨询师;


在德国,2000人当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


在日本,拥有心理咨询师的公立初中达到了3750所。


而在中国,100万人口中仅有2.4名心理服务人员。




在中国,许多人把找心理咨询师看成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当有人提到要去做心理治疗时,多数人的反应就是:这个人的心理一定是有问题了。去找心理咨询师是一件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事。


我的邻居,笼子内外


有谁敢说自己在一生中身体都不会生病呢?人的一生,从呱呱落地到年老逝去的整个人生历程中,偶发的头疼脑热、感冒咳嗽等大小疾病会时常伴随着我们。


所有的人在一生都会致力于追求快乐、渴望着健康、祈求自己能够长寿。


人们都清楚我们的身体会生病,但是很多人却忽视:我们的心理也一样会生病。


如今日益广阔的社交天地,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人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挣扎。


面对这样一个特珠的时代,有谁敢说自己能够终身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呢?


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是从精神病理学的观点来看待人们的,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疾病,他们治疗的目的是祛除各种心理疾病。


为此,心理治疗给老百姓们留下的印象是:去看心理医生的人,肯定是一个精神上有些毛病(问题)的人。


当我们的躯体有疾病时,人们都懂得积极去看医生;可是心里有些问题,或是患有精神障碍时,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或者即使知道自己是有心理问题,但忌讳就医,担心去心理咨询/治疗后,别人会瞧不起自己,怕受到他人的歧视。结果是不少的人贻误了心理咨询的最佳时间。




图源网络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纳对心理咨询的定义:

心理咨询,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创造的气氛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

心理咨询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与社会,逐渐改变自己对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2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