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的结果真的可靠么
原创首发

心理测量的结果真的可靠么

2022-11-15
547 2
每一个机构都有其调性,风格。最近在咨询平台群里经常看到量表解读诉求。SCL-90量表最常用,它不像SAS、SDS那么简单,也没有MMPI那么复杂。参加过几次测评训练,对此深有体会,每一种量表的数据只有在使用时才变得生动、具体起来。对心的量化和测量应该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吧。

回顾下之前参加张泉水主任医生的测量训练营,他讲到SCL-90量表解读,他说对所有的自评量表来说,常模的参考价值有限。理论上讲,评分越高代表被试者症状越明显,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自评量表结果会因为被试者的自知力或求治欲望不同而出现明显差异。例如:神经衰弱患者,在精神疾病里面属于轻度异常,但他们的结果往往里有较多因子出现异常相反;较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因为否认疾病,测试结果反而可能多在正常范围。



同样的看法在申荷永教授那里也听过。跟随申老师一起工作时曾建议小程序建设测评大厅。先生十分反感,说起他们参与的省级项目对自杀测评的调研。测评结果和被试当时的心境关系非常大。那些当时测量结果正常的人,后来却遭遇自杀危机的的风险。

总体而言,自评量表的准确度要小于他评量表。而他评量表的准确度又小于投射类测评,如罗夏墨迹之类。投射类测评虽然准确度高,却又因为咨询师解读的水平不同,标准难以量化受到极大的局限性。一对一测评耗时耗力。

三年前我参加韦氏、斯欧儿童和成人智力培训时,当时的市场报价还是800元左右,现在已经的报到2000多一个人次了。国外报价6000元左右一个人。原因就在于这类智力测评需要1对1面对面他评,测评2个小时,生成报告再解读又1个小时。还没有计算培训、工具和测评手册的成本。智力测评的成本可见一斑。在儿童自闭症、特殊教育学校、成瘾行为治疗中常常会引入智力测评。企业高官招聘中有的企业也会把智商当做重要参考标准。

最后,在这个满世界都是娱乐趣味测评的环境下,不过度依赖测评结果。只有正确理解心理测评是工具、途径、参考,才能做到所有的工具都是来为人服务的。咨询中最终的评估和鉴别诊断仍然取决于依来访的临床表现或咨询评估来确定。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2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