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最具破坏力的往往不是分歧本身,而是分歧如何演变成一场“你死我活”权力斗争,指责、冷战、翻旧账……这些熟悉的场景背后,往往隐藏着未被满足的核心渴望:被理解、被重视、被尊重、安全感、归属感。
从家庭系统理论和萨提亚模式来看,冲突才是夫妻双方“生存姿态”(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的碰撞,掩盖了内心的脆弱和真实需求,当“我对你错的胜负欲取代了”“我们如何一起解决问题”的合作意愿,关系便陷入消耗。
我理解那种在争吵中的感受到的孤独和绝望——仿佛用尽全力呐喊,对方却只听到指责;也理解那种在冷战中,心如刀绞却无法先低头的倔强。你们的愤怒之下,可能是深深的受伤和未被看见的委屈。
实际路径:
- 觉察触发点:争吵升级时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此刻,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认可?支持?空间?)”
- 表达脆弱而非攻击:尝试“用”我感到……(情绪词),因为我需要……(核心需求),我希望我们可以……(具体请求)的句式代替指责。例如:“我感到很受伤和孤独(情绪),因为我需要感受到我们并肩作战的(需求),我希望下次遇到困难时我们能先一起商讨(请求)。”
- 倾听“弦外之音”:当伴侣指责时,尝试听Ta话语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恐惧,“你总是……背后“可能是我很害怕我需要……。”
- 寻求共同目标:重申你们共同珍视的东西(如家庭的稳定、孩子的幸福、彼此的情谊),将“对抗”转为“合作”。
婚姻的和解,始于看见冲突表现下的心灵呼唤,并鼓起勇气用更真实、更脆弱也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链接。你们值得拥有超越权力之争的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