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完美从来都是假象,缺点一大堆才是一个人真实的状态。
当你读了这个标题,可能会很好笑,这个年代谁愿意做个笨蛋和蠢货呢?嗯嗯,也许觉得做个快乐的憨憨很不错。
在人越来越精明的趋势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精明的那一个,由此可能会产生许多的烦恼、多了抱怨。
有时候接受自己和他人不聪明的行为反而让人自在和真实。
我们经常给自己或者爱人,甚至身边的朋友说:“我很好,你也很好”。不外乎,在有些情况下这是一个必须强调别人和自己一定要完美的词语。表面看是鼓励,深层是要求,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
如果他人会想到那天我不好,是不是自己会处于被孤立,进入到关系有落差和人际交往不平衡的恐惧状态。
其实有时候“很好”,是一个陷阱,是一个牢笼,套牢自己的同时,也套住了他人,存在了刻板评价和盲目鼓励。
被迷惑的自我判断,周围人说你很好,为此要为很好付出代价,处处要展示出我很好的一面,可能花费了自己的时间,烦恼如何做才能让周围人满意,这里又消耗了情绪、贬低了自我价值。
图式会误解人的判断,如果用他人的眼睛去看他人,我们会比自己想象中更宽容。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把人,想象成一个图式,按照图式去衡量这个人,在远距离看一个人,Ta真的很完美,跟我想象的一样完美,特别。
近距离接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双方都会卸下面具,然后进入一个很自我得状态,随意,可能会把之前压抑的部分,全部暴露出来;
朋友之间,互相调侃,互相诉苦。这个时候彼此会暴露出很多缺点。
突然意识到Ta不过如此,可能会接纳,也可能会疏离。因为无法接受真相。
情侣之间或者婚姻生活中。
男士可能脾气臭,懒惰、没有刚认识的那种体贴、也没有当初的献殷勤。
女士可能会使点小性子,或者扔掉以往淑女或者感性的形象,在彼此眼前不在伪装,变得随意。
这个时候你很好,我也很好的形象全无,无法接受眼前的一切。
可能会想,当初觉得彼此都很美好,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距。
去掉图式,用心去了解真实的他人,了解人性本就如此,倒着看可能他们所有暴露出来自私自利的部分,也许是我们想要暴露出来但又没勇气。
我们忽略了一个真相,随性、懒惰、自我、冷酷是人的本性。而后通过塑造和学习、文化的熏陶、阅历变得理性、隐蔽、随和、温暖、柔情。
如果一开始就明白,我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好,没关系。我能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你也能接受我真实的样子;接受没那么好的事实,慢慢的我们彼此的感觉会更好。
每个人在生活的压力下,已经伪装的让自己变得扭曲,好不容易在一个放松信任的关系中卸下防备和面具,活的自在舒坦,这个时候我们坦然接受他人的真实,然后真诚的对待彼此。
我们允许自己和他人在真实的状态中得以自由,慢慢的我们也会开始发生了变化。
现在稀缺的是能说实话的人,如果身边有这样一个能看到你的真实,能体谅你的不容易,还能和你并肩走一程的人,(不管怎样,都愿意陪着你,你只做那个真实的自己就好,请珍惜彼此的关系,请相信你们可以互相治愈,互相美好,互相解压;)
有一个愿意和你说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面对自己没那么好的一面,我可以做个大笨蛋,你也可以做个蠢货的朋友或者恋人,彼此快乐,彼此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