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晞✨心灵成长
颖晞✨心灵成长 21357073
中央电教馆认证高级心 关 注
1.5-3岁关键期!孩子学“上厕所”,竟影响未来恋爱模式?
原创首发

1.5-3岁关键期!孩子学“上厕所”,竟影响未来恋爱模式?

2025-11-01
1883 0
内容展示

🍼 你知道吗?孩子1岁半到3岁左右,那个摇摇晃晃学着自己上厕所的阶段,在心理学上叫“肛欲期”。这可不只是生理训练那么简单,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体验“自主权”的关键时刻!

相关图片

💪 核心任务:我的身体我做主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努力学习一件大事: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别小看“拉臭臭”和“尿尿”,这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第一次能自己“做主”的重大体验。成功控制带来的成就感,是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意的重要基石。

相关图片

👨‍👩‍👧 父母引导,影响深远

父母在这个阶段的态度和方式至关重要。如果引导得当,孩子能顺利发展健康的自主性,未来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平衡“亲密”和“独立”。

相关图片

⚠️ 但如果引导不当呢?

太严厉: 总批评孩子“弄脏了”、“太慢了”,甚至为此惩罚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我控制不好自己”、“我弄出来的东西(排泄物)是脏的、羞耻的”、“犯错太可怕了”。

相关图片

太放任:完全不管,或者包办代替,孩子没机会练习“自己做决定”和“承担小后果”。

这两种极端方式,都可能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卡住”(固着),长大后在亲密关系里出现明显的倾向:

相关图片

🔒 倾向一:控制型(源于早期太严厉)

表现: 超级爱干净、东西必须摆整齐、规则感超强。在恋爱中呢?可能对伴侣要求很高、爱挑剔(比如卫生习惯、做事方式)、总想管着对方,容易陷入“谁说了算”的权力争夺。

内心戏:“我必须做到完美,否则就一文不值!” 或者 “规则就是用来死守的/打破的(两个极端)”。这种紧绷的状态,常和“焦虑依恋”(害怕被抛弃、需要反复确认爱)相伴,根源在于小时候被管得太严、批评太多,内心总怕失控。

相关图片

🌀 倾向二:放任型(源于早期太松散/体验负面)

表现:显得比较散漫、不太守规矩、遇到问题容易逃避责任。在恋爱中可能承诺的事总做不到、一有矛盾就躲起来(冷处理)、或者用拖延、装傻(被动攻击)来表达不满。很难接受被伴侣约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时候没被好好引导去“解决问题”(比如拉裤子里了,只被吼却没被教怎么办),就会觉得“解决问题=挨骂=很恐怖”,干脆“不解决、不负责、躲开最安全”。这和“回避型依恋”(害怕亲密、回避深度连接)常常挂钩。

相关图片

💡 父母怎么做才对?关键就俩字:温和

一、别急,别骂:孩子学习控制需要时间,尿裤子、拉裤子很正常。千万别因此羞辱、责骂孩子,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身体和“作品”是羞耻的,打击自信。

二、给空间,多鼓励:这是孩子在练习“自我控制”的人生第一课。耐心点,允许他们尝试,成功了及时夸夸。保护他们这个宝贵的“自己做主”的练习机会。

相关图片

三、心态放平:把如厕训练看成孩子成长的自然一步,而不是必须立刻完成的任务。你的放松态度,能让孩子更放松地学习和掌握。

相关图片

记住,孩子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不只是怎么上厕所,更是“我能掌控自己吗?”、“解决问题可怕吗?”、“犯错会被接纳吗?”这些影响一生的重要信念。用理解和耐心,陪孩子上好这人生第一堂“自主权”课吧。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