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罗特 (Julian Rotter)(1916-2014)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提出控制点理论(内控vs.外控),强调期望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贡献包括社会学习理论扩展。成就应用于人格评估。著作如《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基于APA教材和实证研究)
朱利安·罗特(Julian B. Rotter, 1916-2014)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以其开创性理论革新了行为科学领域。
| 时期 | 关键事件 | 学术影响 |
|---|---|---|
| 1916-1940 | 纽约布鲁克林学院求学,受行为主义影响 | 奠定社会学习理论基础 |
| 1941-1960 | 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发展控制点概念 | 整合认知与行为主义 |
| 1966-1990 | 出版《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实证验证控制点量表 |
文献溯源:控制点理论首次发表于《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6, 80(1))。
| 理论名称 | 颠覆性观点 | 实验验证 | 当代应用领域 |
|---|---|---|---|
| 控制点理论 | 行为 = ƒ(期望 × 强化值),个体归因影响动机 | I-E量表(Rotter, 1966),跨文化验证 | 教育心理学、健康行为干预、组织管理 |
| 社会学习理论 | 学习通过观察与认知预期发生,非单纯强化 | 临床案例研究(Rotter, 1954) | 心理咨询、AI行为建模 |
“个体对事件的解释,而非事件本身,决定其行为轨迹。” —— 朱利安·罗特(原始手稿译注)
关键步骤:尝试根据控制点理论进行自我评估:
练习任务:回顾最近一次挑战,分析你的归因方式(内控或外控)。行动建议:写下如何调整归因以增强个人效能。
本技术需在专业指导下深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