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强化改变动机与自我效能;SFBT将动机转化为具体下一步。两者皆尊重自主性与合作(Miller & Rollnick, 2013;De Jong & Berg, 2013)。
本知识卡面向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学专业学习者,系统阐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与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I)的互补关系:MI用于唤起并组织来访者的改变动机与自我效能,SFBT用于将动机转换为具体、可观察、可放大的下一步行动。两者都以尊重、自主与合作为核心,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对话与短程、可验证的改变。
动机性访谈(MI):一种以合作、引导为特征的会谈方法,旨在探索并解决矛盾心理(ambivalence),促进来访者表达“改变言语”(change talk),增强改变承诺与自我效能。典型技术包含“OARS”(开放式提问、肯定、反映、总结)、引出—提供—引出、重要性/信心尺等。(Miller & Rollnick, 2013)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资源为中心、强调“有效即足够”的短程谈话治疗。关键技术包括奇迹问句、尺度化评分、例外探询与赞赏反馈,强调将问题语言转译为目标语言,寻找并放大有效线索。(De Jong & Berg, 2013;de Shazer, 1991)
证据摘要
MI:在物质使用障碍与健康行为改变领域具有稳健证据,常作为独立短程干预或与其他取向整合,效应多为小到中等,技术忠诚度(如MITI编码)与结局相关(Magill et al., 2018;Lundahl et al., 2013)。
SFBT:在抑郁、焦虑、学校/青少年、家庭与物质使用等场域显示总体积极效果,效应多为小到中等,具成本效益与可迁移性,但机制研究与长期随访有待加强(Gingerich & Eisengart, 2000;Kim, 2008;Franklin et al., 2012)。
维度 | 动机性访谈(MI) |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 | 整合点 |
---|---|---|---|
核心目标 | 唤起并强化改变动机与承诺;解决矛盾心理 | 将目标具体化并形成可执行的下一步 | 先动机后行动:MI增强愿意度,SFBT落实“怎么做” |
会谈姿态 | 合作、唤起、自主;滚动顺势(rolling with resistance) | 不知情立场、真诚好奇、资源取向、来访者主导 | 共同尊重来访者自决,避免对抗与专家化指令 |
关键技术 | OARS、改变言语、两面反映、重要性/信心尺 | 奇迹问句、尺度化、例外探询、赞赏与任务 | 将MI的“改变言语”转译为SFBT的“可观察证据与下一步” |
机制假说 | 改变言语预测承诺与行为改变;自我决定增强 | 注意力重定向与资源放大;微改变的累积效应 | 动机×可行性双通道增强,提升转化率 |
优势领域 | 物质使用、健康促进、依从性提升 | 时间受限场景、学校与EAP、目标澄清与随访 | 分级照护中串联使用,提升效率与适配性 |
边界与局限 | 对急性高危需配合危机流程;对严重精神病理需整合式方案 | 不以疾病机制为核心;急性高危或重度功能受损时需转介 | 遵循EBPP与伦理边界,必要时与药物/CBT/家庭治疗协作 |
对话示例(片段):
咨询师(MI反映):“你说如果继续这样,会担心身体和工作表现,但你也有顾虑自己能否坚持。”
来访者: “是,我怕半途而废。”
咨询师(MI重要性/信心尺):“在0–10里,改变的重要性你给几分?信心几分?”
来访者:“重要性8,信心5。”
咨询师(MI引导):“为什么不是3?你之前做成过哪些类似的小事?”
来访者:“去年我成功把熬夜从每天变成一周一次。”
咨询师(转SFBT尺度化):“如果把本周状态定为3分,达到3.5分会出现哪些可观察的小迹象?”
背景:22岁本科生,备考三个月动力波动,常刷短视频,伴轻度焦虑,无高危风险。目标:提升每日有效学习时长。
MI阶段:
开放提问:“备考对你意味着什么?”
双面反映:“你既想考上以改变未来,也担心坚持困难。”
重要性/信心尺:重要性9,信心4→追问“为何不是2?”来访者回忆高中自律经验。
转SFBT:
奇迹问句:“明早奇迹发生,你会如何安排上午9–11点?”
尺度化:当前3分;达到3.5分的迹象=9–11点不看手机、完成两组真题;
例外探询:周三在图书馆有1.5小时专注→提炼情境要素(人少、同学陪读)。
任务:一周内安排三次“图书馆陪读”2小时;使用番茄钟;用0–10自评每日专注度。
随访:专注度均值3→4.5,完成率80%;保留有效要素,新增“进入图书馆先写5分钟待办清单”。
背景:35岁男性白领,日均15支,体检提示高血压前期。非高危,无精神病性症状。
MI阶段:
改变言语:为孩子健康树立榜样;担心长期风险。
两面反映:放松—健康矛盾。
信心尺:3分→“为什么不是1分?”找出以往成功延迟第一支烟的策略。
转SFBT:
目标语言:两周内将日均15支→10支;首支延后至上午10点。
尺度化:进展现在2分,达到3分迹象=工作前深呼吸+喝水替代一次;
例外:出差时因禁烟减少至8支→复制要素:口香糖、同事提醒。
任务:设置“10点前禁烟”手机提醒,携带无糖口香糖,与同事商定“击掌提醒”。
随访:成功稳定至8–10支;在MI框架下再次探索完全戒断意愿与障碍,逐步推进。
注:MI在物质使用与健康行为领域证据最充分;SFBT可将动机转化为具体可行步骤并用于短程随访(Magill et al., 2018;Franklin et al., 2012)。
背景:结婚五年,沟通冲突频繁。双方均无暴力与高危风险。
MI对各自的应用:
对A(妻):“维持现状带来的代价”“改变最重要的收益是什么?”
对B(夫):“你希望关系里继续保留的优点是什么?”
分别引出改变言语,识别共同价值(尊重、为孩子做榜样)。
转SFBT(系统视角):
共同奇迹问句:“如果一周后家里氛围更好,晚饭时各自会做出哪一个小改变?”
尺度化:关系满意度A=3,B=4;“升0.5分”的行为=A减少翻旧账,B晚饭后10分钟倾听不打断。
任务:相互赞赏环节(每晚各说一件对方做得好的小事)。
随访:双方报告冲突频次下降,能更快从争吵转向修复。
背景:高一男生,课堂手机使用频繁。辅导时间受限(单次会谈)。
一站式组合:
MI:探讨保持现状与改变的利弊;信心尺从3→4。
SFBT:奇迹问句聚焦“明天上课前10分钟做什么能帮助不看手机”;例外为物理课能不看手机(老师互动多)。
任务:上课前将手机交给班委,课后自行取回;用自评分卡记录一周次数。
微技能清单:
桥接示例:
临床记录(目标化):“两周内将日均吸烟15→10;首支延后至10:00;本次上升0.5分的迹象已达成。”
跨专业沟通(诊断语言):“烟草使用行为处于有害模式,动机处于准备期,严重度轻—中度,无戒断并发,计划采用短程行为目标+随访。”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6).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4), 271–285.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7).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Text Revision; DSM-5-T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ICD-11.
De Jong, P., & Berg, I. K. (2013). Interviewing for Solutions (4th ed.).
de Shazer, S. (1991). Putting Difference to Work.
Franklin, C., Trepper, T., Gingerich, W., & McCollum, E. (Eds.). (2012).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 Handbook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Gingerich, W. J., & Eisengart, S. (2000). Family Process, 39(4), 477–498.
Kim, J. S. (2008).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2), 107–116.
Miller, W. R., & Rollnick, S. (2013).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Helping People Change (3rd ed.).
Lundahl, B., Moleni, T., et al. (2013).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3(2), 137–156.
Magill, M., Gaume, J., et al. (2018).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86(2), 140–157.
Miller, S. D., & Duncan, B. L. (2004). The Outcome and Session Rating Scales.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ssociation (2013). Core Competencies of SFBT Practitioners.
MI与SFBT在理念上同根(尊重、自主、合作),在功能上互补(动机→行动)。将MI用于唤起与组织改变动机,再用SFBT将动机落地为“可观察的下一小步”,可在时间受限、资源有限的真实场景中显著提升改变的可行性与持续性。全程以测量知情与伦理为底线,以文化适配保障沟通有效,必要时与其他取向与医学服务协作,形成可验证、可迁移的短程干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