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接触循环映射到阶段化目标与实验库,兼顾稳定化、拓展与整合。完成后能根据反应调整强度与复杂度,设计家庭作业与迁移练习,确保体验化为可持续的行为改变。
把一次心理咨询想象成一次“安全登山”。我们需要:清晰的路线(治疗计划)、合适的工具与玩法(实验谱系),以及根据天气与体力不断调整的步伐(阶段化推进)。本卡带你把格式塔取向的接触循环落地为阶段化的目标与可选实验库,在稳定化—拓展—整合三大阶段中有节奏、有边界地促进改变。
本卡以格式塔的接触—边界理论与接触循环(感觉—觉察—动员—行动—接触—退行)为主轴,整合人本现象学立场与系统/行为证据,强调“此时此地”的体验组织、情境敏感与自体调节。在伦理层面遵循同意、可逆、最小伤害与文化谦卑。
学习目标:能区分治疗计划与技术清单;理解“实验”在格式塔中的定义与强度分级;能解释为何需要阶段化推进。
学习目标:将接触循环六步与三阶段目标对齐,形成可选择的实验菜单。
接触循环环节 | 稳定化阶段(安全/容器) | 拓展阶段(深入/重组) | 整合阶段(迁移/巩固) |
---|---|---|---|
感觉 | 地面化、呼吸同步、五感点名 | 微差异追踪(如紧-松、热-冷) | 触发-感觉-回应的自我监测日志 |
觉察 | 情绪命名窗、躯体扫描 | 两极映射、需要/价值澄清 | 情境化反思:这周在哪些情境重复出现? |
动员 | 小幅姿态调整、界限语言演练 | 夸张实验、内外部阻抗识别 | 在真实场景的前置计划与彩排 |
行动 | 微请求、拒绝练习(会谈内) | 双椅/空椅对话、现场表达 | 有限目标的日常行动任务 |
接触 | 治疗联盟巩固、节律协商 | 修复破裂、承受与相遇 | 关系内的可持续反馈循环 |
退行/整合 | 停顿与回味、唤起回落 | 意义链接、叙事重写 | 总结卡、可迁移例程与提醒 |
学习目标:掌握不同实验类别、目标与常见禁忌,能做强度分层。
类别 | 典型形式 | 主要目标 | 强度/复杂度 | 谨慎与禁忌 |
---|---|---|---|---|
觉察微实验 | 呼吸/地面化、情绪命名、语句具体化 | 稳定化、扩容觉察 | 低 | 高解离时需锚定此时此地 |
对话类 | 双椅自我批评-被批评者、空椅未竟告别 | 整合两极、完成未竟事宜 | 中-高 | 复杂创伤史先稳定化与资源化 |
身体/姿态 | 夸张动作、边界姿态(坐直/向后) | 动员能量、体验新选择 | 中 | 以可逆、可减强度为原则 |
意象/梦 | 场景重现、角色互换 | 让隐含意义浮现 | 中 | 若出现泛化性高唤起,转稳态 |
行动/现实任务 | 微请求、暴露/接近、行为激活 | 从体验到日常迁移 | 低-中 | 难度递增、可追踪成功率 |
学习目标:依据唤起水平、资源与联盟,调整实验的强度与复杂度。
维度 | 低强度 | 中强度 | 高强度 | 升级/降级的信号 |
---|---|---|---|---|
唤起(主观) | 平稳,SUDS 2-4 | 可承受,SUDS 5-6 | 接近过载,SUDS ≥7 | ≥7降级;≤3且停滞可微升级 |
认知/情境资源 | 能自我安抚、可复述 | 能抓住要点、需要引导 | 语言紊乱、注意飘移 | 资源弱先补充稳定化 |
联盟/同意 | 目标清晰、同意明确 | 部分保留、可协商 | 含糊或摇摆 | 同意不稳不做高强度 |
学习目标:掌握一个可执行的决策流程,在每次会谈内做微调。
此时此地
+情境化)→ 2. 风险检查(自/他伤、精神病性、解离)→ 3. 选择阶段重心(稳/拓/整)→ 4. 选一项主实验+一项备选微实验 → 5. 强度设定(迭代)→ 6. 会后整合与迁移。学习目标:观摩如何在轻-中强度之间切换,兼顾觉察与行动迁移。
背景:来访者A,长期担心出错,会议中沉默回避,睡前反刍。
那我们试试空椅,把“挑剔的上司”放在对面,直接说出你的想法。
在进入任何对话实验前,我想先确认你的身体此刻状态。我们一起做三轮呼吸,把脚的触感说出来。若过程中感到超过6分的紧张,我们立刻暂停,你来指挥节奏,这样可以吗?
脚有点冰,但踩得到地板,紧张大概4分。
我们先做个低强度的“语句具体化”。把“我老是会搞砸”换成当下可观察的描述,比如“刚才会议我没有提出观点”。当你这样说时,身体有何变化?
胸口松一点,紧张降到3。
我注意到你的肩放下来了。我们试一个可逆的小动作:把上半身坐直2厘米,练习一句微请求:“我想先把想法说完,再听你的反馈。”我会扮演同事,强度保持在3-4。
会谈后整合:记录“触发—感觉—微请求—结果”的一次真实尝试。若SUDS超过6,先做地面化再决定是否发声。
学习目标:呈现空椅的阶段化进入与退出,展示语言微调。
背景:来访者B,父亲去世两年,谈及葬礼时常“像断电”。
对着空椅说你没说出口的话吧,想象父亲在那儿。
我听到“像断电”。我们先一起找一个“安全岛”意象:在心里放一个能让你稍微稳定的画面或物件,如果强度超过6,我们回到安全岛。可以吗?
我想到家里的那张木桌。
现在我在你左侧放一把椅子,不急着对话。先请你描述“椅子上父亲的轮廓”三处细节,不进入内容:比如衣服、坐姿、手的样子。如果出现空白,我们回到木桌。
他穿着灰毛衣,手背有斑点,喜欢手指敲桌子。
现在我们用两句话格式:“我想说… / 我需要…”。你对椅子说一句,我帮你保持节奏。如果超过6,我们停在“我现在需要回到木桌”。
退出与整合:结束前做“反向走读”:从对话回到房间的五个可见细节,喝水,标记此刻身体感受;用一句话总结今天带走的东西与自我照护计划。
学习目标:能把会谈内的体验转译成可操作、可追踪的日常练习。
会谈内实验 | 迁移策略 | 作业示例(可测量) | 追踪指标 |
---|---|---|---|
语句具体化 | 使用“可观察的事实”替代全或无词 | 每晚记录1条“从标签到事实”的重写 | 每周重写次数;负性唤起强度 |
界限语言彩排 | 微请求脚本→真实场景使用 | 选择1次会议说出1句清晰请求 | 成功/尝试次数;SUDS前后变化 |
两极对话 | 日记中“批评者-被批评者”两列 | 每周3次,每次各写3句 | 自我批评强度;自我支持语句数量 |
地面化 | 通勤时5-4-3-2-1练习 | 每天一次,持续7天 | 练习完成率;焦虑峰值 |
学习目标:建立简洁的过程记录与结果监测框架。
学习目标:识别红旗,明确强度上限与转介路径。
红旗线索 | 可能含义(通用诊断语言) | 行动 |
---|---|---|
自/他伤意念或计划 | 急性风险,需与安全计划对接 | 立即风险评估;必要时危机转介 |
精神病性征象/重度解离 | 现实检测/整合受损 | 暂停高强度实验;精神科评估 |
复杂创伤的高触发 | 窗口收窄,易再创伤 | 阶段后退至稳定化;节律与资源优先 |
物质使用失控 | 冲动控制/依赖风险 | 联合/转介成瘾服务;复发预防计划 |
说明:本卡使用DSM-5-TR/ICD-11通用语言用于沟通与转介,非诊断训练。
学习目标:根据文化与系统背景调整措辞、节奏与形式。
学习目标:识别阻抗形式,采用相容的回应。
呈现 | 可能功能 | 兼容修复 |
---|---|---|
泛化叙述、抽象化 | 防止情绪泛洪 | 具体化+地面化;保持低强度 |
玩笑化/转移 | 羞耻防御 | 温和点名+选择权确认 |
沉默/凝固 | 冻结反应 | 标记冻结;微动作解冻(指尖触地) |
顺从型“好来访者” | 避免冲突/讨好 | 邀请微差异与不同意见;减强指导语 |
学习目标:能够画出1-3月的粗略治疗路线,并设置评估点。
格式塔把改变理解为“觉察—选择—责任”的涌现过程,而非外加指令。实验是让来访者在安全情境中先“活出”新的接触方式,再把经验迁移到真实世界。
情境 | 平庸推进 | 优秀推进 | 技术注解 |
---|---|---|---|
来访沉默 | “那我们继续刚才的主题。” | “当我们安静时,房间里出现了什么?身体哪一处先注意到了?” | 将沉默当作素材,返回感觉层 |
情绪过载 | “坚持下去,哭出来就好。” | “我们把强度调到5以下,先看脚下,数三件你能看到的物品。” | 窗口管理与可逆降级 |
作业未完成 | “一定要坚持做。” | “我们把任务缩小50%,挑一处最容易开始的点。” | 剂量优化而非归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