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个人文档化实践作品集:信件、记录、证书与邀请。以来访者语言与偏好身份为核心,展示独特结果与重写对话的证据链,支持督导与专业呈现。
课程序位:第38课|本章聚焦“作品集”的结构化搭建与呈现,不重复第15课对“文档化实践”工具本身的入门训练;你将学习如何把信件、记录、证书与邀请组织成一条可追踪、可评估、可呈现的证据链,服务督导与跨团队沟通。
想象你是一位策展人:会谈室里诞生的独特结果、外化命名、见证回应与微行动,都是珍贵的“作品”。作品集不是仓库,而是一场策展——它让偏好身份被看见、被回应、被延续。本章带你完成从素材采集到证据链策展的全流程。
学完本章,你将能:
1)作品集(Portfolio)是什么? 指围绕一个或一组个案,系统收纳并策展四类文档——信件(letters)、记录(notes/maps)、证书(certificates)、邀请(invitations),以来访者语言与偏好身份为主线,呈现独特结果与重写对话的证据链。
2)证据链(Chain of Evidence) 是把“事件线索→独特结果→价值-意向→重写对话→社会回应”串联起来的可追踪路径,使替代性故事具备可验证的叙事实力与社会可见度。
3)来访者语言优先 作品集中的标题、关键句、命名与段落优先采用来访者的原话或其偏好词汇,咨询师语言用于支架与组织,而非替代。
4)去病理转译区 在非病理取向下保留跨学科沟通的接口:以“双语标签”方式将来访者语言与DSM-5术语进行可逆转译,满足团队协作与转介需求,同时不把人等同于诊断。
5)可追踪呈现 每份文档都应标注会谈地图节点、位置图/影响地图引用、时间戳、版本号与署名协作,支持复盘与督导。
理论脉络(凝练版)
- 叙事疗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强调外化、重写与社会回应(White & Epston)。文档化实践被视为使偏好身份“具有社会生命”的关键载体。
- SFBT(以优势为本/焦点解决):强调例外探询、量表问句、赞赏与可行步伐(Steve de Shazer;Insoo Kim Berg)。在作品集中,这些要素可被转写为“例外快照”“进展曲线”“具体化赞赏”“最小可行邀请”。
实践共识:文档化实践能够提升改变的可见度与可持续性;适当的结构与共同创作可增强来访者的能动性与归属感。
本章承接第37课“会谈地图的流程设计”,把“如何做”进一步沉淀为“如何呈现与传递”;同时与第39课“督导与自我反思”形成闭环:作品集既是呈现素材,也是督导的观察窗口。
与SFBT的联动:在作品集中,例外探询形成“独特结果快照”,量表问句形成“进展曲线卡”,赞赏被具体化为“见证信”,而“下一步最小行动”则以“邀请卡”定向承诺。这些模块可无缝嵌入叙事会谈地图。
1)目标界定
2)素材采集
3)命名与版本控制
4)结构化模板(四类)
5)证据链编织
6)去病理转译(与DSM-5整合)
7)呈现与督导
信件类 外化命名来信
信件类 见证信(外部见证/咨询师致来访者)
记录类 独特结果快照
证书类 里程碑证书
邀请类 最小可行步伐邀请卡
背景:来访者(25岁)描述“拖延困扰”,常称“我就是拖延的人”。已通过外化对话把问题命名为“拖延先生”。本节选聚焦一次独特结果的出现与文档化回应。
[片段一:独特结果线索] 来访者:昨天我提前二十分钟交了周报,虽然不完美,但没被最后一刻卡住。 咨询师:当“拖延先生”想把你拖住时,你做了什么让它没能得逞?【注释:外化+解构式提问,寻找策略】 来访者:我先写最容易的两段,还把手机放客厅。 咨询师:这些动作在向哪个你珍视的方向服务?【注释:价值-意向连结】 来访者:可能是“可靠”,我想被同事当成可靠的人。 [片段二:见证铺垫] 咨询师:谁会最先注意到这份“可靠”的增长?【注释:位置图—潜在见证者】 来访者:我的组长,她常担心我拖延。 咨询师:如果把今天的进展放在0-10刻度上,它在几?是什么让它不是更低?【注释:SFBT量表问句】 来访者:大概4吧,不更低是因为我确实提前交了。
【注释】以上逐字展示了:外化分离、策略识别、价值-意向连结、位置图中的见证者定位,以及SFBT量表问句的嵌入。
对应文档1|独特结果快照(记录)
标题(来访者语):“可靠的4/10:与‘拖延先生’的一次小胜”
要素:时间戳;会谈地图节点:重写对话-开端;情境与动作(两段先写、手机外放);价值-意向:可靠;量表位置:4/10;见证者:组长;下一步:前一晚预设文件框架。
对应文档2|见证信(咨询师→来访者)
我注意到你把“拖延先生”最常用的拖拽策略(把注意力拽向手机和完美主义)拆解开来,用“先写容易两段”和“让手机留在客厅”撑开了二十分钟的可靠空间。可靠对你意味着:让同事把你当成可以托付的伙伴。我想象,当你的组长看到你提前交付的那刻,可靠在你与团队之间获得了一次公开的亮相。若你同意,我愿将这封信抄送给外部见证小组,邀请他们为这份可靠发声。
— v1.0|节点:重写对话-见证|共同创作:来访者确认关键语句
对应文档3|最小可行步伐邀请卡(邀请)
三天内的一个动作:周三晚10点前建立周报文件框架(标题+两条要点)。提醒者:同住室友,口头提醒一次。验证方式:把框架截图发给自己邮箱,存入作品集。
对应文档4|里程碑证书(证书)
授予:“可靠的开端”徽章。理由:完成一次从3/10到4/10的可见跃迁;策略:分段开始+手机外放;社会回应:组长注意到提前提交。签名:来访者、咨询师、见证者(可选)。
文档类型 | 主要目的 | SFBT联动 | 叙事地图锚点 | 最小要素 |
---|---|---|---|---|
外化命名来信 | 巩固人-问题分离;明确问题运作与影响 | 例外线索嵌入“策略清单” | 外化对话地图:命名-影响-策略 | 原话、命名、影响领域、策略、节点/时间 |
见证信 | 生成社会回应;放大价值-意向 | 赞赏的具体化,例外回声 | 证词仪式地图:聆听-回声-再述 | 价值-意向、见证者位置、回声语段 |
独特结果快照 | 捕捉微进步;建立证据节点 | 量表问句、例外探询 | 重写对话地图:识别-连结-扩展 | 情境-行动-意义、标度位置、下一步 |
里程碑证书 | 仪式化巩固进展 | 量表曲线的节点纪念 | 会谈收束:巩固-流通 | 成就表述、价值挂钩、见证签名 |
邀请卡 | 定向未来行动;组织协作 | 最小可行步伐 | 重写延展:计划-盟友-验证 | 动作、时间、盟友、验证方式 |
来访者语言 “拖延先生在周日晚袭击我” → 专业标签 与执行功能、时间管理相关的困难;若需跨团队记录,可标注相关功能域与风险评估条目。
来访者目标 “想被看见为可靠的人” → 专业目标 增强角色功能与角色履约的一致性,计划-行动-验证链可作为进展指标。
提示:仅在跨学科沟通必要时添加此栏;坚持去中心化而有影响力,不以标签取代人的偏好身份。
作品集是叙事改变的“社会舞台”。以来访者语言为主线、以证据链为骨架、以模板与转译为桥梁,我们使独特结果得以被看见、被回应、被延续。请从一个最小的单元开始:为下一次会谈准备一份“独特结果快照”模板,并在页底标注它在证据链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