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徐振埔
2020-12-11 08:19:41
抱抱TA

男,讨论一下:《金刚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佛学著作?

97 7 824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大家应该区分一下佛学和佛教的区别,所有人都知道,佛学和佛教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个人认为佛教从六祖慧能开始,添加了迷信的成分,实则慧能太自以为是,当然我没有不敬佛的意思,只是觉得慧能的个人主观思想不一定能代表佛
  • 毛慧颖咨询师的头像 毛慧颖
    你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好
  • 曹春艳咨询师的头像 曹春艳
    你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慧能听《金刚经》一句偈子:应无所住以生其心,而悟道,实则以偏概全,管中窥豹,随后持衣钵躲避山林十五年,实为贪著名利,后来的一句偈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使得佛教由心物一体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直接转变成迷信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佛学本是大智慧学问,被慧能搞成了迷信,实为可惜啊,后来慧能和神会吵的不可开交,只为争论“顿悟”和“渐悟”,神会得皇帝恩宠,慧能得百姓恩宠,后慧能终于把神会拉下神坛,终于使得佛教在皇帝那领的一口饭吃,不过慧能和神会之争,无所不用其极,真是吃相难看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们可以这样得到结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得益于慧能,但是更毁在他手里。因为从他那开始,佛学从一门大智慧的学问,变成了真正的封建迷信,实在非常可恨。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金刚经读了点,心理学也读了点,都比较类似。最终追求的都是平静富足的当下时刻,心理学更科学,只要你愿意,她会帮助你疗愈你的每个创伤时刻,而最终使你拥有平静富足的心理状态。金刚经我的理解科学层面东西少了,主要是反复讲道理,使你明白,专注当下。
  • 王 宇咨询师的头像 王 宇
    你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恕我直言,你还没读透读懂金刚经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慧能一句偈子而悟道,我看你一句偈子都没懂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没别的意思哈,其实本来就是《金刚经》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但是呢,一旦稍微找到点苗子,就会越来越明白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那金刚经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告诉都是空让你专注在当下时刻?是不是各种人讲道理?心理学是教你方法。不过我也承认了,金刚经只读了点,不过我选择仔细读心理学。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太小看《金刚经》了,金刚经是智慧学问,他没教你专注于当下,他只想让你获得智慧。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这个世界的所有学问都在里面可以找的到。包括现在的量子力学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心理学给你的是智慧的发动机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金刚经存在有道理
  • 心语❤️的头像 心语❤️
    你好
  • 张庆仪咨询师的头像 张庆仪
    您好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但是金刚经或者佛教难道不是走了一条捷径去寻找所谓的智慧但是对于不愿意去觉察或者深入研究的普通人来说佛教确实给人带来了和平以一种洗脑的方式让人们善良
  • 龙凤的头像 龙凤
    你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就好比每个人知道钱很重要,但是对钱的看法略有不同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说到洗脑,这个是不存在的,你只看到其表,没看到其里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佛学一直在表达一个思想:传播者即获得者。可以悟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少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学心理学的人都会知道,心理疾病的原因,就是情绪的堆积,情绪为什么会堆积呢?因为他们不断在传播负面思想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传播者即获得者,你传播了负面思想,获得的就是负面思想,反之亦然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佛学一直在表达一个思想:传播者即获得者。可以悟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少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明白了这句话,就足够你生命之中使用了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心理学中传播者是谁爱自己生爱就会传播爱。两个学科都是帮助人们心灵富足的。取自己需要而学咯。但是最吸引我的确实武志红写的拥有一个说了算的人生,因为每次勾起了我的潜意识的东西,让我潜意识的负面上升到表意识,而去疗愈。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一句话就能概括心理学了,这还不够吗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想要了解更多,那我再教你一句话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观察者即创造者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三个工人在工地干活,看到的不一样导致他们的命运也不一样
  • 张柏和咨询师的头像 张柏和
    谨言慎行,因果不昧。
  • 张柏和咨询师的头像 张柏和
    建议你去寺庙与大和尚请法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喜欢学就继续学好了获得智慧的路千万总坚持就好了呀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怕了吗
  • 周凡咨询师的头像 周凡
    你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不怕哦,哈哈哈哈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打的就是六祖慧能
  • 解心语的头像 解心语
    你好
  • 这还是我的头像 这还是我
    做自己就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们这些心理医生,我劝你们一句,别把什么人都看成病人,那样你一个人都治不好,而应该把每个人都看成健康的人,这样你能把大部分人治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学心理学想发财的还是省省吧,这玩意你发不了财。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想发财做生意去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又禅宗贵在参,不贵在讲。坛经虽有义路,若不开宗眼,不是挽宗作教,即是以迷为悟。故裴公美云,得其旨则疾成佛道,失其旨则速入泥犁。禅宗语句,须另具只眼,若不善会其意,未免依文解义作三世佛怨。若或违背教义,只成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易则易如反掌,难则难如登天。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万法皆从《金刚经》出,禅宗不过是一个偏门而已?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凡夫,昨天不好意思,说了你,我相信你也不会在意,毕竟你是佛门中人,我倒没有这方面的压力,我想骂谁就骂谁,谁是对的,我就听谁的。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以上所说是印光法师所说希望汝不要误解祖意,汝实实在在是在胡说八道。汝是在傍佛傍法傍僧,如不忏悔汝一气不来绝定下地狱受汝傍佛傍法傍僧之苦,不知哪时汝的智慧还有不有用处,汝看金刚经而不知金刚经之意,到处诽谤佛法,汝不知汝之罪大弥天也,汝实实在在是狂妄之徒,汝认为汝高于佛高于祖之上乎,汝不尊从佛汝不尊从祖,汝可得如此大胆也。汝学的实实在在不是佛,汝学的实实在在是魔,汝不是佛弟子,汝实实在在是魔王弟子,汝是破坏佛法之逆子,不知忏悔,不知忏过,死当入阿鼻地狱,佛法可瞎说乎,自误误人,牵人入地狱,汝还不知,汝还洋洋得意认为汝有智慧认为汝是在度人也,可不知汝是在灭人慧命,汝在灭佛法,可悲也。狂妄之徒,痴迷不悟,死入地狱。永无岀苦之期。魔王之徒,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哈哈哈哈哈哈哈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别搞笑了行不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这样说我又想打你了,怎么的,不服气吗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佛教不在皇帝哪领饭吃,而是皇帝在佛教里领饭吃,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汝可别误解也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自己去看看慧能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吧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不是佛门中人就可随便谤佛谤僧谤法乎?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以一句《金刚经》而悟道?如果一句就能代表金刚经,那释迦牟尼说那么多干啥啊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慧能和神会之争,你再看看慧能都干了些什么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没说佛在皇帝那领饭吃,我说的是当时的佛教徒,在皇帝那领饭吃,这是两个概念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汝知道慧能是什么人乎,慧能也许是菩萨再来,不是菩萨再来,也不是你我之凡夫,别说听一句悟道,听半句也可能悟道也,汝可得怀疑在此也,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没看清事情的本质,我傍的不是佛,我傍的是迷了眼的佛教徒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汝谤祖师不是谤佛乎,祖师说的不是佛法乎?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已证得佛家的本质,当然就明白了,佛教今日之地步的缘由。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我看汝是证得了魔王的本质,并非佛的本质,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别看到一个佛字,心中就只存敬意,全然忘了理智。现在的佛教是有问题的,这谁都知道。但佛教有问题不代表佛家有问题,这是两个概念,你一定要搞清楚。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慧能只能算是半个佛教徒,半个政治家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难道不是吗?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想当初,慧能得衣钵而隐秘山林十五年,这么在乎衣钵吗?想当年与神会之争,真是吃相难看,只为争一个“渐悟”好,还是“顿悟”好,这蛋扯的。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汝说说什么是佛家什么是佛教?只要是遵从佛意依教而行的都是佛教徒,怎么可以说慧能祖师不是佛教徒,哪天底下谁才是佛教徒,照汝这么说天底下没有佛教徒也。我看汝是在迷中而不吃反也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凡夫,你回答一下,渐悟好还是顿悟好?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跟你说,慧能得那个著名案例“风吹幡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这句话直接或间接的让佛教变成了封建迷信,这是你不得不去反思的。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自己去查,百度能查的到的,我就不说了,浪费口舌。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我不懂禅宗不懂什么是渐悟顿悟,但一定的是祖师一定没错,错的是后人不解祖意,就像大人和大人说话,两岁小孩听不懂,却说大人说话有误,大人说话是错了,误点在于小孩听不懂,不在于大人错,汝不可像我所说这样,佛法法门无量无边,都是为了渡众生岀苦海的,不可是我的好他的不好,这样两门相互争吵最终都只成佛门之罪人而已,法门无量,无有高下,汝是什么跟性就学什么法门,跟性不同学的法门不同,但所有他法门都是佛所说,不会有误,误在人不知,不可说祖师说法有误。
  • 半夏的头像 半夏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说两门之争终成佛门之罪,这句话可是真的?那神会和慧能之争又算什么?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印光法师云:万镜本闲唯心自闹。《坛经》中也记载了关于神秀衣钵之争的相关信息,它还是很客观地记录了神秀没有衣钵之争的意愿,坛经中记载的是神秀想表露求法的意愿,并没有后来民间流传的衣钵之争的意思。关于衣钵之争的传言,应该是神秀大师圆寂后,当时南北宗派之争所造作出来的不实之语。因该没有错,后人瞎说的,汝不又听信遥言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不知汝说的是不是神,神会是神会可不是佛教,神是神佛是佛。学佛之人不可拜神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说错了,不好意思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神会是第七位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他们两个老是混淆了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那我问你,慧能为啥要隐秘山林十五年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愿汝忏悔,佛法不是汝说的这此,也不是汝想的那样,佛法是至高无上之法,希望汝不要误解佛意,不然苦报很苦的,然佛视众生如一子,无怪罪之意,但由汝自己之心所感之苦果,佛也无可奈何,印光法师答:佛虽慈悲广大,而欲度众生,须有折摄。若慢佛,毁佛,佛实不生憎爱。然不行折伏,则无以为劝。以故护法神,必令其遭祸,以儆其效此作恶者,其慈悲为何如也。汝之所说,不洞事务之混账话也。一切唯心,实为至论。然亦不得不明折伏之意,而专说唯心也。(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慧能隐秘山林,慧能祖师自有慧能祖师之意,我不得而知,汝何得怪罪慧能隐秘乎,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世界本心物一体的,哪来唯心,那我问你,你这条命不是命吗,不是心物一体,你怕啥啊?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个傻屌,天天说我傍佛,你傻了吧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你信不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不知汝有没有看过此三经,《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如果没看过就看一遍,看完汝知自,不用我多说也,不然汝不知佛法也不知自之心整天谤佛,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印光法师云: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以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佛土秽,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断无有善心净心而感恶境秽境,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你这种人就该打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啥都不懂瞎说八道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汝不是一个明理之人,说再多汝也不明,你我谈话就到这把,说再多也无益,
  • 徐振埔的头像 徐振埔
    我就是想揍你,待我看完楞严经再来揍你
  • 凡夫的头像 凡夫
    嗯,看完再揍我,汝要恭恭敬敬的看,如面天佛,不然得不到佛法利益。
  • 劲松老师的头像 劲松老师
    你好
  •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问题列表/2020/1211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