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1-03-30 20:45:43
抱抱TA
男,32岁,《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吗》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父母老了,因对子女的需求和依赖而产生的或轻或重的控制行为触发了我的伤痛。 我的超我要我往前走,我也愿意往前,但前面的障碍太大,我看不见父母(用心感受和付出),也不想越过障碍去看见他们。 我意识到,不止是超我,还有我的“爱”需要我往前走,但我没能力绕过障碍。 我感觉我对妈妈的怨恨可能是因为她对我”隐形的暴力”。 印象中,妈妈从没笑过,经常是冷酷的严肃的,是那种“咬牙切齿,怒目圆睁”的感觉。 妈妈性格特别擅长否定、忽视和打压,不容辩驳,拒绝沟通,让我从“不敢轻易张嘴到放弃张嘴到不屑张嘴”,所以,我现在想起要面对她的情形,可能是我不想张嘴说话,要把小时候的遭遇还给她,让她也尝尝那种感觉。但又害怕世俗与法律都难容我。。。。只希望她是个哑巴,我就感觉轻松一半。 现在想想,因果之事真的没错,父母怎么对我们的,我们以后也会想要怎么对父母。 这就是我说过的,对父母“我连情绪都不想有”的原因。 我不屑张嘴向父母尤其母亲表达一点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表达的渠道和表达的机会早已被她封死,我没有动力去解锁关系。 问:当你觉察到这些之后,你现在内心是什么感受? 答:有真相大白后的释然,但心里很不畅快。 然后继续探索。。。。 我从我感受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控制,是对我持续的敌意,而且那敌意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隐藏在骨子里的敌意。 看过一些讲生物进化的知识,说胚胎着床是很不容易,要经过和母体的斗争,即使着床了,想要稳稳的也不容易,母体还是会想办法甩掉你,结果是流产。。。。。不止这两点,从胚胎到长大成年,母亲和孩子之间就有太多博弈。 所以,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对孩子虽然有很多爱的行为,也有很多隐藏的敌意在释放,但是文化却告诉我们,强迫我们接受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么多敌意,然后我们凌乱了,然后还是服从文化与法律的强制要求,去履行义务。 我现在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触发了母亲累世的
创伤
,而是母亲一直把孩子当成外来物,导致的恶性循环。 如果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那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怎么会不断的向母亲讨要和索取,去不断触发母亲的
创伤
,换来母亲对自己的敌意呢。 我们因为有一种对情感的理想期待(对养育者的高要求),更因为文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是伟大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
14
4
448
获得公益心:
匿名
续: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爱
匿名
所以不满和怨恨。。。。。。我现在的困扰就来自于:我认为亲子之间应该达到一种多么良好的状态,而我做不到,所以我内心冲突了挣扎了。。。。。问:所以你的结论是“母亲是天生不爱孩子的?”。。。。。。答:我觉得可能是天生不爱,但知道有使命(基因下达的命令),也有对自己未来利益的权衡,所以尽量不辱使命,努力做正确的事。
田瑞江
你的世界,你最懂!
黄老师
可以聊聊吗
匿名
探索到这里后,我心理坦然些了,也明朗些了,明白好的关系最需要的不是粘合,而是剥离。我把妈妈从我的想象中剥离,这是可以做到的。
陈明
您好
王金波
您好
王莉
您好
王薇
你好
宋老师❤
你好
王 宇
你好
背光
我同意
牛年快乐
没看懂。不过爱恨情仇本来就是亲近的关系里经常的事,爱的里面有恨恨的里面有爱,很正常了,想干啥就干啥,没什么好纠结
唐老师
给你推荐两本书,《母爱的羁绊》,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第二本书,《原生家庭》,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如果你觉得看纸质的书有些辛苦,可以下载樊登读书会APP,听樊登老师讲这两本书,这样能够更快捷更准确地领悟书中的内容。
更多内容 APP查看
男,大家好,我上个帐号被封了,从此我要低调做人。 ———————— 我发现当我用购买方式体验到良好或理想父母的时候,我的能量是提升的,但好景不长,因为那只是体验(和幻觉差不多),不是事实。当我连接到现实后,发现我的情绪还在那,只是没之前激烈了。 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来自父母,如果不能接纳父母,就无法接纳自己,如果不能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父母,哎,愁愁愁! 以下是我3个多月前写的。 我现在感受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控制,是对我持续的敌意,而且那敌意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隐藏在她骨子里的敌意。 看过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说胚胎着床很不容易,要经过和母体的斗争,即使着床了,想要稳稳的也不容易,母体还是会想办法甩掉你,结果是流产。而且妊娠反应也是对胎儿的排异反应,母体从来没真正接纳过胎儿。。。。不止这几点,从胚胎到长大成年,母亲和孩子之间真的有太多博弈,太多的博弈,证明母亲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孩子,最好的状况是母亲一直想要真正的接纳孩子,最差的状况是母亲一直不想接纳孩子,长期释放敌意,恶意攻击。 事实上,因为母亲从未被接纳过,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接纳孩子。但好的母亲是会努力去接纳孩子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对孩子虽然有很多爱的行为,也有很多隐藏的敌意在释放,但是文化却告诉我们,强迫我们接受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么多敌意,然后我们内心矛盾冲突了。 我现在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触发了母亲累世的创伤,而是母亲一直把孩子当成外来物,才导致的恶性循环。 如果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那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有安全感的孩子怎么会不断的向母亲讨要和索取,去不断触发母亲的创伤,换来母亲对自己的敌意呢? 我们因为有一种对情感的理想期待(对养育者的高要求),更因为文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是伟大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爱,所以不满和怨恨。 我现在的困扰就来自于:我认为亲子之间应该达到一种多么良好的状态,而我做不到,所以我内心冲突了挣扎了。 问:所以你的结论是“母亲是天生不爱孩子的?” 答:我觉得是天生不爱,但因为知道有使命(基因下达的命令),也有对自己未来利益的权衡,所以尽量不辱使命,努力做正确的事。 探索到这里后,我的心里坦然些了,也明朗些了。明白了好的关系最需要的不是粘合,而是剥离。我把妈妈从我的想象中剥离,这是可以做到的。
(匿名)
女,18岁,有个问题,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解决…… 我是单亲家庭,所以我的母亲比较强势,我可以理解。 她极其的照顾我,很多时候自己也不愿意去付出自己的时间,但常常她非常劳累的情况下,依然不让我做事,我很压抑。 母亲的共情能力较弱,而我是心思较复杂细腻的类型,所以经常母亲按照她的理解方式解读我的一些行为,并为此暴怒,压抑自己,我难以和她分享我的感受,并让她明白我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我感到她比较偏执。 由于是单亲家庭,家庭生活压力全部都在她身上,她很累,很艰难,我希望她不要再孤军奋战,跟我倾诉倾诉,起码的,让她知道我作为一个孩子,我能理解她的苦,我能做到体谅她。 可能母亲是害怕她坚持了那么久,在倾诉的那一刻会崩溃?亦或者是不愿意将隐藏了那么久的软弱暴露给别人?或者,她觉得她就是那无限付出的那一方,而我,就是被保护的那一方,她不需要倾诉,我有这个心,对她而言就足够了?再或者,她觉得自己作为母亲,这么做应该的…… 那么,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感到特别沉重,这是母爱,过分沉重让我不知道如何回应的母爱,让我感到我自己极其渺小…… 再说偏执和偏激理解的问题,很多次,我希望能向她展现出我的进取心,我希望能展现出独立的一面,给她看,但很多次后果不尽人意……反而闹出许多误会,面对她的训斥,我知道我做错了,但是我难以让她相信我的初衷是好的,于是误会就此展开。 有了一次失败,我就计划着第二次第三次,我希望总有一次她能看到我的意愿,可我发现,她对我的理解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根深蒂固,我再怎么努力解释她依然坚持她对我的那一套理解方式。 次数多了,她觉得我是不是心野了,想出去了,总帮着外人说话,她开始骂我白眼狼,说我这种表现是下贱的,在社会上是最底层的,只能靠男人博取活命的…… 直到那一次,她震怒之下,在家门前大喊——是不是需要我找个男人把你送出去啊?!每次我说你的时候你就握着拳头,满脸不服,是不是等你再大一点就要对我动手了?! 还有一次一个男的打错电话,也不解释原因就挂了,母亲彻底暴走,不断质问我这是哪个男的给你打电话?!事后在我消息不断追问下,那男的才说,他只是问他朋友话费充了没,嫌我特烦。 我握紧拳头,我只是在竭力克制自己的委屈,自己的疑惑,和她不喜欢看到的眼泪。 我放弃了,不愿再采取任何行动,不愿展示出任何我的意愿,母亲开始说——我变乖了……但又开始说,为什么变得封闭不爱说话了,各种互动想“打开我的心扉”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我和妈妈之间的。我很爱妈妈,但是呢,我和妈妈每次在一起我都会厉害她冲她。过后又每一次告诉自己下次忍住脾气慢慢说。但是就是忍不住。好像就是她不管说些什么,我都能冲她大声说话。有时候特生气的时候就有个想骂妈妈的想法,但这个我忍住了。她很笨,学个手机学不会我就冲她。你说个这个她说个这个。走在路上妈妈说话有点大声我就冲她。嫌她丢人。还有一点点的嫌弃妈妈。让我给她剪脚趾甲,还有就是不吃妈妈吃过的东西,因为妈妈牙齿有一点问题,所以有一点口臭。 有一次吃早餐,妈妈站在那里说我要两根油条两碗汤啥的,因为再给别人盛汤,就没催。我站在妈妈旁边看着,我妈妈也一直拿着钱站在那里看着。然后妈妈又说了一遍。一会时候我看着妈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就不高兴了,我就冲他们的那个人说,我说我妈妈都说了几遍了你们没听见么。然后他们才给我。其实呢我是知道因为人多没来的及,但是我看到妈妈一直拿着钱在等我就忍不住了。(就表达概括的一点吧,就是不管什么我都冲妈妈,厉害她能她)。 但是呢。别人只要说我妈一点什么的我表情立马就变。特别想发火。比如我最好的闺密说我妈妈绣花绣的不好,我闺密说话很直接的那一种。说什么我妈锈的麻烦,她秀的那个简单什么什么的,然后我心里就特别特别的生气。还有一点呢我妈妈受伤,看到妈妈的伤口就特别特别想哭,就现在眼泪就出来了, 还有一次我嫂子也是。因为我妈妈平时比较容易困么。我哥哥姑姑他们都知道,就形容我妈妈什么坐着也能睡着。这句话其实也没什么可是我心里有点不高兴她说我妈妈。因为是姑姑没有反驳。我嫂子带孩子也是困,在饭桌上他说了一句话。我吃完睡觉啊天天老是可困了。我成爱心她妈了。(我叫爱心),我听着眼泪就想出来,我就说,别什么都说我妈好不好。我哥平时就爱嘲笑人,我妈经常犯困啥的说站着也能睡着都是我哥给嫂子说的,然后我嫂子在饭桌就说了这个话。心里特别不高兴,你们知道就行了,给我嫂子说干么,让她也来笑我妈妈么。 以前这话我姑姑哥哥也会偶尔当着我妈的面说,我妈就笑笑,我看着妈妈很心疼。但是我听着特别不高兴。 有时候妈妈说话不经大脑,也不会表达。说了一些伤我的话,就是心里感觉很绝望。气急了就狂扇我自己巴掌,说一些什么不想活了,要不就是很想走人。但是呢我是什么吧,就只是当时过不了多久我妈妈给我打电话什么的说着说着我就没事了。 我从小到大呢,一直以为妈妈从来没有爱过我。不会说话就算了也不会表达,说话不经大脑。不知道心疼我。不会关心我。就是给我的感觉就是妈妈只爱钱,也爱打麻将。每次要钱都是不给,但每次说好几次就给了。但是我每次都说我以后会还她 我给她打钱的时候特别高兴。给她买东西什么的喜欢的就说真好什么的以后别买了。不喜欢的直接就骂我什么的说我乱花钱,不知道什么叫礼轻情意重。我去外地打工半年没有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哭着跟她说了好久心里话。找借口说什么长途电话费贵。 每次吵她都会后悔,但是忍不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心里老是想,会不会有人欺负妈妈。 但我爱妈妈。很心疼她。 我很矛盾。所以想咨询一下我是怎么了,我到底该怎么办。拜托你了。
女 从小到大我都太爱替别人着想了,特别是对妈妈,就是那种她难过我就难过地要死,可是她真的一直好让我失望,她会把她的自己家里的所有压力都告诉我反复强调,这对于我来说真的喘不过来气。去年让我最最失望的话是她对别人说“她去大学远不远无所谓,只要别太贵”。可是我从来不觉得我家穷到要这样来对待我。前段时间我想买电脑,爸妈想都没想就告诉我家里没钱,而两天前他们才把一大笔钱给我哥,给我哥工厂里(小厂)的工人发工资。平常也从来不怎么顾及我的感受,即使我还算是别的家长眼中比较好的孩子,也从来没有赞赏。摔碎个东西,都很认真很严肃地说“成天什么也干不成”。我觉得是他们的原因,我一直不好表达自己,可我有写过信,让他们不要老给我压力(用了很大勇气),没看到任何结果。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可以少爱一点妈妈...还有就是我真的已经好久好久每天都很难过很难过,一直哭一直哭了...
(匿名)
女,你好 我是一个22岁的女生 我父亲在我18岁那年意外去世。从此以后我就跟母亲两个人生活。不知道为什么,我跟母亲的关系不太好,明明我妈没做什么,但是当我回家看到她时候我就觉得烦躁…我妈没怎么读过书有些我的想法和做法他都无法接受。例如我想买一条较为时尚的裙子,此时我妈就会以很嗤之以鼻的语气表现出很不耐烦的表情。很多东西我妈都不认同,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不认同的事就是他的错,反而觉得他不认同是他没见识(虽然这么说挺不好)。总之就是我妈的精神心理世界跟我完全是不在一个世界的。 还好我很讨厌我妈经常表现出自己十分可怜十分命苦的样子……每次她一诉说自己的命有多苦我就很想摔门出去。 我觉得我自己特别奇怪的一点是,我好像根本没办法对我妈做出温馨的样子,比如说她发烧了,我觉得开门问一句你还好吗对于我来说都是件又肉麻又恶心根本没办法做的事。。。 自己查了一些资料之后 觉得可能是从小我妈一直扮演很严厉的角色,经常打我也从来不跟我沟通的关系。。这样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两个人完全无法呆在一个家里 什么孝顺父母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没办法做到
(匿名)
我的妈妈每天都用特别难听的话骂我,但是我要做什么,她都会自己帮我准备好,一边骂一边帮我准备。我总是跟她吵架,因为她不理解我,她从来都不关心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总是伤害我的自尊心,甚至是当着别人的面。我怀疑她根本不爱我,可是她却又把好的东西都省给我。我很苦恼,矛盾:一面她是我亲爱的妈妈,她总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一面我又极度的讨厌她,因为她一直都在伤害我的自尊心。家里有了妹妹,我觉得小孩子应该慢慢地沟通疏导,就像我爸那样,但我妈不管你怎么跟她说“那样骂不对”她都不会改,一副”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架势。当然,不只是我和我妹,她也骂我爸。但是她又非常尊重我奶奶。她有时候也很自卑,她觉得她是农村的,没怎么读过书,不能为我提供好的条件。在一次初中家长会上,我妈读着我写给她的信,哭的稀里哗啦,而同桌的妈妈则是一脸懵逼地看着我妈,再看看他儿子写给她的那信封标题为“打开有惊喜”的手写信......我并不知道她哭了,是后来我同学告诉我的。综合这么多,我觉得一个妈妈既然是爱她的孩子,为什么看不到她的痛苦,自尊心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可是她无时不刻不在骂我,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我妈,希望各位热心网友能为我提供帮助,谢谢!
(匿名)
女,34岁,孩子的性格里藏着母亲的情绪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朋友向我吐槽,孩子近几年的性格变化越来越明显。原来多活泼能动的一个小姑娘,见人就笑,现在又内向又自卑,浑身上下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她叹了口气:“这也怪我,这几年我和她爸经常吵架,每次我情绪失控就忍不住朝她发火,发完了才觉得自己做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去向自己女儿道歉。”  也许不止一个母亲像她一样。对很多母亲来说,孩子是个隐形的“情绪垃圾桶”,婚姻里的焦躁、职场上的忧虑都在无形之中一点一滴地传染给孩子,稍有些不顺心,就拿着孩子出气。 而对孩子来说,至少一整个童年都会手足无措地在母亲的情绪笼罩下度过。 还没有主动反抗的意识,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吼叫、怒骂和冷漠。 网上曾看过一则搞笑视频: 当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跟妈妈说:“妈妈妈妈”,妈妈说:“哎呀,我的大宝贝,你今天想吃什么呢?” 当妈妈心情不好时,孩子说“妈妈妈妈”,妈妈说:“你一天别老妈妈的,烦死了。” 很多人看着这个视频,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哭了,有一则留言说: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情绪传染给我? 在情绪传递过程中,有一个“踢猫效应”。当一个人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由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最弱小的那一个,会成为无处发泄的受害者。而在家庭单元里,孩子就是那个最底层的受害者。当一个孩子接收了太多太多来自于母亲的垃圾情绪,又没办法用同样的方式反馈给母亲的时候,心理就已经开始“变异”,性格也随之而变。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所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而最关键的,就是母亲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养不成内心强大自信勇敢的孩子,一个负面情绪满身的母亲,也养不出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母亲情绪带给孩子的隐痛,是长久的。有些人直至成年已婚,还逃脱不了那种隐形的禁锢。看到伴侣做出了和母亲类似的表情,都会忍不住颤抖害怕,稍有矛盾发生争吵,就极其没有安全感。或是,多年之后,成长至母亲曾经的年纪,才发现某些时刻,早已成为了母亲的翻版。 教育家斯宾塞说: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好的、坏的、你想教给孩子的、你不想给孩子看到的,他们都会一一留意。 为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竭尽全力给孩子创造较好的教育环
女,18岁,想问问这里大家父母吵架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女,16岁,你觉得一对夫妻孕育几个孩子是最幸福的状态?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330
问
男,32岁,《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吗》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父母老了,因对子女的需求和依赖而产生的或轻或重的控制行为触发了我的伤痛。 我的超我要我往前走,我也愿意往前,但前面的障碍太大,我看不见父母(用心感受和付出),也不想越过障碍去看见他们。 我意识到,不止是超我,还有我的“爱”需要我往前走,但我没能力绕过障碍。 我感觉我对妈妈的怨恨可能是因为她对我”隐形的暴力”。 印象中,妈妈从没笑过,经常是冷酷的严肃的,是那种“咬牙切齿,怒目圆睁”的感觉。 妈妈性格特别擅长否定、忽视和打压,不容辩驳,拒绝沟通,让我从“不敢轻易张嘴到放弃张嘴到不屑张嘴”,所以,我现在想起要面对她的情形,可能是我不想张嘴说话,要把小时候的遭遇还给她,让她也尝尝那种感觉。但又害怕世俗与法律都难容我。。。。只希望她是个哑巴,我就感觉轻松一半。 现在想想,因果之事真的没错,父母怎么对我们的,我们以后也会想要怎么对父母。 这就是我说过的,对父母“我连情绪都不想有”的原因。 我不屑张嘴向父母尤其母亲表达一点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表达的渠道和表达的机会早已被她封死,我没有动力去解锁关系。 问:当你觉察到这些之后,你现在内心是什么感受? 答:有真相大白后的释然,但心里很不畅快。 然后继续探索。。。。 我从我感受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控制,是对我持续的敌意,而且那敌意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隐藏在骨子里的敌意。 看过一些讲生物进化的知识,说胚胎着床是很不容易,要经过和母体的斗争,即使着床了,想要稳稳的也不容易,母体还是会想办法甩掉你,结果是流产。。。。。不止这两点,从胚胎到长大成年,母亲和孩子之间就有太多博弈。 所以,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对孩子虽然有很多爱的行为,也有很多隐藏的敌意在释放,但是文化却告诉我们,强迫我们接受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么多敌意,然后我们凌乱了,然后还是服从文化与法律的强制要求,去履行义务。 我现在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触发了母亲累世的创伤,而是母亲一直把孩子当成外来物,导致的恶性循环。 如果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那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怎么会不断的向母亲讨要和索取,去不断触发母亲的创伤,换来母亲对自己的敌意呢。 我们因为有一种对情感的理想期待(对养育者的高要求),更因为文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是伟大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