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德茹情感
2020-09-17 20:09:45
抱抱TA
女,34岁,孩子的性格里藏着母亲的情绪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朋友向我吐槽,孩子近几年的性格变化越来越明显。原来多活泼能动的一个小姑娘,见人就笑,现在又内向又自卑,浑身上下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她叹了口气:“这也怪我,这几年我和她爸经常吵架,每次我情绪失控就忍不住朝她发火,发完了才觉得自己做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去向自己女儿道歉。”  也许不止一个母亲像她一样。对很多母亲来说,孩子是个隐形的“情绪垃圾桶”,婚姻里的焦躁、职场上的忧虑都在无形之中一点一滴地传染给孩子,稍有些不顺心,就拿着孩子出气。 而对孩子来说,至少一整个童年都会手足无措地在母亲的情绪笼罩下度过。 还没有主动反抗的意识,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吼叫、怒骂和冷漠。 网上曾看过一则搞笑视频: 当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跟妈妈说:“妈妈妈妈”,妈妈说:“哎呀,我的大宝贝,你今天想吃什么呢?” 当妈妈心情不好时,孩子说“妈妈妈妈”,妈妈说:“你一天别老妈妈的,烦死了。” 很多人看着这个视频,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哭了,有一则留言说: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情绪传染给我? 在情绪传递过程中,有一个“踢猫效应”。当一个人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由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最弱小的那一个,会成为无处发泄的受害者。而在家庭单元里,孩子就是那个最底层的受害者。当一个孩子接收了太多太多来自于母亲的垃圾情绪,又没办法用同样的方式反馈给母亲的时候,心理就已经开始“变异”,性格也随之而变。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所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而最关键的,就是母亲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养不成内心强大自信勇敢的孩子,一个负面情绪满身的母亲,也养不出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母亲情绪带给孩子的隐痛,是长久的。有些人直至成年已婚,还逃脱不了那种隐形的禁锢。看到伴侣做出了和母亲类似的表情,都会忍不住颤抖害怕,稍有矛盾发生争吵,就极其没有安全感。或是,多年之后,成长至母亲曾经的年纪,才发现某些时刻,早已成为了母亲的翻版。 教育家斯宾塞说: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好的、坏的、你想教给孩子的、你不想给孩子看到的,他们都会一一留意。 为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竭尽全力给孩子创造较好的教育环
8
1
510
德茹情感
王金霞
您好
太阳花
是的
太阳花
幸福的童年用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疗愈童年
龙凤
你好
陈明
您好
沫沫倾听
你好
懿锾茶斋
是的
王 宇
你好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1岁,孩子9岁多的时候问我,”你们大人为何总是闷闷不乐的啊” 我给她解释完,然后着重强调:“大人的情绪和你没有一点关系,你不要担心什么” 抑郁前期,我情绪不稳定,在老公面前爆发的次数比往年多了点,被孩子见到的机会也多了点。孩子一开始不适应,很烦躁很焦虑,不敢劝爸爸,只一个劲的劝我,给我施压。我告诉她:“没有不吵架的夫妻,。。。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吵架是为了解决问题。。。。” 慢慢的她也懒得管我们了(后来也基本不吵了),她对我也越来越信任了,她说“只要你们不拿刀砍,我觉得就没事了”。 而且我在情绪未消的时候,想让她站队,她从不站队,只静静的看着我诉说,偶尔淡淡的回应一下,然后就自己走开了。(说实话,被女儿这样处理,我反倒冷静得快一点) 我很庆幸孩子对我有深层信任。她能在我面前放松的做自己。 她会在我满脸严肃、神情凝重的时候,略带苦笑的对我说“看你这样子,我还是离你远点的好”。但她害怕爸爸的情绪,爸爸的情绪于她来说是个未知的东西,让她紧张和恐惧。 我的情绪已经很难影响到她了,她能不被父母其中的一个情绪卷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原生家庭的伤害就会少一点。 我们每个凡俗人都是痛苦之身,都有累世的创伤没有解决,会在无意识中伤害到孩子,让孩子来继续背负。 感叹:做父母很难,做孩子很苦!
(匿名)
男,32岁,《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吗》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父母老了,因对子女的需求和依赖而产生的或轻或重的控制行为触发了我的伤痛。 我的超我要我往前走,我也愿意往前,但前面的障碍太大,我看不见父母(用心感受和付出),也不想越过障碍去看见他们。 我意识到,不止是超我,还有我的“爱”需要我往前走,但我没能力绕过障碍。 我感觉我对妈妈的怨恨可能是因为她对我”隐形的暴力”。 印象中,妈妈从没笑过,经常是冷酷的严肃的,是那种“咬牙切齿,怒目圆睁”的感觉。 妈妈性格特别擅长否定、忽视和打压,不容辩驳,拒绝沟通,让我从“不敢轻易张嘴到放弃张嘴到不屑张嘴”,所以,我现在想起要面对她的情形,可能是我不想张嘴说话,要把小时候的遭遇还给她,让她也尝尝那种感觉。但又害怕世俗与法律都难容我。。。。只希望她是个哑巴,我就感觉轻松一半。 现在想想,因果之事真的没错,父母怎么对我们的,我们以后也会想要怎么对父母。 这就是我说过的,对父母“我连情绪都不想有”的原因。 我不屑张嘴向父母尤其母亲表达一点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表达的渠道和表达的机会早已被她封死,我没有动力去解锁关系。 问:当你觉察到这些之后,你现在内心是什么感受? 答:有真相大白后的释然,但心里很不畅快。 然后继续探索。。。。 我从我感受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控制,是对我持续的敌意,而且那敌意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隐藏在骨子里的敌意。 看过一些讲生物进化的知识,说胚胎着床是很不容易,要经过和母体的斗争,即使着床了,想要稳稳的也不容易,母体还是会想办法甩掉你,结果是流产。。。。。不止这两点,从胚胎到长大成年,母亲和孩子之间就有太多博弈。 所以,通常情况下,做母亲的对孩子虽然有很多爱的行为,也有很多隐藏的敌意在释放,但是文化却告诉我们,强迫我们接受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么多敌意,然后我们凌乱了,然后还是服从文化与法律的强制要求,去履行义务。 我现在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触发了母亲累世的创伤,而是母亲一直把孩子当成外来物,导致的恶性循环。 如果母亲天生是爱孩子的,那孩子就是有安全感的,怎么会不断的向母亲讨要和索取,去不断触发母亲的创伤,换来母亲对自己的敌意呢。 我们因为有一种对情感的理想期待(对养育者的高要求),更因为文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天生爱孩子的,是伟大无私的爱,但是我们又感受不到那样的
(匿名)
女,33岁,12岁时父亲车祸去世,本是开朗性格的我突然变得内向,敏感,自卑。母亲也是变得敏感自卑,脾气暴躁。母亲对我经常会有语言和身体的暴力,她是爱我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对。现在我有个三岁多的儿子,我发现对我儿子的方式和我母亲对我的方式有些相似,我越发的像母亲。我不想让我儿子变成我这样的人,也不想像母亲,她现在年纪大了,也许是因为感情生活不如意的原因,一看母亲的脸就是充满戾气的,我感觉她身上有股很大的阴影,说话也是刻薄,母亲会胡思乱想,会把别人想的不好,遇到一点点的小事就会愁容满面,比如感冒她都会“说怎么办,可坏良心了”,负能量很多,我受她的影响很大。本来我是好心情的,看她的脸色不对,我顿时会感觉到压力。我也经常会想起小时候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都是不好的事情,也会不由自主地把事情往坏方面想,也会不知原因的心情低落。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脾气上来了脑袋是蒙的,过后又后悔万分。我不知道我这些症状是抑郁还是其他的心理问题,特别希望能得到您的开解和帮助!
(匿名)
女 动不动就发脾气心情不好……有时候会拿孩子出气过后又觉得对不起她们……每天都不开心很少笑
(匿名)
女 我是一位三岁半孩子的母亲,今年30岁,孩子很不听话的时候总是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性格就变的极端,情绪急躁,例如孩子发烧生病总是不穿衣服不盖被气上来我就说些一棒子打死你,不要你了,爱死不死去,你也别盖背了,烧死得了,孩子要抱抱我也没有心情听他说,看她很烦,气急了想掐死她,哭烦了用被唔一下她,不让她哭,气急了就打她两下子,孩子自主意识强总自己想做什么,平常依着她,我来劲的时候候就会故意刺激她,例如发烧贴热帖非要自己贴,我就说她你贴的什么玩意,她就小哭叫,不乐意,但我偏要这么说,有时候就看她哭,知道她服软了我满意了,孩子没什么了,有时候还想说些不应该说的话,看着孩子接着哭,还好我的孩子不是总哭没完的孩子,来一阵我都觉得我成恶魔了,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女 遇上孩子的事我就很容易情绪失控批评完后自己又特别心疼孩子感觉情绪总是在两个极端波动一直都在不满和自责中徘徊心里很清楚自己对他们的爱就是遇上事容易情绪化一生气就感觉挺对不起孩子
(匿名)
女 现在在老公身边带小孩,孩子聪明可爱,有的时候偶尔会调皮,孩子两岁了,偶尔会犯点小错误,经常跟孩子生气,打孩子,打完之后又后悔,其实也就是小事情,可当时就忍住,发现自己的心理有很大的问题,我不像其他父母那样爱孩子,我不高兴的时候,冲孩子吼,有的时候下手很重,我觉得我的世界没有阳光,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拿什么去爱孩子?
(匿名)
男,18岁,好无聊啊,,,不知道在干嘛,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容易慌,心性急躁,没有耐心……………………………………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0
/
0917
问
女,34岁,孩子的性格里藏着母亲的情绪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朋友向我吐槽,孩子近几年的性格变化越来越明显。原来多活泼能动的一个小姑娘,见人就笑,现在又内向又自卑,浑身上下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她叹了口气:“这也怪我,这几年我和她爸经常吵架,每次我情绪失控就忍不住朝她发火,发完了才觉得自己做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去向自己女儿道歉。”  也许不止一个母亲像她一样。对很多母亲来说,孩子是个隐形的“情绪垃圾桶”,婚姻里的焦躁、职场上的忧虑都在无形之中一点一滴地传染给孩子,稍有些不顺心,就拿着孩子出气。 而对孩子来说,至少一整个童年都会手足无措地在母亲的情绪笼罩下度过。 还没有主动反抗的意识,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吼叫、怒骂和冷漠。 网上曾看过一则搞笑视频: 当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跟妈妈说:“妈妈妈妈”,妈妈说:“哎呀,我的大宝贝,你今天想吃什么呢?” 当妈妈心情不好时,孩子说“妈妈妈妈”,妈妈说:“你一天别老妈妈的,烦死了。” 很多人看着这个视频,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哭了,有一则留言说: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情绪传染给我? 在情绪传递过程中,有一个“踢猫效应”。当一个人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由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最弱小的那一个,会成为无处发泄的受害者。而在家庭单元里,孩子就是那个最底层的受害者。当一个孩子接收了太多太多来自于母亲的垃圾情绪,又没办法用同样的方式反馈给母亲的时候,心理就已经开始“变异”,性格也随之而变。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所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而最关键的,就是母亲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养不成内心强大自信勇敢的孩子,一个负面情绪满身的母亲,也养不出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母亲情绪带给孩子的隐痛,是长久的。有些人直至成年已婚,还逃脱不了那种隐形的禁锢。看到伴侣做出了和母亲类似的表情,都会忍不住颤抖害怕,稍有矛盾发生争吵,就极其没有安全感。或是,多年之后,成长至母亲曾经的年纪,才发现某些时刻,早已成为了母亲的翻版。 教育家斯宾塞说: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好的、坏的、你想教给孩子的、你不想给孩子看到的,他们都会一一留意。 为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竭尽全力给孩子创造较好的教育环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